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海报
《奔跑吧,兄弟》电影版2015年年初上映,首周票房即突破2.3亿元,最终超过4亿元,这样的票房成绩,让很多专心拍电影的电影人哗然,并掀起了关于综艺电影的大论。时隔一年,由黄渤、孙红雷、黄磊等主演的综艺大电影《极限挑战》于1月15日上映,不少观众反映,这部由东方卫视同名综艺节目改编而成的电影和以往的综艺电影不太一样,创作者做了向主流电影靠拢的努力。制片人之一王征宇表示,在主要演员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剧情。但是,即使加入了剧情,从票房看,上映5天不足1亿元的成绩,也反映了综艺电影的颓势。以真人秀为背景的综艺电影这几年都是贺岁档的“黑马”,投资少票房高,但摆脱不了粗制滥造的“劣评”。2016年春节档马上就要到了,但是观众对综艺电影的热情确实在退却。
升级版电影“四不像”
综艺节目衍生电影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9年,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就是以一部跟音乐有关的电影的形式搬上大银幕,这部名为《乐火男孩》的电影虽然票房惨败,却是综艺电影的一次尝试。2010年的《我们约会吧》、2013年的《快乐到家》《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大都采用了和《乐火男孩》相似的改编方式。最终票房大卖的,却是以超长版综艺节目在大银幕上放映的《爸爸去哪儿》,影片在2014年新春以7亿元的票房被视为现象级影片之后,一波效仿该片形式的综艺电影涌入。对这种综艺电影“匆忙”入市赚钱的做法,在2015年年初引发争议,不少业界人士批评,“5天拍成的综艺电影,根本就不能叫电影。”
为摆脱综艺电影就是加长版真人秀的固有形象,不少导演努力融入“扎实的剧情”。《奇妙的朋友之萌爱2016》的导演张全欣就说,他们并非将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再玩一遍,而是有剧情。故事讲述杜海涛扮演的经纪人带着几位明星来到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体验生活”,其间遭遇想来偷走熊猫三胞胎的盗贼团伙,双方斗智斗勇,发生了一连串搞笑的故事。该片目前还未定档,具体效果如何还是未知数。
电影《极限挑战》同样走了“真人秀剧情片”的路子。电影定位为悬疑喜剧,前10分钟作为引子讲了黄渤等在拍摄《极限挑战》节目时意外穿越回明朝的荒诞故事,采用的是公主选驸马的情节设置,回到现代的6人则进入了真人秀的挑战模式。片中台词“你会不会为了黄金背叛兄弟”直指影片的主题——兄弟情。影片的创新在于,它拥有一个完整的剧情,又保留了真人秀的闯关模式。“两者的关系就像线和珍珠。”导演严敏说。
路径看似有创新,尴尬之处也很明显。一档真人秀节目最关键的是真实,当真人秀闯进影院,却堂而皇之的加入剧本,难免会“四不像”。从观众评价看,两者的杂糅的确产生不和谐之处:比如《极限挑战》中明明电影感很强的引子部分,却切入真人秀式花样字体;演员们上一秒还是真人秀式的插科打诨,下一秒就进入表演模式,“表演太假了”,有网友评价。一网友干脆称这是半成品综艺电影,“没完全按真人秀的套路来,也没完全成为一部电影”。
综艺电影已现颓势
从《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票房大捷开始,综艺电影存在的必要性就是争议的焦点。批评者认为是一种不顾品质、赚快钱的行为;认同者称这开启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打造了一个新电影类型。影评人周黎明提出,电影节目改编的电影,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伟大的电影,“也许票房不错,但票房和艺术是两码事。”电影市场分析专家蒋勇同样表示,综艺电影最让人诟病的是“去电影化”,“完全具有电影性质的我不反对,但将钱投在综艺电影上出好片的几率其实很低。”
大电影收获的是综艺节目走红效应带来的效益,也就是说,业内人士及电影爱好者之所以给差评,更多的是从电影创作的专业角度来看。而观众买票进影院消费的还是电影综艺本身,本没有将它当电影看,受口碑影响自然不会太大。可正如一电影界人士所说,综艺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一段时间是刚需,不代表这类电影一直是刚需。事实证明,观众总有腻烦的一天。
从数据看,今年的综艺电影显得落寞很多。比较去年《跑男》大电影3天2亿元的成绩,《极限挑战》首日3500万元的票房显然过于平淡,而综艺电影式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票房更不足200万元。有院线人士分析,去年《跑男》电影上映时,贺岁档正处于低潮,当时需要一部“合家欢”电影出现。但经历了2015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在贺岁档几乎每周都有一部引人注目的高质量电影出现,这使得综艺电影“合家欢”的优势并不十分突出。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观众对电影质量愈发看重的当下,口碑效应对票房的影响力度也在逐渐变大。
记者观察
电视节目渴求电影化
去年正是综艺大电影疯狂圈钱的时候,冯小刚就痛批:“一部电影只拍了几天,就挣了好多个亿,这让所有电影人心凉。”一年过去,意气风发的综艺电影并没有停下它的脚步,还换上新装。尽管如此,这个电影圈的新品种还是显露疲态,这不仅是观众对粗制滥造电影的疲惫,甚至反映了观众对综艺节目的疲惫。综艺电影票房要火,必须有称得上”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撑腰,但在2015年,这样的综艺节目并不多。
2015年虽然综艺节目看似呈现“井喷”式的爆发,但其大格局是:整体繁荣少有拔尖。《极限挑战》因为“大叔团”的魅力,才具有翻拍“大电影”的资格。至于其它综艺节目,大多是过眼云烟的“快消品”,不具备转换为票房的人气召唤力。走到今天,“综艺电影一窝蜂抢钱”的趋势是不成立的。
除此之外,今年的综艺市场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那就是网络综艺的崛起。更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两年,网络综艺中将会诞生为现象级节目。这样的改变,势必对“综艺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网络综艺是否具有改编大电影的资格?网络综艺的生存和走红是依赖特定收视群体的,它们是否形成《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样的全民观看热潮吗?视频网站的平台是否能够打破从综艺到电影的模式,生产属于它们自己的“综艺”衍生品?
总的说来,综艺大电影是一种观众的消遣品,很难在电影市场长久稳固地生存下去,但小荧幕和大银幕之间的“资源置换”却不会画上句号。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热播的时候,就曾有人提出过“剧场版”的概念。这也让人联想,未来高人气的电视剧是不是有将大结局放进影院的可能?而音乐真人秀是否也可以将决赛作为电影上映?目前,综艺电影只是电视电影化的初步探索,不管前景如何,小屏幕产品如何走上大银幕,都是一个具有探讨意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