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互联网企业“搅局”电影院线 想在电影界立足仍重道远

随着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业,这两年互联网与电影界的关系也成了令人瞩目的焦点,甚至有人断言:“未来电影公司都将给BAT打工”

今年3月下旬,当改编自热门动漫的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刚刚成为开年以来的首个“票房黑马”之后不久,另一部同样源于同名“网络神剧”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也开始有了眉目——出品方优酷宣布该电影由系列剧的幕后功臣“叫兽易小星”出任导演,老牌名导黄建新担纲监制,为其保驾护航。

随着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业,这两年互联网与电影界的关系也成了令人瞩目的焦点,甚至有人断言:“未来电影公司都将给BAT打工”(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语)。电影人恐慌也罢、不满也罢,目前毕竟还看不出这几个互联网巨头有彻底颠覆电影业的可能,倒是视频网站这个互联网世界的前哨兵、“网络宅男”的重要根据地“勾搭”电影界的动作更加清晰直观,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互联网与电影融合共生的更多可能性。

1.jpg

【宅男说的算】

孵化IP:网络剧火了再改编成电影

从网络连续剧到大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和《万万没想到》体现的都是彻彻底底的“宅男美学”——无厘头的剧情、无节操的人物、密集吐槽式台词,甚至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宝木中阳”(宋明)和“白客”(罗宏明)都来自同一个配音组——大名鼎鼎的”cucn201”。这个配音组当年正是通过为“日和系列”配音声名鹊起,而至今我们在这两部国产网络剧中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日和后遗症”的发作。

这种搞笑又接地气的风格深得宅男们的宠爱——《十万个冷笑话》第一季单集点击超过9000万次,累计观看量达到17亿;《万万没想到》三季的播放量累计突破20亿,火爆的点击量为大电影奠定了雄厚的观众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十万个冷笑话》打破“六千万天花板”、票房轻松过亿并不让人意外。

与此同时,《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的营销手段也颇具互联网精神:清晰定位、控制成本,放弃户外硬广,做精准营销。这部影片的营销宣传只花了287万,但由于新浪、小米、格瓦拉、蓝港互动、万达信息、爱奇艺六大联合出品方在提供门户资源、微博资源、票务活动、手游开发等方面的支持,该片撬动的营销资源实际超过2个亿,不得不说是一次“性价比”超高的投入。

此外,视频网站培育的高人气IP也有可能被影视公司开发成大电影,比如《匆匆那年》和《何以笙箫默》。利用作品在视频网站上累积的关注度,将主要演员更换为当红明星,这样的做法相对于直接投拍全新的原创剧本,风险显然要低得多。

更何况从长远角度讲,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构造基于优质IP的跨媒介产业链,把蛋糕做大:比如阿里巴巴即将成立染指网络文学的“阿里文学”、腾讯即将把自家热门游戏开发为大电影,都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只是由于战线拉长,巨大的投资短期内未必会获得同等价值的回报,因此这一做法目前只适用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业内巨头。

2.jpg

【宅男的反击】

进军上游:直接成为制片方,让电影走进生活

相比于发酵热门IP,网站直接投拍大电影似乎更具冒险精神:比如乐视影业加入传奇影业、环球影业和中影的行列共同出品的由张艺谋执导的中美合拍科幻大片《长城》;1905影业以投资方式加盟美国电影《海绵宝宝》、《极品飞车2》等。

而优酷自2012年以来一直延续的“大师微电影”计划则是昭示了视频网站想要把电影人拉进互联网地盘儿的野心。其实,“微电影”的定义至今还存在争议,“小屏幕大制作”的理念也并不吸引人。但是当优酷抱紧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姜帝圭、黑泽清、张婉婷等诸多“大咖”导演的大腿,“微电影”的立论依据似乎充分了许多,电影在网络世界的存在形式貌似多了一种可能。

此外,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场第一天,就传来导演王晶和爱奇艺战略合作消息,双方宣布将合作六部影片,并采取院线和网络同步上映的全新模式。这一做法无疑是对传统院线发行模式的一次解构,也昭示了电影向互联网的倾斜。

而合一影业近日提出的“多屏电影”概念(电影发行全面覆盖PC、手机、Pad、电视、航空、高铁、公交、地铁和户外九大屏幕渠道)则更加大胆地将电影请出影院,带入生活。这已不仅仅是对“传统发行”模式的解构,而是对“发行”本身的解构。

3.jpg

【宅男的未来】

任重道远:“互联网思维”统治电影创作?

尽管互联网世界正在连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诱人的电影计划,不少项目的利益和出发点也非常值得称赞:比如积累潜力IP、培养业内人才、促进媒介融合、探索商业模式……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电影好不好看恐怕才是最重要的事。

遗憾的是,像《匆匆那年》这样的网剧衍生大电影尽管票房成绩惊人地超过了5.88亿,但口碑却与票房极不相称;《十万个冷笑话》尽管也创造了国产动画的票房奇迹但无论故事还是制作都难以摆脱登不上台面的小作坊气息;即使是标榜B格的“大师微电影”系列,四年来尽管点击量有增无减,口碑也仅维持在中游水平……

在繁荣的表象下,现阶段电影作品的质量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作品某种程度上只是被互联网思维所“劫持”,沦为赚钱或是炒作的机器,其艺术属性反而成了次要的事,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于互联网思维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共存绝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在当下的内地电影市场,有潜力改编成大电影的热门IP仅限于喜剧片、爱情片、青春片这几种,类型非常单一。长期局限于这些题材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从而导致市场的疲软、萎缩。因此,孵化多样化的潜力IP、培养多元化的市场依旧是个重大的课题。

此外,电影行业包含制作、宣发、院线、影院等多个环节,是一条完整又复杂的产业链,网络视频环境相对单纯,几十万甚或几亿的点击率能不能转换为票房是很值得推敲的事情。一方面因为网络资源的廉价,另一方面网络视频的观众“宅属性”较强,并不一定都愿意进电影院看大银幕电影,因此现阶段还不能通过仅有的几个案例的成功就盲目乐观地复制经验,视频网站及其背后的互联网业要想真正在电影行业站住脚依旧任重道远。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