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4月以8.3亿元人民币收购粤科软件,11月初以5.2亿美元并入淘宝电影和娱乐宝后,号称一年只拍三部大片的阿里影业又在资本层面打出一记重拳。
12月15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刊发公告宣布,阿里影业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加入买方财团,参与博纳影业的私有化交易。阿里影业将投资约8600万美元,待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完成后,持有博纳影业约10%股份。
阿里影业方面对记者表示,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之间并非竞争关系,也无意取代其控制权,而是尝试用互联网思维共同打造一个娱乐服务平台,为影视生态链中的各角色提供服务。
阿里影业无意控股
先来看看阿里影业对此的官方表态,“博纳影业是中国领先的影视集团之一,在中国以及全球电影市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推动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上,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有着相同的使命和愿景,阿里影业希望与博纳影业携手,打造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平台化影视生态体系。”
尽管同属于影业公司,但记者从阿里影业方面了解到,参与这次私有化并非为了取得博纳影业的控制权,阿里影业的定位也不是影视公司,而是要和后者一起打造娱乐生态。
博纳影业的私有化交易启动于今年6月。6月12日,博纳影业收到来自于冬、红杉资本及复星国际提交无约束力的私有化交易要约,报价为13.7美元/股,距离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12.86美元溢价约6.5%左右。
在博纳影业6月份的公告中,参与私有化交易的各方并不包括阿里影业。博纳影业引入阿里影业,不禁让人联想到于冬的“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观点,不过博纳影业未来不仅不会给BAT打工,反而是阿里影业有可能为博纳影业的发展助力。
从博纳影业的股权结构看,第一大股东是于冬,持股比例32.3%,第二大股东是复星集团,持股比例20.8%,而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如果完成,阿里影业投资入股的比例是10%,只是小股东。
事实上,阿里影业对于自身的定位并不是影视公司,而是“娱乐全产业链平台”,未来方向是提高行业性服务能力,此次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也证明,阿里影业与影视公司并不存在竞争关系。通过一系列整合,阿里影业将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为核心驱动,拥有粉丝运营、投融资、内容生产制作、宣传发行和院线服务能力的全产业链娱乐平台。
博纳影业引入阿里影业显然不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而是看中了阿里影业的平台化运营能力。阿里影业旗下的娱乐宝、淘宝电影、粤科软件都属于平台化业务,博纳影业的强项是制作与发行,两家公司在业务方面互补性非常强。背靠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拥有海量的用户基础、丰富的运营经验和传统影视公司并不擅长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这些都是博纳影业未来在影视内容制作方面可以利用的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入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和华数传媒等均是马云个人投资或阿里创投,此次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是由阿里影业担纲,这表明阿里影业作为阿里巴巴娱乐业务的旗舰,开始在马云布局娱乐生态的版图中走向台前挑大梁。
中国影视公司的华尔街撤退
在2015年中概股从华尔街退市重返A股的潮流中,先后有游戏公司、分类信息网站等行业回归,影视公司也在中外资本冷热不均的背景下加入这一行列。
博纳影业2010年12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影视公司。赴美上市以来,博纳影业一直保持了良好的业绩表现。今年前三季度,博纳影业集团营业总收入为2.68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33%。
截至今年9月,博纳影业共出品发行《澳门风云2》、《智取威虎山3D》、《杀破狼2》等13部影片,累计获得28亿人民币票房收入,占同期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片票房总收入的14%,在中国民营电影公司中居领先地位。
博纳影业认为,公司价值被华尔街投资者严重低估。按12月10日收盘价12.52美元计算,博纳影业总市值约7.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59亿元),而在A股上市的华谊兄弟最新市值为535.43亿元,光线传媒为463.07亿元,分别是博纳影业的10倍多和9倍多。
“我问过王长田,也问过王中磊,你们觉得博纳和华谊、光线的差距真的能有十几倍吗?”于冬曾对媒体表示,美股都是机构投资者,他们不懂中国电影公司的投资价值,这是博纳影业下决心进行私有化,从美国退市的最大原因。
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结缘,一个重要方向是国际化。截至目前,博纳影业已成功投资《X战警:天启》、《猩球崛起:终极之战》以及《火星救援》等好莱坞大片,11月份博纳影业还向TSG娱乐金融有限公司投资2.35亿美元,用于投资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6部主流商业大片。
阿里影业今年先后投资《碟中谍5》、《REAL》等海外大片,并且与迪士尼、派拉蒙等好莱坞电影巨头陆续达成合作。阿里影业CEO张强近日表示,公司未来重要方向是国际化,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联手之后,未来必将在国际化方面开展合作。
博纳即将完成在美国的退市,其回归A股的节奏可谓疾如旋踵。东方IC 资料
于冬:博纳当初在美上市是“一个失误”,但练就了武艺
昨日夜间(12月15日),中国内地影视领军企业博纳影业集团对外宣布,已与Mountain Tiger International Limited (母公司)以及其全资子公司Mountain Tiger Limited达成最终私有化合并协议。这意味着,博纳即将完成在美国的退市,其回归A股的节奏可谓疾如旋踵。
根据合并协议,母公司将按照普通股每股27.4美元或美国存托凭证ADR(每2股美国存托凭证等于1股普通股)每股13.7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合并完成后,母公司的股东立即变更为如下机构和个人:
1)新投资者,包括Uranus Connection Limited,阿里影业集团(阿里巴巴下属公司),Willow Investment Limited(腾讯下属公司)以及All Gains Venture Limited(统称“投资人”)。
2)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以及董事长于冬先生和其控股公司。
3)复星国际以及其下属公司(“复星”),红杉资本及其下属基金(“红杉”)以及赛富资本和于冬先生等买方集团,他们将其公司的现有股份全部结转换成母公司的股份。
4)至到合并协议签署日,于冬先生、复星、红杉和赛富(统称“转结股东”)共拥有公司大约71.5%的股份。
在交易中,博纳公司估值约10 亿美元,其市值大约只有在内地A股上市的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的十分之一。而估值太低,正是博纳决定在美退市的关键原因。
稍早前、也就是本月9日,博纳影业集团总裁及创始人于冬在深圳接受记者专访时,就曾详述了博纳“回归A股”的计划。那一天,距离博纳201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正好过去了五年。
当年,博纳在美成功上市的时候,前往助阵的巩俐带头鼓掌欢呼,敲响纳斯达克当日开市钟的于冬也现场飙泪;但五年后的今天,于冬将博纳当初选择在美上市称作“一个失误”。
“五年前,我们在美国上市,那个时候,中国的A股市场,创业板还没有开,文化概念股远没有今天那么热。美国的市场投资人并不了解我们,并不看我们的作品。事实是,电影在今天的中国是朝阳产业,在美国则是夕阳产业;无论如何,好莱坞在美国已经走过了最辉煌的时代。就在我们纳斯达克上市的那一年,米高梅破产。因此你可以想象,美国的投资者会怎么看待我们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拍电影的公司。”于冬说。
尽管这些年,于冬反复向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描绘中国电影业的迅猛发展和未来前景,但从博纳在纳斯达克的股价表现来看,市场对此显然并不“买账”。“关键在于他们并不看我们的电影,”于冬对记者说,“比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用现代电影技术将一部样板戏翻拍成主流商业大片,在国内为博纳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这样一部让许多中国观众兴奋起来的作品,在美股市场上却是毫无反应的。”
不过,于冬也向记者表示,在美股的五年也让博纳收益良多。“我们在这五年经受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洗礼,成长为一家成熟的国际性公司。”于冬说,“这样的历练打造了博纳与好莱坞公司未来的合作。他们认可我们的法律制度、我们透明的财务监管制度。要知道,美国人并不是只希望和有钱人在一起,而是更愿意跟懂得规则的人一起共舞。”
但无论如何,于冬强调,从长远来讲,博纳的观众在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人也在中国。在美股市场充分“练就武艺”的博纳,已经等不及来A股冲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