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去参加了格瓦拉举办的互联网+发行+文艺片主题活动。在这里说几个我觉得值得多提一下的亮点,加上一些我的分析。
1.D2B模式和文艺片市场
方励认为,互联网发展还有很多空间,比如在两三年之内就有可能完全不需要地面传统发行,全部都是数字传输以及云端库。
如此,观众有更多机会可以自己挑选想看的影片,就像从视频网站挑选视频。同时,观众可以通过自己团购解决电影院去哪里的场地问题。
这个在海外已有案例,我叫它D2B,demand to business,需求到企业。最简单就是一个人想要看一部影片,只要他凑齐了影院所需的人数,并且沟通好时间,即可去影院观影。
其实在国内也有尝试,但是目前多限于之前影片的重新放映,版权问题难以解决且沟通成本过高。格瓦拉最初就是想做经典影片院线,从其强势的一二线城市站里挑选10个,要6场非黄金场排片专门放映三种影片:(1)经典的已经上映过的国产影片。(2)在国外获过奖的海外影片。这种如果可以做成其实是绕道开拓了限额外的一条路。(3)类似于《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样的小众影片。
这种模式现在有两个成功的例子:中国电影资料馆和MOMA,这种模式同时分别解决C和B的痛点。
观众的痛点是有一批人想看没地方看。这个思路其实区别于我们常说的要开发和培养文艺片观众,因为文艺片受众已经形成了一批就在那里,而其他观众你告诉了他也不会去看,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组织和打通。那么,延伸到现在的问题是缺乏具备这种打通能力的人才,既能找到观众也懂影城。D2B其实是把打通的工作转嫁给了观众自己。他们省去了寻找环节,自发组织并与影城对接。
对B而言,影城的痛点是差异化。影城互相之间就服务层面来讲是很难做到差异化的,除了技术层面比如谁家的3D或者IMAX最好灯光音响最好,就是放映的内容层面区分。通过差异化影城可以吸引不同人群并且梳理品牌形象。
但是核心问题还是版权。资料馆这种对于播放的影片并没有版权;并且大部分影片的播放版权/放映时效已经过了,所以最后格瓦拉没有做成。
不过,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由于文艺青年喜欢贴标签,用标签方式标明自己与众不同一颗文艺心的特质,所以之前资料馆排长队的现象反而有助于文艺观众的自动汇集,因为排长队看一部文艺片是一种体验一种可以拿出去说的东西。而现在由于开通了网络售票和在线选座,大大便捷了买票过程不用排队了,文艺的心也不好展示了,去看一场文艺片的需求和冲动在某些层面打了折扣。
不过要是D2B,我认为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贴标签方式,那就是你自己成功组织了一场文艺青年的聚集和观影,或者你参加了这样一种本身带有优越感的群体活动。就如同出席私密VIP酒会是身份的象征一样,组织和出席文艺片观看帮助你强调和亮出身份。
2. 会员系统
影城、院线和售票网站的用户粘性都很低。如同携程那样的比价创业BP我也看过几份了,商业动机成立的原因就在于,哪家便宜哪家影城方便用户去哪家买,谁管是哪个平台和品牌。
然而会员是增加粘性的好办法。据悉万达如今有四千万会员,贡献了85%的万达销售。在售票网站停止大力补贴的将来,低价的会员票和种种会员福利将会显现出价值。而会员系统的建立能帮助院线摆脱目前对售票网站的依赖。我预测在将来,观众将享受到更多更好的院线会员系统福利。
当然,肯定是先有需求和冲动成为会员,然后再维持关系和系统。目前比价还是售票网站较低,而价格就是最直接影响因素。比如格瓦拉给资料馆开通售票接口后,由于不加服务费和方便简单等,使得资料馆会员卡的办理数量减少。
3. 大客户发行售票
方励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公司的一个活动上,在演讲PPT的最后放了他的影片的预告片,以企业的方式发放观影福利给员工,结果几乎每个人都去看了。
这个做法在很多行业已经不新鲜,就是作为企业和组织的福利。小时候学校组织观影和国企电影票也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到了百团大战和建国大业的票房。但是这种做法在其他民营机构却不那么普及,并且现在国企也停止了。
其实美国的很多票房来自这样的福利。学校和企业与院线联合,提供非常低价的兑换券,比如一年可以在这个院线的任意影城观看固定数量的电影,不限制式。学生以学生证购买,企业员工当做福利也是需要购买。所以当我采访问道是用网络售票多还是去影院买的时候,大家的回答是,在学校或者公司买。
结合以上会员系统的概念,电影票可以作为其他行业给会员的福利,比如我最近就常常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积分兑换格瓦拉的通兑电影票。另外就是机构给VIP客户的福利,这个其实也不是新的操作方法了。
此后还可以有后续的操作。由于是集体发放,所以很可能变成集体活动,而活动电影往往是第一站。影院借此也可以有延伸性服务,从而继之前的内容差异和会员系统差异后,有了更服务性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