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尾声,内地影市迎来一次文艺片小高潮,先后有《心迷宫》、《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山河故人》三部影片登陆院线。其中,《山河故人》首日的先期排片已超过13%,这个待遇稍逊于《白日焰火》,但已经是三部文艺片里的佼佼者了。
然而《山河故人》的一枝独秀,并不意味着文艺片整体的春天。《心迷宫》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样的文艺小片仍遭遇了尴尬境地,正以不足1%的排片量苦苦挣扎,与其较好的口碑不成正比。在走出独立电影的乌托邦后,文艺小片们在能力范围内做了哪些努力?带来了哪些收效?它们的上映,给影市带来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策略:跑站攒口碑+互联网发行
一部没有大明星、大场面的电影,如何吸引观众呢?这是忻钰坤在《心迷宫》确定要登陆院线后思考的问题:“我们没有一个常规的可以用到的点作为宣传,唯一的就是口碑。所以我们就靠20个城市的点映,来真情推荐给观众,希望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国产影片。”
《心迷宫》最早在第八届FIRST青年影展上成名,在评审团主席谢飞的坚持下,该片斩获了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在FIRST青年影展执行官李子为看来,当时该片在影评人中掀起的兴奋感,成为影片口碑发酵的重要源头。此后,李子为还利用影展积攒下来的人脉,多次组织知名的导演和演员观看《心迷宫》,期待他们能为影片发声。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也采用了相似的策略,在全国十个城市进行了点映,受到不少独立电影人的支持,制片人方励的合作伙伴韩寒也积极为影片点赞。此外,两部影片都选择了网络购票平台进行互联网发行。在《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导演李睿珺看来:“互联网发行能够通过大数据找到我们影片的观众,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告诉他们能在哪里看到我们的片子。”
收效:口碑提升首日排片未撬动三线城市票房
10月16日,《心迷宫》正式开画,十天后票房突破了900万,点映起了一定的作用。据北京慈云寺耀莱影城的市场专员赵喆介绍,《心迷宫》曾在该影院做过点映活动,影城负责人看到了活动的反响热烈,结合网络上有关这部影片的评价,他们在上映首日就给出了五个场次。
不过,首日之后的排片依据就不是口碑了,而是前一天的上座率。据了解,慈云寺耀莱影城居于北京市朝阳区,为文化传媒公司聚集地,对文艺片的需求相对较强,《心迷宫》的上座率总体保持在48%左右。而地处购物中心的北京UME影城在上映首日给了一场,当天为工作日,上座率不满二成,此后,《心迷宫》就消失在该影院了。
“北上广是迷梦,农村才是真相”,这是在影迷中流传颇广的《心迷宫》影评,其实也十分适合描述文艺小片票房的城市分布。数据显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上映四天报收60万,前三名票仓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的票房约为总票房的一半,而该片的拍摄地甘肃张掖仅给出了三场排片。
长远:人才输送和影市多元是重点
既然进入了院线,电影的票房收入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在李子为看来:“票房对他们的意义不大,但是观众对他们的意义很大,因为这些导演考虑的是有多少人群在看。如果在戛纳电影节撑死也就两万人,像FIRST的主动放映,每年能够接触5万人。《心迷宫》现在是900多万票房,那么几乎就有30多万人看过了,这是FISRT要做好几年才能达到的,怎么不让人兴奋呢?”
事实上,文艺片为商业片输送了不少人才,宁浩等导演也是在文艺片中展露锋芒,才有了拍摄商业片的机会。李子为透露,《心迷宫》使忻钰坤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关注,光线影业和星美影业都向他伸出过橄榄枝,但他害怕自我被淹没,没有签这些成熟的电影公司。此后,FIRST青年影展发起了“并驰计划”,将包括忻钰坤在内的三名在FIRST成名的导演收归旗下,引入了基金作为拍摄资金,为几位导演打造剧情长片,并保证他们的创作自由。
而在李睿珺看来,保持影市的多元化,也是文艺片的一大功能:“电影是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为它贴的钱,比赚的钱要多得多。我觉得既然是自己的人生,何不用喜欢的方式去度过呢?影市需要多元化的东西,总是要有人去做的。”
编辑: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