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影视 / 正文

《我们15个》为何变成“我们没几个”?

中国版实际效果离节目模式初衷相差较远 当靠负面情绪吸引观众时就已失败

《我们15个》的第一季“平顶之上”是由腾讯视频和东方卫视联合推出的2015“带感大餐”。节目是一个基于真实生活的大型生活实验真人秀

《我们15个》的第一季“平顶之上”是由腾讯视频和东方卫视联合推出的2015“带感大餐”。节目是一个基于真实生活的大型生活实验真人秀,同时也是首个实现24小时直播的综艺节目:15位背景迥异的陌生人,将暂别过往,从零开始,在荒芜的平顶之上共同生活一年。在极其有限苛刻的资源条件下,努力生存乃至实现他们的理想生活方式。

中国版离节目初衷还差的很远?

此节目模式引自于荷兰模式公司Talpa,该公司之前往中国输出了《中国好声音》的模式,且被公认为全球最好的节目模式公司之一。《我们15个》第一季由腾讯视频与荷兰Talpa公司联合制作,在节目的实操过程中,也着有飞行制片人的全面指导。

有了飞行制片人的参与,可以给中国制作团队带来了现成的节目成片供参考,带来了对节目制作宝典的解读和培训,带来了成熟的赛制、机位和镜头切换的专业建议,带来了可复制的舞美图和道具设置,带来了一切模式节目应该带来的一切。而中方团队也在此基础上充满智慧的开始了视频直播的各种玩法,各种变现的手段,各种本土化的微改造。

但是,相对于原版,就从节目播出到现在将近80天的情况来看,中国版的实际效果离节目模式初衷还差的很远:即,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去构建一个新的社会体系。

抛去节目组的硬件条件差距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外,选角,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模式、舞美建设、道具设置和赛制等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节目呈现出的内容、价值取向和情绪到底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就跟“主演”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个节目靠负面情绪吸引观众时就已经失败

笔者简单对比了中国版和荷兰版的《我们15个》,对于选手们“流眼泪”的情况作了分析,荷兰版中的眼泪多来自于亲情、友谊等正向的感情;但中国版中的很多来自于争执、抗压能力差、对现状的恐惧、猜忌和被猜忌等负面情绪。

我们不能说有这些情况出现就一定不好,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上肯定会有腥风血雨和流言蜚语,尤其是在互相投票淘汰的赛制下。但是,当负面情绪的出现占大部分比例时,就已经违背了节目建立一个全新社会体系的初衷。换句话说,当一个节目只能通过眼泪、争执和勾心斗角来吸引观众的时候,这个节目就已经失败。

请注意原版节目中的选手背景:他们都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一点点问题,有意愿通过改变自己周边环境从而改变自己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好与陌生人一起生活的准备。而且他们在节目中维持生计的技能,是他们本来就拥有的。

但是,从中国版则可以看出,中国的这些选手们都是来当“勇士”的,貌似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来这里证明点什么,但其实却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当压力和困难到来的时候,就纷纷崩溃了。其实节目中不乏有挺好的选手,但是心态再好的选手,被一帮拖后腿的人的负面情绪绑架,最后也避免不了崩溃的结局。

在荷兰版里,我们真的是在看选手们怎么建立自己的家园,形成自己的小社会和劳动协作关系,偶尔有个小吵架,闹个小情绪,给观众来一点调味剂。有不合群的,大家在淘汰日的时候就把他/她投出去。

但是在中国版里,我们最常和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谁出丑,谁今天又哭了,以及谁离开了!这才3个月不到,始发15个,还剩下几个?

其实,在腾讯视频和东方卫视播出这个节目之后,笔者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基于基本的社会属性和教育属性,中国人到底适不适合这样24小时直播的生存类真人秀节目?如果适合,那么在这些真实版的《楚门的世界》里,是有一个主角好,还是有一个群体做主角更好?

关键词: 我们15个 节目 观众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