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局局长张宏森
由吉林省委宣传部主办,长影集团承办的“走人民之路,开艺术之花——长影成立70周年电影创作研讨会”,10月1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出席并发言。
张宏森表示,在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召开这个研讨会,很有意义。他说,长影走过的70年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
可以用三个道路来概括:
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一种奋发向上的姿态,不仅成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而且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一大批精品力作,也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电影人才,这是长影在70年道路中一个非常光荣的印记。
二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多媒体、新媒体对作为传统媒体的电影严重冲击和深刻影响的背景下,长影的改革也可以说是经过一段栉风沐雨的阵痛阶段。
在这阶段当中,我们看到了电影人在困难面前攻坚克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正是因为长影人焕发的这种精神,让我们走出了改革的阵痛期,让我们走到了崭新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方面不仅长影如此,全国其他的国有电影单位、电影企业也走过这样一个低谷时期、阵痛时期、挫折时期。但是中国电影在这种优良传统和坚定信仰的支撑下,我们还是穿越了历史的时光隧道,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非常开放的、健康的发展环境中来。
三是,我们正奋发有为地行进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伟大征程当中。
作为电影人,今天的发展机遇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为什么说来之不易呢?我们迎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世界电影空前激烈的竞争背景,迎来了从未有过的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的交互参与竞争的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电影茁壮成长,走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之路。
张宏森指出,2003年中国电影开启全面深入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前,中国电影市场大盘规模是当时北美电影市场的1%,经过12年的发展,到今年年底有望达到北美电影市场的65%。
不过他表示,电影当然不能光靠数字说话,也不是光靠指标说话,电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证明和象征,电影终归要落到电影文化上面,但是正是有了强劲的数字指标和数字拉动,我们看到中国的电影文化正在形成崭新的现象。
他把这些崭新的现象概括为:
第一,中国电影不断地弘扬正能量,不断地用审美的方式、艺术的方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国人民一道用艺术的、情感的方式参与到伟大的中国梦塑造当中,中国电影起了重要的凝聚人心的作用。
第二,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全球电影加速数字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电影迎接了工业化挑战、科技化挑战、信息化挑战,迎接了互联网挑战,迎接了全球的从未出现过的营销网络的挑战,并在本土电影市场上取得难能可贵的立足之地。“我们靠什么立足?靠中国电影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靠中国电影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了电影的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数字化革命和网络化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革命。这样一个特征也是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标志。这个标志将中国电影从传统界面拉升到一个现代界面,这是中国电影值得欣慰的质的飞越。”
第三,中国电影涌现了很多新生代导演,也出现了很多跨界人才、很多各领域各工序的人才。中国电影正在改变过去电影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迎来产业发展带动文化提升、文化提升储备更多人才的良性循环的局面,而只有人才,才是我们迈向电影强国、进一步进行开放竞争的最有力的前提条件。
同时,中国电影也正和观众形成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如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7天,中国电影市场有约5600万人次走进电影院,产出了18.5亿元的票房,观众人次、票房均超越了北美,而其中绝大部分份额为国产电影所贡献,这表现中国电影越来越有观众缘。
张宏森强调,电影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承担凝聚观众、感染观众、吸引观众,同时和观众在审美中一起提升文化境界的责任和使命。未来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把中国电影进一步做大做强,就是要充分展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气魄和民族景观,走出中国特色的崭新电影发展道路:一是一定要实现更多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完成从创作的“高原”向“高峰”的转变,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还有差距。二是在电影大国的前提下,树立电影强国的信心和目标,向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产业目标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