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好莱坞 / 正文

美媒:观众已审美疲劳 未来超级英雄继续制霸大银幕

刚结束不久的美国圣地亚哥漫展再次强调了一个我们已经意识到的事实:在未来的几年,我们还将频繁看到穿着紧身衣的超级英雄们蹦跶在大银幕间,占据好莱坞出片日程表的主流之席。

刚结束不久的美国圣地亚哥漫展再次强调了一个我们已经意识到的事实:在未来的几年,我们还将频繁看到穿着紧身衣的超级英雄们蹦跶在大银幕间,占据好莱坞出片日程表的主流之席。

《蝙蝠侠大战超人》等超级英雄电影仍然会不断冲击大银幕

从数量上看,2014年无疑是超英雄电影们的全盛之年,在全球11部票房最高的影片中,有5部来自超英雄电影,包括了《银河护卫队》、《X战警:逆转未来》、《美国队长2》、《超凡蜘蛛侠2》以及《超能陆战队》——一部改编自漫威超级英雄题材漫画的动画片。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疯狂——2016年将有7部超英雄电影上映,而2017年目前已定下8部,未来可能还有更多。

这一切都并非新鲜事:大部分影片都在一年多钱就确定了档期,而且项目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不过随着近期《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死侍》、《X战警:天启》和《自杀小队》纷纷爆出片花,加上漫威的《蚁人》新鲜上映,眼下似乎正是审视一下超英雄电影的现状的绝佳时机。它们是创造力和原创性的敌人吗?它们是会一直保持坚挺,还是已经走向末路了呢?

上周上映的《蚁人》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12部电影,也是漫威第二阶段计划的完结影片。接下来的四年,漫威还会再推出10部影片,其中包括了4个新系列(《奇异博士》、《惊奇队长》等),引入重启的《蜘蛛侠》系列,然后一切将以2018年和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3》上下集告终。

华纳兄弟和DC在明年将会以《蝙蝠侠大战超人》开启与漫威相似的电影宇宙,随后带来《自杀小队》、《神奇女侠》、《海王》、《闪电侠》、《绿灯侠》、《钢骨》和《正义联盟》。20世纪福克斯也透过将于下月上映的《神奇四侠》暗中发力,随后将推出4部《X战警》的系列电影,包括《死侍》、《X战警:天启》、《牌皇》和休-杰克曼的最后一部《金刚狼》。

尽管索尼看上去在《超凡蜘蛛侠2》受到恶评后放弃了原本的扩张计划,而选择跟漫威联手进行另一项重启计划,他们依然在尝试将手头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由菲尔-洛德和克里斯-米勒一同合作的《蜘蛛侠》动画电影正在制作当中,而且我们也能预见到未来的计划中也将有很大比例的衍生作品。

漫威的最新作品《蚁人》已经让不少观众感到疲劳

英雄很忙,观众很疲

把商业大片的那些浮夸、坐吃山空(品牌的“山”)的毛病一股脑地推在超英雄电影上是轻松好玩的,甚至有时候令人畅快。对制片厂来说,它们首先是商品,是可以催生更多系列片、创造更多机会,同时还比原创内容更安全、更好赚钱。

然而,超英雄电影却是整个好莱坞电影业所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的表征。如果我们确实感觉到了审美疲劳和兴味索然(除了超级英雄的骨灰粉们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尤其是考虑到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也开始跟超级英雄扯上了关系,那么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些电影的媒体宣传。这在漫展中自然是格外的突出,不过漫展结束后的半年里,我们还将看到没完没了的剧组照片、八卦推测、官方剧照、新闻通稿、片花预告片和演职员专访向我们汹涌扑来。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超级英雄们是如此抢眼,杂志和网站们都知道《蝙蝠侠》能比《鸟人》带动更多的销量和点击率。

而且,美漫粉丝们一向不吝于向电影行业发声,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迎合自己的兴趣。这个过去曾属小众的群体,如今已成为了创造十亿美元票房的主力军。超级英雄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式神话的一部分,我们再也找不到理由去相信,“一个普通人得到了超能力”是一种比“滑稽错位的警察搭档”或是“一对男女欢喜冤家”更没前途的故事类型了。但是,即便坐拥着一份亮眼的佳绩,片厂们依然面临着泡沫破裂的风险。

几周之内,恐怕就会有一些人预测“结点”已经到来。今年,《复仇者联盟2》表现远不及预期,并且在国际上惊人地被《侏罗纪世界》和《速度与激情7》双双超越。上周末的《蚁人》首映周末票房为5700万美元,是4年前的《雷神》、《美国队长》之后漫威电影的最低开画成绩,而该片的全球总票房可能只在5亿美元左右。几周之后,我们将看到《神奇四侠2015》,不过它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个会如《银河护卫队》般的“爆炸级”电影。总而言之,很可能我们今年会第一次见证:只有一部超英雄电影能够挤进年度票房榜的十强,无论北美还是海外。

不过这些暂时还不会令警铃响得太久,因为明年的《蝙蝠侠大战超人》、《美国队长3》、《自杀小队》和《X战警:天启》都会能有十亿美元以上的好收成。更不用提在漫展上备受欢迎的《死侍》,看起来会吸引到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体。虽然这一年在票房回报上的些许下降提醒了片厂,超级英雄也并不是百试百灵的摇钱树,但我们也不能忘了:这是一门有周期性的生意,它有着高潮和低潮。

片商在尽快压榨超级英雄电影的剩余价值,而像《自杀小队》这样的非典型英雄片可能越来越少

片厂为榨干超英雄抓紧狂欢

试着在这些电影中保持一分多样性,也是一种能避免疏离观众的好方法。漫威的老板凯文-费奇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表示超英雄电影并非自家独有的类型,而是作为一个载体来讲述太空历险、盗贼片、奇幻冒险等更多类型的故事。不过,嘴上怎么说是一回事,但做起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漫威电影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或许外面的“皮”换了一层又一层,但内里的“骨”却始终大同小异。但是,这种模式眼下还很奏效。

对于费奇和漫威来说,“大局”比“个体”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像艾伦-泰勒这样的导演跟漫威的合作难以为继,这是为什么像埃德加-莱特和乔斯-韦登这样喜爱超级英雄的大神也会与之冲突或是放弃项目,这也是为什么艾娃-德约列(《塞尔玛》)这样的电影人最终决定:漫威电影不是她的菜。而这种思路忽视了能让《银河护卫队》、《钢铁侠3》或是《复仇者联盟》与观众连接起来的因素之一——那些影片之中都有一道与众不同的声音。

作为漫威老对头的DC,提出了另一种制作思路:将电影交托“大师”之手。不过跟漫威殊途同归的是,这种思路并没在实践中落到实处——无论是大卫-阿耶(《狂怒》)还是温子仁(《速度与激情7》)都难以称得上“大师”,虽然他们确实都拍出了好作品。而同时雇佣多个编剧同时创作剧本初稿,然后再拼贴到一块去的做法,也并非是奏效的好办法。

讨论关于超级英雄的审美疲劳是很容易的,但去正视并非易事。2018年目前仅是7月份就挤进了4部超级英雄电影:《黑豹》、动画版《蜘蛛侠》、一部未定名的DC电影和20世纪福克斯的另一部《X战警》电影。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所在是,许多高人气角色的演员都正在努力地“退圈”。已经演了快二十年“金刚狼”的休-杰克曼就表示,2017年的《金刚狼3》将是他的最后一部了。漫威家的大部分演员合约都终结于电影计划的第三阶段,许多人对续约并不如其他演员那么有兴趣——这并不是钱的问题。当观众看到他们一直用以和钟爱的角色划等号的演员离开后,还会有兴趣追下去吗?或者换种方式说,我们能找到可以担起这份情感的新鲜血液?

在眼下时刻,超英雄电影刚好提供了一种财政上十分成功的模式,来填补好莱坞一直面临的一大困境:如何能持续吸引“年轻男性观众”这个传统的票房供应群体。制片厂们不光抓住了他们,还远远吸引了更广泛的群体——毕竟你不可能老是靠单一的群体挣到十亿美元。

但是,超英雄电影并非万能灵药。制片厂们正在冒着风险将它们带入一条供大于求的险路。而且换个角度,不谈漫威和迪士尼赚了多少,它们的风头都已被环球影业给轻松盖过了——这个在2015年上半年创造了惊人佳绩的最大赢家,旗下的功臣中竟然没有一部是超级英雄电影。

关键词: 银幕 审美 观众 英雄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