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文艺电影《德军占领的卢浮宫》:向欧洲致敬

影片带着大欧洲的视角,用不带政治正确性的态度表现了导演对于欧洲艺术,甚至整个欧洲文明的喜爱。他用打乱时空的方式,一边口述文献,一边重演历史,混杂着现代世界的事件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预告海报 法国版

作为场刊评分中最大的赢家,索科洛夫大概要捧一个金狮回家了。当然,大师的名声估计也为他积攒了不少虚假的喜爱。无论如何,这位历史学出身的欧洲导演交了一篇优秀的论文。是的,与其说索科洛夫是俄罗斯导演,不如说他是全欧洲人的索科洛夫。

影片带着大欧洲的视角,用不带政治正确性的态度表现了导演对于欧洲艺术,甚至整个欧洲文明的喜爱。他用打乱时空的方式,一边口述文献,一边重演历史,混杂着现代世界的事件,让自己和历史对话。

大概没有一个导演比索科洛夫更加热爱欧洲了,他以一种兄弟关系来看待德国与法国,以至于把战争的是与非像烟灰一般弹开。电影的片名直译过来,就是“法语区”的意思。

当德国军官占领卢浮宫之时,他用流利的法语问时任卢浮宫馆长的雅克•若亚尔,“您会说德语吗?”,这位日后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苦笑着摇头:“不,我非常的法国人。”投降的法国人用另一种方式征服了欧洲,这让索科洛夫都无不酸楚地表示,可惜东欧文化没有这样的待遇。

影片独特的风格无处不在。叙事上——如果你还能称之为叙事的话,索科洛夫大概完成了一个历史学生长久以来的幻想。他让拿破仑的幽灵带领自己游览卢浮宫,他让军官和馆长坐在镜头面前,告诉他们历史的结局,观察他们的反应。

形式上,索科洛夫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国籍和语言的壁障,像卢浮宫的幽灵一般无所不在,全知全能。扭曲的画面,损坏的胶卷,暗沉的色调,索科洛夫保持着自己的电影语言。同时电影也幸运地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喜爱,可能史料详尽的研究态度让崇尚科学精神的欧洲人感到满意,毕竟,他们还没有对二战释怀。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