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是《狼图腾》在被推送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之后因为主创人员中外籍过多而被主办方驳回,《滚蛋吧!肿瘤君》在最后一刻幸运顶替。这种事故在奥斯卡外语片的历史上实在是太常见了,几乎每年都会有对于申报名额的争议。
因为一个国家只能选送一部影片,要想获得提名,首先得从自己国家冲出重围,成为官方推荐的选手。这里的官方,可能是政府电影主管部门,也可能是同业组织。奥斯卡主办方希望每个国家送来的是该国「最好的」作品,事实上收到的多半是官方认为「最合适的」而已,政治经常会压倒艺术。
历史上常常出现某国家推举了某部影片后又后悔,想撤回或重推,奥斯卡主办方这时候会拒绝撤回。比如 1981 年波兰先是推荐了安杰伊·瓦依达的《铁人》,然后觉得不合适想反悔,主办方坚持让《铁人》参赛,后来还将影片送入最后的提名名单,只是未能得奖。
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 1990 年,中国的电影局推举张艺谋的《菊豆》冲击奥斯卡,这是张艺谋在《红高粱》之后的第二次获选。但因为这部影片的投资来自日本,也得到了西方电影节的青睐,在那个特殊的年份,似乎让它的身份有点敏感。影片在中国未能正常公映,电影局在提交报名之后又想撤回《菊豆》,奥斯卡主办方又一次拒绝了。和《铁人》一样,这种微妙的政治因素反而助推《菊豆》入围了提名名单,成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奥斯卡主办方取消申请片资格的事更常见。巴西 1981 年提交的电影《街童》(Pixote)在美国的几个影评人大奖上都有斩获,人们看好它在奥斯卡上的表现,然而主办方发现影片在那一年最早许可的上映日之前在巴西有过几场点映,于是取消了它的资格。
同一年,瑞士和印度尼西亚提交的影片因为拷贝不含英语字幕,也被取消资格。这种低级乌龙今天应该看不到了。
外语片的语言要求比较复杂,不是说非英语就一定合规。荷兰曾有一年报名了《神秘失踪》(The Vanishing),这是和法国合拍的影片,故事发生在法国,主要语言也是法语,便被主办方视为不合要求。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香港电影身上。2002 年杨紫琼监制、鲍德熹导演的《天脉传奇》因为片中对白主要是英语,不符合奥斯卡外语片要求当地语言占 51% 以上的规定,因而被取消资格。
香港经常因各种原因违规,杜琪峰的《大只佬》在报名之后被主办方发现不合格,是因为影片在前一年的上映日比规定日期要早,于是香港的遴选委员会想改推王家卫的《2046》,不料此片上映日又过晚,导致这一年香港没有合规的影片报名。
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次争议,是阿根廷 1992 年原本推送了影片《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又临时换成《心灵的阴影》。于是《世界上的某个地方》的导演就转而求助乌拉圭方面,获得了乌拉圭的推送资格。在稍后奥斯卡主办方公布的五个提名中,《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作为乌拉圭代表名列其中,不料一周之后主办方展开调查,发现这部影片的主创几乎全是阿根廷人,只有极少几个乌拉圭人参与,这当然违反了报名规定。主办方随后剥夺了影片的提名资格,这一年外语片的提名数量便只有四部。
最惨的是波多黎各,奥斯卡官方在 2011 年宣布这个国家从此不再有参评外语片的资格,这是因为严格来说波多黎各是美国的海外属地,并非独立国家,那么不应该被视为「外国」,即使波多黎各主要说西班牙语,其出品影片也不能参评外语片。一时之间,这个决定引起了很多在好莱坞工作的波多黎各电影人的抗议。
为什么奥斯卡外语片历史上的报名资格争议层出不穷,根子恐怕是在主办方自身对这个奖项的定位上。
奥斯卡是一个针对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奖项,而外语片恰恰相反,面向的是非美国出品的外语片,这是好莱坞对世界电影的一种矛盾和奇怪心态的反映,这导致影片国籍和语言的规则僵化、落后,存在彼此冲突的地方,比如《神秘失踪》这样的影片,被硬生生排除出去有何意义?终究说明奥斯卡外语片的报名要求,已经跟不上当前国际电影合拍的复杂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