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雄》到《捉妖记》,江志强无疑是新世纪中国电影最低调也最显赫的亲历者、探索者和领跑者。回望“十二五”,他最看重从130 亿元到400多亿元的“中国速度”和单片超过20 亿元的市场规模。
尽管如此,他仍然笃定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到来。展望“十三五”,江志强乐观预期,未来五到八年,中国电影将具备3000亿元乃至更大的市场规模。他同时强调,一个3000亿元规模的产业,必须有与之匹配的法律服务体系。
过去的五年,有两部电影让江志强印象深刻——《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泰囧》。前者起片当天票房不足千万,但凭借良好的口碑突破5亿票房,实现了爱情电影新的创作可能和市场可能。后者是第一部票房突破10亿元的国产电影,从票房倒推,这意味着中国的电影公司已经可以尝试单片成本在5亿元上下的电影。
江志强说,随着单片票房的不断提升,在制项目的投资额也不断提升。“据我了解,目前已经有制作成本超过5 亿元甚至10 亿元的电影项目。制作成本超过10 亿元的项目,在好莱坞一年也不超过30部,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可以使用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和团队,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一定会压住好莱坞,国产片的市场份额会突破70%。”
坐拥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想象力、法律服务体系和人才是江志强最关心的发展问题。“我们不缺技术,不缺钱,也超越了只能依靠本土喜剧跟好莱坞比拼的阶段,未来电影拼得是创作者的想象力。现在行业最缺的就是优秀的编剧和监制,有想象力的年轻人尝试自己做编剧。”江志强说。
谈及正在推进过程中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江志强充满期待,他希望这部行业亟需的法律来得更彻底一点。在他看来,一个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的产业,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服务体系支撑。法律服务体系缺乏的最直观表现是缺乏信任,看一个剧本都要签保密协议。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服务体系,类似完片担保这样在国外已经成熟的风险控制机制在国内也几乎无法落地,而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
作为国内最早的现代化多厅影院建设者之一,江志强对于多屏时代的电影院发展前景信心满满。“我跟卡梅隆、诺兰、李安都交流过,了解了他们当下的创作,都是一些让人看过之后很激动的作品,也是其他屏幕无法呈现的视觉效果。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未来100 年电影院都不会被淘汰。理由很简单,你愿意坐在家里在iPad上面看《阿凡达3》吗?”
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立项电影超过4000部。这个数字显然出乎江志强的意料之外,过剩的产能也是他对未来唯一不乐观的判断。“如果年产量超过4000 部,那么对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