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算一算网络大电影宣发的经济账

与传统院线电影的“重营销重IP”不同,网络大电影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内容,轻宣发”的模式。

与传统院线电影的“重营销重IP”不同,网络大电影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内容,轻宣发”的模式。

1.现状

与传统院线电影的“重营销重IP”不同,网络大电影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内容,轻宣发”的模式。新的模式打破了旧制度的利益分配,驱动着一帮“非科班”在互联网这块处女地中攻城拔地,给陈腐的电影圈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风气。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网络大电影在宣发上的短板。

(1)小投资主导

网络大电影小而分散的行业格局决定了其不可能在单个项目上投入过重的成本,至少在行业巨头确立之前不会。

其次,网络大电影目前的制作团队以微电影转型而来的中小团队为主,他们并不具有强大的融资和制作能力。出于风控的需要,上游资金方会在非必要开支上做出合理约束。

(2)宣发资源高度集中

目前网络大电影的宣发资源高度集中于视频网站。

与院线电影每个人都可能走进电影院成为观影者,所以需要铺天盖地地完成社会网点宣传不同,网络大电影所针对的人群是单个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

院线电影能够在万达,UME,保利等等院线获得等价观影(影院观影差异在此忽略不计)体验,而你在爱奇艺,搜狐或者优酷土豆上收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各家都有自己的“独家”,这也决定了网络大电影不会采用广撒网的宣发模式。

显然,现阶段对于网络大电影的宣发,打好发行视频网站的内部宣发是独一无二的最优解。

(3)无明星制度,无溢价

传统院线电影一般怎么做宣发呢?

请明星站台啊,炒作绯闻啊,号召粉丝啊,可谓环环相扣,哪一环都不能少。

但碰到毫无成熟明星制度的网络大电影,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低廉,很大程度是由于未采用现阶段成熟的电视电影明星制度,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正是缺乏了明星,导致了网络大电影失去了宣发最大的吸睛点。

这也间接导致了下一个因素的诞生——

(4)内容取胜

在投资,制作,演技,宣传等等因素都不如人的情况下,如何吸引用户付费观看呢,要知道制作更精良的电视剧可都是免费啊。

那么,唯有提供别人在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内容,依靠内容来取胜——当这个赛道上没有其他赛马,那么即使我跑得再慢我也是第一。

至于宣发,算了,我就不做好了。

这便是“内容洼地”理论。

很显然,网络大电影就是抓住了这个核心要点才从“微电影”的泥沼中爬起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地完成了年均400%发行业增长率。

2.未来

那么,网络大电影宣发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1)网络院线初长成

一切需要待到“网络院线初长成”之时。

现在的视频网站,还是处于“一边做裁判一边做运动员”的状态。各大巨头纷纷斥巨资烧钱买内容,想要依靠内容将竞争对手挤出局。但很显然,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不可持续。

为什么在内容质量没有提升的情况下,独家的播放要比非独家更为昂贵呢?

在院线电影领域,事实证明所谓的“独家”已是根本走不通甚至是带有垄断色彩的。

综上,当市场继续向前发展,过渡到一个稳定阶段之时,即视频网站不再主控内容,仅作内容引导,并成为专职的网络院线之时,那么,网络大电影的宣发才会成为主流,因为,只有这样它才算完成了——

(2)从“去哪个视频网站”到“去看哪部剧”

一如优土主打UGC,腾讯的动漫,搜狐的自制网络剧,每个视频网站都会在未来走向细分领域的垂直纵深。

但是网络大电影,却会最终发展成网络的院线——视频网站仅作为渠道方,承担内容的载体。而差异化内容,则更多地由网剧来承担。

只有当内容供给差异不大,网民们由“去哪个视频网站”变为“去看哪部剧”的时候,网络大电影的宣发之路才算正式起步。

关键词: 经济账 电影 网络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