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影视 / 正文

唱吧CEO陈华:唱吧做的也是寂寞这个生意

“在互联网的场景下,人是非常寂寞的,什么时候玩手机?就是没人陪你玩的时候,这时候谁愿意和你玩,你都会和他玩的。唱吧解决的其实就是寂寞的需求。”

创立 3 年之后,唱吧已经是中国用户量最大的 K 歌应用,眼下它的业务还包括实体 KTV 生意,在线直播 APP “唱吧直播间”,一款叫《唱吧小飞侠》的“爆款”手游,甚至还卖麦克风。

双 11 那天,唱吧创始人陈华发了一条充满暗示性的朋友圈:“有谁认识好的 A 股壳公司,推荐下哈”。这条朋友圈证实了几个月以来的猜测:唱吧将放弃海外而在国内借壳上市。做为公司创始人和 CEO,他觉得在国内资本市更容易理解唱吧的模式,能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估值。

唱吧成立的 2012 年,已经有同类产品爱唱和天籁 K 歌,新浪、人人网、小米和 YY 语音也很快加入,这个产品之所以能活下来,陈华认为,是因为它并不在意自己是否是个“完美的应用”,而是专注推出不同的“唱歌创新的玩法”。

其中包括合唱的功能,因为他发现不少网友有“和陌生人合唱一曲”的需求,另外很多人还不太喜欢标准化的、教科书式的 K 歌体验,网友会想用特别的伴奏,或者像机器人那样唱歌,“本地伴奏”和“变声”的功能,就应运而生了。最新推出的“视频合唱”和即将推出的“酷炫音效”功能,也是延续了这个开发思路。

陈华在采访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是:“只要草根用户有唱歌的需求,唱吧就能活下去。”这是一个不断地满足用户成就感的过程。“最开始唱吧的设计里除了有送鲜花,还有扔鸡蛋的,(但)后来去掉了扔鸡蛋,(我们)要让用户更爽,而不是更不爽。”陈华解释道。

2013 年 10 月,唱吧宣布用户数过亿,同时宣布了拥有 3000 万的月活跃用户,这个数字与陈华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透露的最新数据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尽管过去两年总用户数增长了两倍,但唱吧的活跃用户数并没有大太的提升。

这可能是去年唱吧推出的线下 KTV 麦颂的原因之一:提高用户黏性。

麦颂是唱吧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负责 KTV 实体店的运营。陈华强调麦颂 KTV 的互联网属性——所有的用户都需要通过唱吧 APP 预约包间,线下的演唱都能实时录音,一键就能上传到唱吧 APP;每一个房间内都加了三块屏幕,除了有歌词提示,还有游戏平板,与手机互联,供用户对战、惩罚,当然还能用来放置广告。与此同时,手机的另一端还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线上朋友,陪你一起胡吃海喝、闲话家常,甚至还能帮你埋单。

我们参观了唱吧公司内的样板包间,它的大小大概介于传统 KTV 的中包和小包之间,有 Bling Bling 的墙体设计,以及红、黄色调的略昏暗的灯光——这些和常规的 KTV 配置并无太多差异,唯一直观的感受就是,麦颂的空间更为紧凑。

陈华避谈经营数据和营收情况,但问及 KTV 时,他提及采用网上预约的模式,KTV 的翻台率很高,“传统的店面一天可能只会换三四批人,唱吧麦颂能换七八批到十批人,那在同样的租金成本之下,利润就会高很多。”陈华希望麦颂 KTV 能够被迅速复制,他告诉《好奇心日报》,今年已经有十几家正在开业的店了(主要还是在北京周边,崇文门的一家店面投资大概 300 万),而他希望到明年这个数字达到 200。

KTV 基本上被认为是一个日薄西山的生意,《好奇心日报》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你为什么不爱去 KTV 了”,越来越多的娱乐选择和 KTV 久不更新的环境是人们远离它的最大理由。但是陈华似乎并不担心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有 3 亿多的用户,狂热地喜欢唱歌、去线下的KTV,(这些)是同一批人。”陈华了解万达大歌星、钱柜等接连倒闭关门的现实,他认为传统 KTV 的倒闭正是唱吧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

目前,唱吧的核心用户是大学生和工作两三年的 20 来岁的年轻人,这些人群大多数是单身,60% 是女性。他们放学或者下班后往往想要找地方消遣娱乐、打发时间,而唱吧的线下 KTV 满足的就是他们“交往和社交”的需要。

“虽然是陌生人,但是我们线上聊了很多的,见过真人之后,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啊。”陈华流露出“你懂的”微笑,他简单明了地指出:“(其实)就是解决掉寂寞的需求。”

唱吧直播间唱吧直播间

陌陌现场陌陌现场

正是因为这种用户属性,陈华声称整个平台就会“自动抵制一些女性不喜欢的低俗的东西”,而别家平台更多的还是“屌丝男想来看女孩脱衣服”的。唱吧推出另一条产品线——唱吧直播间,它让唱吧的红人、明星和粉丝大量的互动,但是里面最受欢迎的都是男生。

这可能是唱吧区别于其他社交应用之处。它的设置基本都指向“如何唱歌”这一种功能,其次才是社交。它本质上还是填补用户的寂寞时间,而提供类似产品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但是陈华强调,“其他大部分(应用)都是屌丝男看美女”,而唱吧邻家女孩都能“安全地来玩”,是“纯洁的”。

不过,这同样意味着唱吧从虚拟商品上获取的收入要比同类 App 少很多,唱吧目前依然避谈商业模式,对于这家成立 3 年的公司来说,盈利方式依然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关于到底为什么要做 KTV

Q:唱吧已经做了三年多了,和最开始的定位一致吗?

C: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能成为聚集几亿 K 歌用户的(APP),至于它往下延伸成什么样子,第一天不会想这么清楚。但当时也会想到往下走:造艺人、开演唱会、出唱片,这些都会有,但是当时没想到的是,KTV 会不会是一个选项?我们觉得,这是随着公司实力发展,在某个时间点上,一些机缘巧合,觉得事情可以做就做了,不见得完全按照计划。

Q:你们开 KTV,怎么保证有人来?

C:我们有大数据。唱吧现在有三亿的用户,像在北京每一天大致 10 万人在玩唱吧,所以我们非常清楚哪个地方人多,哪个地方人少。好了,用户多的地方再筛选,附近 KTV 多不多,如果没有,我进去就肯定赚钱,他们会有强烈的 K 歌欲望。

Q:为什么传统 KTV 不赚钱但是你们可以?

C:我们把影响店面利润的东西都干掉——刚刚说到的大堂、厨房,占这么大面积,大家又不用也不 care,可有可无,还要养厨师、生鲜食材,我们把这些人一砍掉,利润就出来一大块了。第二呢,因为线上唱吧导流,流量来源是很强大的,比传统 KTV 获取的用户量要大很多。所以店面的经营效率就能高许多,原来一天可能只会换三四批人,唱吧麦颂 KTV 能换七八批到十批人,那在同样的租金成本之下,利润就会高很多。

Q:线下KTV这块,还是有蛮大争议的,大家会说哪有人唱K会这么麻烦,找陌生人,还是应该熟人聚在一起。有些人会说不如花多点时间去完善产品的服务、设置等等。对于这种看法你怎么看?当时为什么想做这个?

C:两种使用场景吧,一种叫互联网的使用场景,一种叫线下的使用场景。

在互联网的场景下,人是非常寂寞的,什么时候玩手机?就是没人陪你玩的时候,这时候谁愿意和你玩,你都会和他玩的。就像唱吧里为什么有人听你唱歌,因为闲着无聊的人真的太多了。线上的就是通过互联网碎片化的时间,找到一些陌生人和你互动。

线下呢,解决的是实体,一定要大家约好的聚在一起,这还是比较适合熟人的场景。但是为什么陌生人也要到线下去呢?因为有交友的需求。

我们线上聊的好,尤其是唱吧上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单身男女,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下了班晚上都不知道要干嘛的,如果有一个机会,虽然是陌生人但线上聊了很多的朋友,我们见个面,见过真人之后,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啊。

其实,就是解决掉寂寞的需求。

熟人的话其实也能解决,只要通过唱吧就能网上预约麦颂,大包、小包、哪个时间段是有空余房间的、价格多少、当时有没有什么促销活动,这些信息都一览无余,很方便;下了班之后也能和几个同事一起出去玩,其实这和传统的KTV需求是一样的。

这个能解决所有人的需求,而且一个互联网的 KTV,还能让异地的朋友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变成开放式的朋友聚会,玩的花样很多。

Q:刚决定做线下 KTV 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C:O2O 这一块,质疑非常大,我们六月份新闻一出来大家都觉得好奇怪,一个互联网公司,去做传统的行业。说实在的,我们也觉得挺奇怪的(笑),实际上对于纯互联网公司,风险是很大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做的。

为什么?唱吧现在有三亿多的用户,狂热地喜欢唱歌,会去线下的KTV,这是同一批人。如果我们去看传统 KTV,有几十亿的市场,那中国最大的 KTV 是谁?最大的是万达大歌星,最近刚刚宣布倒闭了。

这就是机会。说明旧的东西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一定要被淘汰了。但怎么淘汰,一定是新的起来。中国的 K 歌需求消失了吗?并没有。

关于社交

Q:现在还是在 KTV 这一块去做文章,让这个东西更好玩。

C:对,因为这个是核心竞争点,同时我们也在强调唱吧的社交体验,这个能让用户沉淀下来,加强关系链。

我们会上线一个新的 6.8 版本,对唱吧的群组功能做了升级——比如说你原来唱歌没几个人听,但是未来因为有“唱吧群组”,你加入的群组内就会有很多兴趣相投的人群,他们的粉丝量可能也不是很大,这样大家就会互相听歌,聊天交朋友。

Q:这个分组,和之前的“包房”功能有什么不同?

C:有一定的差异性。唱吧的“包房”功能是实时的:大家排队,轮到你上去唱歌了就上去,而且有人听。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就有一个潜在意识:这时候是必须有人在唱歌的,如果没有人唱,那大家就聊不下去了,不好玩了。

但是在一个群里面,就不一定需要有人唱歌。可以隔个一两个小时再唱,期间大家都是在闲聊、八卦。

Q:就像聊天室

C:对,就是聊天室。我们解决的是,虽然他们是唱歌的用户群,但是也不能一直在聊唱歌的事情吧?你也可以聊别的。但音乐是一个纽带,使得大家有一个话题能够呆下去。

关键词: 生意 陈华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