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让借势而起的电影营销公司水涨船高。早在今年5月25日时,剧角映画继对外公布已完成C轮融资,并透露将筹备新三板财务事宜。眼看“中国电影营销第一股”的称号已是囊中之物时,想不到半路杀出程咬金,就在最近的9月21日,无限自在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书,预计年内挂牌新三板。
资本青睐电影营销公司 风险更低、增长快速
第三方营销公司正处于上升风口期,市场空间也在急剧扩张。目前行业内电影营销公司非常多,麦特文化、伯乐营销、智库印象、影行天下等等,但无限自在和剧角映画是目前离新三板最近的两家。
回顾下剧角映画的融资历史,早在2013年8月份,剧角就完成首轮融资,相较之下,无限自在起步稍晚,然而在上市的道路上却有点后来居上的意思。
无限自在之所以步子迈得更快,最近几个项目得成功是很大得加分项,今年以来,无限自在已为《煎饼侠》、《滚蛋吧肿瘤君》、《烈日灼心》等电影提供服务。这几部电影都是最近的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电影的代表。截至今年9月10日,国产电影票房总和为179.75亿元,其中无限自在参与的电影共计获得票房32.55亿元,票房占比高达18.10%。取得这样的成绩,无限自在本身业务能力固然非常重要,毕竟营销公司不能挑项目,但押对了宝,也是营销公司难得的幸运。
实际上,对行业来说,剧角和无限自在谁成为营销第一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透露出资本对电影营销行业的青睐。众所周知,与上游制作公司相比,营销公司回报周期短,风险小;与下游影院相比,营销公司前期投入少,利润高。
营收同比增长89% 无限自在成电影营销行业缩影
数据证实了资本的眼光和判断。据艺恩咨询《2014-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影视公司电影营销费用预计将达到38亿元,相比2012年的24亿元,增长了58%。就2014年总票房排名前十的国产影片来看,由第三方营销公司参与营销的比例为60%,高于由制片方自己进行营销运作。
这一行业现行在无限自在的财务数据上得到了验证。根据无限自在公布的招股书中的数据,近两年来,随着公司在业务及商业模式上的转型,无限自在的净利润及毛利率均有大幅增长。公司2014年度营业收入1973万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89%;2015年仅1-5月的净利润,就与2014年全年持平。营收的大幅增长,得益于电影市场的高增长空间;而净利润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毛利率的增加。
转型网络营销降低成本 毛利高达57.57%
2014年,无限自在的毛利率为36.94%,2015年1到5月的毛利率已达到57.57%。招股书显示,2014年度,公司承接发布会项目较多,发布会成本较高,毛利率较低。2015年开始,公司大量使用新媒体营销和跨界营销,毛利率大幅增长。这是无限自在业务转型的成果,也反映出出整个行业由传统营销方式向网络营销的转型。艺恩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影视公司电影营销费用预计将达到38亿元,其中网络营销费用有望达到8亿元,占总营销费用比例21.10%,为历史最高。当前一部电影的营销费用约有50%流向首映礼及各种落地活动,30%的费用会用于户外广告等传统宣传途径,剩余的20%左右则将被互联网营销占据,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中。对于某些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由于经费有限,其几乎完全放弃了传统营销,改而专攻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的占比就会集中在90%以上。
促进营销行业信息透明度 为后续估值提供参考
在电影行业,除了最终上映这一环节有票房数据的实时公开,其他环节的利润都不太透明。首家披露招股书的无限自在,将加快这一行业信息的透明度,也将为后续同类公司的上市提供估值参考。
剧角映画的CEO兼创始人梁巍与无限自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朱玮杰年龄相仿,都是80后创业者,整个电影营销行业的从业者都非常年轻。其中,包括朱玮杰在内的无限自的三名创始合伙人都是资深媒体人,一场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故事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