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伴我同行》海报
如果将中国电影票房的增势移入中国股市,那估计十个中国股民里,就有九个马云,还有一个是王健林。2015年前三季度结束,国内票房总额已突破330亿,超过了去年269亿的全年总额,无论是总票房还是国产电影票房,都同比增长了75%。其实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突飞猛进,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是国产电影的崛起,二是引进大片的持续发力,相互作用,缔造出如今的盛世。其中,引进片从2003年的4亿多票房,已然攀升至2013年的90亿票房,而国产片的上升比例更是令人咋舌,翻了近24倍之多。然而,在这片看似全面飘红的表象之下,却有一类电影始终原地踏步,那就是国内引进的非美国电影。
完全压制,独居一隅遭冷落
多年以来,从1994年的《亡命天涯》到2015年的《复仇者联盟2》,在中国电影市场提及“引进”二字,似乎总会习惯性地加上“大片”。而说到大片,自然是指美国好莱坞出品的电影。如此思维惯式,几乎让人将引进片与好莱坞电影画上了等号。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美国并非引进片的一只独苗,欧洲各国,亚洲近邻,都是引进片的一份子。那么,又是为何让我们将之忽略了呢?答案很简单,引进片中的好莱坞电影虽非“一家”,却始终“独大”。
数据是说明强弱的最佳证明,以近十年观之,纵然总票房和引进片票房节节高升,但非美引进片占总额的比率,基本上没有突破过10%。2006年,这个数字是可怜的4%;到了2008年,随着非美引进片数量的增加,上升至9%;可进入2010年以后,新政策的出台,让美国大片在引进片中的比例大幅上升,进一步压缩了非美引进片本就不怎宽裕的生存空间。2010年到2013年,数据分别是4.4%、4.8%、2.1%和3.4%,这四年是非美引进片绝对的寒冬期。而最近两年,随着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后者的市场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而观众也对“大片”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更多的出品商看中了非美引进片这些个“大饼上的芝麻”,有意地加大了宣传与投入,使其比例上升到了6.5%。而今年,这个数字有望重新回到8%左右。
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所谓的“上升”,摆在整个中国电影的大环境下,根本是微乎其微的。换言之,非美引进片不仅被“老大哥”美国引进片挤压得缩成一团,就连跟“地头蛇”国产电影,也丝毫没有抗衡的资本。那么,造成如此窘境的原因何在?我们不遑多待,先来看看非美引进片的构成。
捆绑模式,地域类型难分家
先从地域分布而言,非美引进片的来源地基本上是这么几个国家:欧洲四国,即法、德、英、俄,是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由比利时、西班牙组成;在亚洲方面,以日、韩、印为主,偶有伊朗、越南、泰国;至于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电影基本上每三年才会有一部在中国上映,属于稀客中的稀客。单单这么看,似乎五洲四洋,百花齐放。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类型来看,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近十年来的非美引进片,基本上囿于三种类型:动画、喜剧和动作/犯罪电影。这三种电影占每年非美引进片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0%。此外,如果更仔细地将地域分布与类型放在一起看的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引进的法国电影中,75%是喜剧;引进的日本电影中,85%是动画;引进的俄罗斯电影中,70%是动作/犯罪;引进的西班牙电影中,85%是惊悚……这也就是说,在非美引进片中,地域与类型往往是捆绑在一起的,这就牵涉到引进片的政策问题。
在现有的中国引进片配额制度中,包括三类电影:普通分账片、特种分账片和进口买断片(又叫批片)。其中,第二类基本都是一些3D或IMAX电影。光看名字的话,想必大家也会明白,两类分账片基本是美国大片的天下,谁都想分一杯羹,当然选更有市场的好莱坞大制作才是上策。这也就是说,非美引进片都集中在第三类“批片”里。2012年,特种分账片从12部上升到34部,这一增长看似与非美引进片无关,可实际上就像两个连通的池塘,隔壁的水涨了,自家的当然就低了。2013年,“批片”数量就从2012年41部下降到25部。这些数据都在说明,非美引进片的选择余地,已然越来越小。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选择有误,本来就前景不咋地的非美引进片,更有可能空手而归。于是,引进方采取了较为“保险”的“一带一路”策略。日本不是动漫产业闻名天下吗,那么引进日本动画电影,定然不会出错。这么做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日本动画的例子即使没错,但“法国喜剧”、“俄罗斯动作”这样的捆绑就不值得商榷吗?这其中,牵涉到不同地域观众的口味问题,也涉及是否这一类型真的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电影风格或水准?这些问题都被一刀切的“捆绑”抹去,只留下单调而乏味的非美引进片的分布格局。
出头靠啥,宣传档期不可缺
这么说来,似乎非美引进片前景黯淡无光,整个一哀鸿遍野,不引也罢。然而,凡事都有特例,事实证明,非美引进片并非一潭死水。细看获取高票房的非美引进片,大抵分为三种。一是导演的威望,这一类当以吕克·贝松为例。2014年,他的《超体》在中国豪取2.77亿票房,俨然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姿态。当然,吕克·贝松的电影风格本身就属于“范好莱坞化“的模式,但追根溯源,《超体》终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法国电影。而2010年的《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也拿下了5000多万的票房,勇冠非美引进片之首。这也就意味着,观众在选择电影时,导演的威望永远是一块金字招牌。这就像凡是挂着斯皮尔伯格或张艺谋名字的电影,即使质量再烂,口碑再差,在票房上依旧能保持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二类,则是演员的力量。2010年,由苏菲·玛索和莫尼卡·贝鲁奇主演的《不要回头》,本身剧情饱受诟病,但在票房上,轻轻松松破了千万大关。试想两位过气女神在中国随便兜了一圈,便吸金如此,若是当红演员参演的非美引进片,成绩必将斐然。这不,黛安·克鲁格主演的《私奔B计划》拿下3000多万票房,新法国女神蕾雅·赛杜的《美女与野兽》也有1000多万入账,都说明了一个大牌主演对一部电影的重要性。
第三类,品牌的效应。说到这一类,就不得不提日本的两大动画系列“名侦探柯南”和“哆啦A梦”。这两个系列的剧场版电影,在2007年前后,就先后登陆了中国银幕,成绩始终保持在1000万左右。依靠早先电视版和漫画在中国积累下的人气,银幕上的“灾星小学生”和“蓝胖子”,基本上没花什么大力气,就拿到了其他非美引进片拼了老命也未必能企及的高度。当然,这里还要提及一点,那就是,这三类非美引进片虽然本身已独具卖点,但若缺少合适的营销宣传手段,也很难改变被全面压制的局面。2015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打起怀旧牌,以“机器猫”要离开大雄为热点,大肆宣传“哆啦A梦与大雄的最后一次冒险”,在大催粉丝眼泪的同时,也取走了5.3亿的惊人票房。与前几部小打小闹的几百、几千万相比,根本是天壤之别。而本身无甚特点的《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今年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上映至今已经获取6800多万票房,几乎是前两部的总和。
而“印度男神”阿米尔·汗主演的两部非美引进片,也同样说明了营销的重要性。2011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坐拥票房1404万,看似已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年底的排期、线下片源的流出以及宣传的不力,都让本片的票房相比预期,差了一截。到了2015年,《我的个神啊》则一改此前犯下的错误。不仅在宣传上,寄出“王宝强配音”、“阿米尔·汗来华宣传”等大招,还选择了5月这样并不激烈的档期,让票房顺利突破1亿大关,创下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纪录。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有了阿米尔·汗的招牌,《我的个神啊》才有了选择档期的权力,而其他“无名无姓”的非美引进片,基本上都被“自动”归入炮灰之列,为拍片的数量指标抛了头颅,撒了热血。不过,话说回来,要想提高非美引进片的竞争力,并非无迹可寻。如果一部好莱坞或国产大片的宣传和选期只需要1%的努力,就能财源滚滚的话,那么一部非美引进片,就要付出200%的努力,才能在票房榜的前列,让人看到它的名字。当然,非美引进片的问题,远不只是营销与选期那么简单的。
另辟蹊径,合拍之路是正道
除了捆绑引进策略、缺乏宣传力度、档期选择之外,非美引进片票房不高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本身质量不过硬,而质量过硬的,却又不符合大众口味,由此陷入了一个怪圈。
先说质量不过硬,这一问题源自“捆绑”的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有一部不是动画的日本佳片,它是否有机会被引进到中国呢?答案是很小。虽然近几年,“松绑”的苗头有所显现,比如韩国的《鸣梁》、英国的《小羊肖恩》,更有头上顶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都出现在了中国的电影院中,但细看这些电影的票房,基本上都差强人意。毕竟,韩国的民族英雄不会让我们热血沸腾,伊朗的家长里短我们也并不关心,甚至还会为“《古兰经》真的那么厉害”而怀疑半天。这就是地域不同而带来的文化与审美差异。既然如此,各国国内的佳作到了中国因水土不服,而票房不高;“范好莱坞化”的捆绑引进片,也同样硬伤过多,成绩萎靡;那究竟怎样的非美引进片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并且站着把钱挣着呢?
其实,问题就出现在了“引进”二字的思维定式上。非美外国电影既然要想挣中国的钱,为何一定要“引进”这一条路走到黑呢?既然单干不行,那么联手势在必行,合拍片是挽救非美引进片的唯一道路。其实,合拍的成功案例早已多如牛毛,中韩合拍的《分手合约》、《笔仙》和《大明猩》都有将近一个亿的票房入账,几乎都是单纯韩国引进片的3倍有余;而《蝴蝶》、《狼图腾》等中法合拍片,在口碑与票房上,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完全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这些年来,就连《钢铁侠3》、《X战警:最后一战》这样的好莱坞大制作里,都是中国元素满地开花,合拍电影更是如雨后春笋,可见聪明的美国佬早就知道,要想继续开发中国电影市场这块宝地,单纯靠一己之力的狂轰滥炸,终究有弹尽粮绝的一天。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与中国制片方合拍电影,才是真正接地气的方式,毕竟中国观众到底还是喜欢看“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是一个道理。
而非美引进片经过这十年的历练,之前说到的各种办法都用了一遍,纵然今年大有逆袭之势,但在票房总额蹭蹭上升的中国电影市场,非美引进片整体上想要和好莱坞大片和国产电影抗衡,终究痴人说梦,再给十年,也无法比肩。既然如此,“一拍两欢”的合拍片模式,也就成了唯一的途径。按这几年的合拍片势头来看,也许不出三年,非美引进片将改头换面,中国与多国集团的合拍电影将大幅增长,真正替代非美引进片,并与国产电影、好莱坞大片形成三足鼎立,丰富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无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