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电影票团购大战正酣的时候,我觉得不应在团购上投入资源了,要把所有的资源转移到选座上来。后来,猫眼横空出世,很多人在观望,我又觉得要大胆拥抱选座网站。为什么?因为猫眼们太方便了,同它比起来,团购的体验简直就是反人类。所有让消费体验更方便的方式终将流行,这是趋势,跟趋势作对通常是死路一条。
现在,第三方选座渐成主宰。当影院与第三方打得火热,被它们提供的补贴滋养得油光满面的时候,我开始怕了。我不怕第三方份额高,也不怕他们阴谋控制排片,我害怕的是,很多影院竟然真的打算放弃会员了。
第三方选座的补贴大战后,会员难做已成事实。这个祸根从团购大战时就埋下了,只不过,团购虽然便宜,但换票体验差,会员毕竟还有优势,至少从感觉上要“高人一等”。当补贴的战火延续到选座后,影城会员体系就几乎崩溃了。价格不够便宜,又不能自主选座----打电话到影城订座?算了吧,大片来的时候,有几个影院订座电话是畅通的?在购票体验的巨大差异下,影城会员卡遭到抛弃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是万达、大地等大型影投公司旗下影院的经理,那么你应该没有上述困扰,因为总部帮你搭好了会员选座平台,你只管用就好。然而,对于大部分中小影投公司和个人投资者旗下影院的经理们,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自己的选座平台,面对猫眼们的降维攻击,会员卡开卡和消费会大幅下降,久而久之,实体会员卡就变成鸡肋了。
团购大战的时候,你们默许团购票价低于会员;选座大战的时候,你们默许选座价格低于会员。会员又不是傻子,你们先抛弃他们,现在轮到他们抛弃你们了。也许影院会说,即使放弃了会员,我一样活得很好:第三方会给补贴;统一取票机,第三方会给买路费……这样看来,第三方就是天使。然而,你确定它们不是鸦片?
千团大战结束后,几乎只剩下美团和点评;选座之战结束后,剩下的公司也不会太多。当一家选座渠道控制了你80%票房的时候,你是否还确信它们会交钱买路?当猫眼和微影像滴滴和快滴一样合并的时候,你是否还确信他们会补贴?如果两年前你抗拒第三方,那是不对的,你是在跟趋势作对;如果现在你放弃会员,那也是不对的,你正在丢掉救命稻草。
有的影院说,小编你有点靠谱,我决定自己做App。我说,别傻了,中小影投公司做App成本巨大,你玩不转的。
有的影院说,小编你落伍了,现在有很多公司找上门,免费帮影院开发App。我说,别傻了,就算人家丢一个App给你,你维护得了吗?如果他们拍屁股走人了,你导过去的会员要怎么办?
有的影院说,小编你傻逼了,现在不用做App,微信的智慧影院就能完成实体会员卡的线上购票。我说,如果真是这样,微信的确牛,也最让我害怕。因为它能让你心甘情愿地把最后一块自留地奉献出来,还充满感激……
话说到这里,基本已无解。小编明知会员不能丢,却看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一定要找一种可能性,我希望是院线。这两天万达屏蔽猫眼的传言满天飞,甚至有谣传院线会联合起来屏蔽第三方。万达有没有屏蔽猫眼我不知道,如果有,也没什么稀奇,作为行业老大,万达有这个底气和实力。只是,小编搞不明白,如果仅仅屏蔽一个猫眼,不是然并卵么?至于说院线联合起来屏蔽第三方,那估计是扯蛋。很多院线连旗下的加盟影城都联合不了,还指望多条院线联合?天方夜谭也不会这么扯吧。如果你相信了,那我也帮不了你。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希望是院线?因为只有院线和影院的利益是捆绑得最紧密的,即使只有供片联结的院线亦然。如果是有大局观和魄力的院线,此时应该主动站出来为旗下影院提供完整的会员选座平台(包括手机App、Wap、web和微信购票解决方案),帮助影院解决维系会员的关键问题。我相信,“为加盟影院提供线上选座解决方案”未来将成为院线必备服务之一,不能提供此项服务的院线,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近不少院线开始考虑实施自己的选座平台,大概多少有这方面的思考。
如果院线不能洞察会员购票体验与第三方存在巨大落差,那是迟钝;如果发现了却不提供解决方案,那是偷懒;如果提供了却只把自己当成第三方,那是短识。只有真正视顾客体验为核心的院线,才会付诸实际行动投入资源来构建该类平台。只有真正愿意投入的院线,才会得到旗下影院的响应。只有得到大量影院加入的平台,规模效应才会得到凸显,未来才有机会利用规模为影院带来其他收益。不过,吹水容易,践行不易,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