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好莱坞 / 正文

2015韩国影市回顾:本土片后半程发力 “银幕垄断”迷局难解

虽然2015年的韩国影市在《国际市场》这部千万电影的跨年热映中火爆开局,但笼罩在本土电影身上的光环却没能持续多久,而是在引进外画的连环攻势下愈渐暗淡。

虽然2015年的韩国影市在《国际市场》这部千万电影的跨年热映中火爆开局,但笼罩在本土电影身上的光环却没能持续多久,而是在引进外画的连环攻势下愈渐暗淡。先是《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一举突破600万观影人次,刷新了韩国上映“19禁”外画的最高观影人次纪录。之后又有《复仇者联盟2》《疯狂的麦克斯》《侏罗纪世界》先后登场席卷院线。即便是在MERS疫情肆虐的情况之下,《侏罗纪世界》仍动员了超过500万观影人次。外画在韩国这般强势,近五年来还是首次。

直至暑期档,遭遇连番碾压“蒙圈”的本土电影才开始渐渐找回了一些感觉。先是《暗杀》和《老手》双双突破千万观影人次,史无前例的同一季度诞生了两部千万电影。随后秋、冬季档,《思悼》《黑祭司们》和《局内人》接连突破500万人次大关,《喜马拉雅》和《大虎》同期上映获好评。本土电影在下半年拼了命的追赶着外画,终于在年末追平、进而以52%的占有率反超、赢得小胜。

虽然有2部本土千万电影诞生,但是2015年破百万观影人次的本土片数量还在持续减少。动员100-200万观影人次的电影不足10部创下新低。同时独立电影的数量也较2014年有大幅缩水,而这些都要“归功”于“银幕垄断”问题的日益加剧,而这也恰恰是韩国近年“千万电影”频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国本土电影虽然在2015年下半年表现抢眼,但仍有倍受期待的大制作意外扑街。由李秉宪、全度妍领先的韩式武侠大片《侠女:刀之记忆》反响与预期相去甚远,其票房惨败也预告了出品公司乐天娱乐在2015年的全面溃败。

从演员表现来看,2015年可谓“黄政民年”,始于他的《国际市场》,又结束于他的《喜马拉雅》,中间由其主演的《老手》更是突破了千万观影人次;而在《老手》中与黄政民上演对手戏的刘亚仁也可谓韩国电影圈一颗冉冉升起的实力新星。此外还有一张名叫朴洙垣的面孔,出现在了《思悼》《黑祭司们》《老手》等许多卖座电影中,虽然都不是主角,但她的每一次表演都各具魅力且让人印象深刻。 

2015年是还韩国新人导演集体发力的一年,而像金知云、奉俊昊这样的大牌名导则在忙着与海外资本联手。前者将在2016年带来由宋康昊主演的年代动作大戏《密探》,而后者筹划已久的好莱坞群星阵容“怪物电影”《玉子》也将很快与观众见面。

数说2015

韩国本土电影小胜外画

2012-2015韩国观影人次&票房数据

1.jpg

◆本土片观影人次4年连续破亿

2015年全年韩国累计观影人次达2.17亿。从2013年开始,3年连续突破2亿人次大关。其中韩国电影观影人次为1.13亿,继2012年首次突破1亿大关以来连续4年破亿。而在2014出现1900万人次小幅下跌后,在2015年实现小幅回升,但仍未能赶上2013年的水平。

◆ 本土片占有率52%小胜外画

从韩国电影和引进电影的占有率来看, 2014年韩国电影占有率为50.1%,引进电影占有率为48.9%,而今年韩国电影占有率达到了52.0%,引进电影为48.0%。本土片占有率小幅增长,但仍未及2013年近60%的最高值。

同时2014年韩国电影上映篇数为217部,引进电影为878部,但是今年韩国电影的上映篇数为257部,引进电影945部。韩国电影相比去年增加了40部,引进电影增加了67部。引进片数量的增多并没有为引进电影观影人次带来相应的增长。由此也可见,韩国本土电影在2015年的表现总体上小胜外画。

2015韩国票房榜TOP30

2.jpg

◆本土片年度前十占6席持平去年

年度票房前十中有6部韩国本土电影,与去年持平。年度最卖座电影《老手》和《暗杀》分别以1314万人次和1270万人次位列冠、亚军;《复仇者联盟2》亿1049万人次排名第三;去年12月上映的《国际市场》在2015年内动员891万人次,排名第四;《局内人》(不含12月31日上映加长版票房)以700万人次排名第五,创造了韩国19禁犯罪惊悚片片的最高观影人次纪录;《思悼》624万人次排名第六;《王牌特工》和《碟中谍5》以微小差距分列第七和第八位,前者刷新了历年韩国上映"19禁"外画的最高观影人次纪录;《延坪海战》604万人次排名第九;《侏罗纪世界》554万人次排名第十。

◆韩片年代、话题取胜,好莱坞系列电影独大

在年度观影人次榜单前三十位中,韩国电影占14部,好莱坞电影有16部。韩国电影中,历史类、社会话题为素材的电影更为卖座。《暗杀》《国际市场》《思悼》《延坪海战》《朝鲜名侦探》《极秘搜查》《江南1970》都已不同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具有年代感的故事,而像《老手》《局内人》则都反映了当下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好莱坞电影方面则是系列电影更为强势。《复仇者联盟2》虽然未在暑期档上映也一举突破了千万人次;《碟中谍5》再次彰显了汤姆·克鲁斯在韩国的票房号召力;《侏罗纪世界》和《疯狂的麦克斯》则分别时隔14年和30年再度赢得了韩国观众的喜爱。《速激7》和《终结者:创世纪》《移动迷宫2》也都上榜前三十。

银幕垄断迷局难解

本土电影"贫富差距"日趋严重

2012-2015韩国100万观影人次以上电影数量(单位:部)

3.jpg

2015年突破100万观影人次的韩国电影有24部,相比去年的26部减少了2部。且从2012年开始连年锐减。在本土片占有率接近60%的2012年和2013年各有32部和30部韩国电影突破100万人次。而占有率跌至50.1%的2014年仅有26部,2015年更是跌至24部。

从图表来看,主要问题出现在300-500万人次区间和100-200万人次区间电影数量的锐减。此外平均制作费水平盈利点200-300万人次区间在2014年仅有两部,2015年虽有回升与2013年持平,但总体数量仍处于劣势。

而这样的现象早在2012年暑期档"千万电影"《夺宝联盟》上映就开始出现了。虽然之后每年的每个季度都会出现"千万电影"或者"准千万电影"出现,但本土电影的占有率却仍未见明显提升。同时中等卖座规模的电影逐年减少,"贫益贫富益富"现象越发严重。

近两年的韩国电影市场,动员100万-200万观影人次的本土片不足10部。达到中等卖座、足以促成下一部新片创作的动员300万以上观影人次的电影数量不过5部,这些都是韩国本土电影状态低迷的直观表象。但与此同时"千万电影"却并没缺席。其中《复仇者联盟2》在1843块银幕上映,刷新了韩国历史记录。《暗杀》在1519块银幕上映,动员了超过600万观影人次的《思悼》在1290快银幕上映。

而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源,正是大型制片发行公司的"银幕垄断"。它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韩国年产两部、甚至三部"千万电影",但同时也剥夺了中小规模电影的生存空间。

大企业资本的力量可以左右一部电影生死,并且已经成为了韩国电影难以破解的顽症。受控于大企业的影院对于敏感题材的电影,都不太愿意给予银幕份额。2015年以"龙山惨死"事件为题材创作的电影《少数意见》无论从电影的完成度,还是可看性上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最终却成为大型企业"银幕垄断"的牺牲羊,仅在不足400块银幕上映,收获38万观影人次。2013年和2014年上映的《天安舰事件》《另一个约定》《贪欲帝国》等影片,因触及到大企业利益,上映排片受到影响。而围绕岁月号沉船事件拍摄的纪录片《坏国家》最终动员2万观影人次,已是2015年独立纪录电影的最好成绩。

2014年年末上映的《偷狗的完美方法》同样因为没有得到公平的排片待遇,导致仅以26万观影人次草草收场,影片发行公司代表甚至为此辞职。而该片曾在多个海外电影节获得奖项。

面对众多动辄占去上千块银幕的商业大片,独立电影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2014年超过1万观影人次(独立电影"卖座"的衡量标准,相当于商业电影的100万观影人次)的独立电影有32部,但2015年锐减至19部。而突破1万观影人次的独立纪录片更是相比2014年的10部,减少到仅有《坏国家》《慰问公团》和《有你没有你》三部。

四大发行公司有喜有忧

CJ E&M大获全胜 乐天惨败

4.jpg

2015年虽然有两部"千万电影"诞生,但仍有多部备受期待的大作意外扑街默默退场,CJ E&M、乐天、SHOWBOX和NEW四大发行公司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5韩国票房TOP15出品公司

5.jpg

今年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CJ E&M,无论是观众占有率还是收益率都排在四大公司之首。全年出品电影动员3476人次,观众占有率达到38.5%,累计票房高达2721亿韩币,占比38.7%。今年最卖座的十部韩国电影中,排名首位的《老手》和第三名《国际市场》都出自CJ E&M。此外《黑祭司们》和《喜马拉雅》分列第七和第八位。

排名第二的SHOWBOX同样有4部电影上榜前十。《暗杀》排名第二,《局内人》位列第四,《思悼》排名第五,《朝鲜名侦探:奴隶的女儿》排名第九。出品电影累计观影人次达到2806人次,占比31.1%。总票房2193亿韩元,占比31.2%。

后起之秀NEW出品的电影《延坪海战》票房最佳位列第五。青春片《二十》排名第十。所有发行电影动员观众1392万人次,占比15.4%,累计票房68亿韩元,占比15.2%。

2015年对于乐天可谓灾难性的一年,缺席年度票房前二十。出品电影累计动员观影人次410万,占有率仅4.5%,累计票房322亿韩元,占比4.6%。在今年乐天出品的所有电影中,投资近200亿韩币,最终仅收获80亿票房的《侠女:刀之记忆》和同样雷声大雨点小的《西部战线》两部明星阵容大作的双双落败可谓此次惨败症结所在。

老片重映如潮

引进性价比高 提升版权附加值

"重映电影"近两年在韩国大有成为一个"类型"的势头。2015年是《回到未来》上映三十周年,在电影中的"未来"2015年10月2日重映电影,更显意义重大。被英国BBC选定的"最佳爱情电影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也在2015年于韩国重新上映。还有无论电影本身还是OST都备受韩国观众喜爱的《不能说的秘密》也重新与影迷见面。此外,上映10周年的《共同警备区JSA》、圣诞节必看经典《真爱至上》也都在2015年重映。后者2003年首次在韩国上映,上映十周年纪念的2013年重映了导演重新剪辑版,而两年后的2015年,又重新上映了2003年最初版本。

早在2013年,《情书》和《杀手里昂》分别在2月和4月重新上映,并分别动员到4万8千人次和4万4千人次观影。当年重新上映的《天堂电影院》也收获了2万7千人次,接近了3万人次的盈利点。而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东邪西毒 重制版》《重庆森林》也在那年重新与观众见面。随后每年基本都有10部左右的韩国内外名作重新上映,事件间隔有近5年的作品,最早的甚至要追溯到30年前。

近两年更是有许多佳片以各种原因再度与韩国观众见面。比如因为《星际穿越》在韩国一举动员超过千万观影人次,于是就有公司购入了诺兰早起的佳作《记忆碎片》(2000)的版权与2014年上映。还有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都以上映周年纪念的名义重映。而《钢琴家》和《不能说的秘密》这两部以钢琴演奏为核心的作品则重新上映了画面和音效进一步提升的数码重制版本。还有《新桥恋人》《美国往事》《莫扎特传》则重映了无删减版本的加长版电影。

这些重映电影和独立电影一样,能够突破1万观影人次已算卖座,而能达到2万-3万观影人次,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回到未来》的第一、二部作品重映时都突破了1万观影人次。而10周年纪念重映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累计观影人次达到31万,该片2005年在韩国首映时仅动员了不到17万观影人次,所以该片也成为了韩国历史上首部赶超首映票房纪录的重映电影。但值得注意的是,能有如此出色的重映成绩,主要还是有CJ E&M旗下的CGV艺术院线发行网的支撑。

事实上,在每周都有几十部新片上映的情况下,就算已经购入了电影版权,但要想挤出个合适的档期并非易事。而对于当下已经很难保证上映场馆的多样性电影,还要和重映电影通常竞争,多少会有些自相残杀的感觉。在2015年多样性电影票房榜TOP10中(见后页),就有两部重映电影上榜。《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排名第五,《千与千寻》位列第八。

而重映电影除了服务于影迷之外,引进电影的公司究竟能获得什么呢?其实引进和重新上映这些老电影,是取得影片在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和数字电视频道上线资格的一种手段。而如果上线时加上数码重制版重映的名头,价格也会有所提升。2004年首映的《初恋50次》和《幸福终点站》的售价为1200韩元,但是同一年上映的《戏梦巴黎》的重映版,就可以以2500韩元的价格上线。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新片,老电影的购买和宣传费用都要低廉,所以许多电影引进发行公司非常看重老片重映的市场。 

"文艺大片"难再现

独立电影表现依旧亮眼

在2014年的年终盘点中,曾提到多样性电影的出色表现,甚至催生出了Artbuster这一新造词汇,将"Art"与"Blockbuster"的"buster"相结合,义指具有艺术性的卖座电影,或称"文艺大片"。但是在2015年上映的多样性电影中,并没能出现能与《韩公主》《亲爱的,别跨过那条江》匹敌的卖座多样性电影。但是2015年的多样性电影也出现了不少佳作,表现依旧令人瞩目。

3月上映的《社交恐惧症》率先获得如潮好评,该片在24届釜日电影奖上获得最佳新人导演奖(洪锡宰)和新人男演员奖(卞耀汉)。在36届青龙电影奖上斩获新人导演奖(金泰龙)和新人男演员奖(崔宇植)的《巨人》同样也是一部独立电影。此外,崔宇植还凭借《巨人》获得了第35届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和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奖的新人男演员奖,以及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年度演员奖,风头不逊于2014年的千禹熙。

新人女导演申秀媛执导的独立电影《麦当娜》在2015年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展映单元,和第20届釜山电影节上展映一种关注单元,并获得了第3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剧场电影单元的大奖。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获得第16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奖、入围第34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展映的影片《诚实国度的爱丽丝》。该片女主角李贞贤凭借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战胜了全度妍、金惠秀等影后级竞争者,捧得了第36届青龙奖的影后殊荣。

2015韩国多样性电影票房TOP10

6.jpg

演员的尴尬

女演员的势微&40代男演员独大

近两年,韩国电影仍以惊悚、动作类的"男性主导"类型电影、或者是古装类电影居多,浪漫喜剧类型片数量锐减。留给女演员发挥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对过去3年全国突破百万人次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有女性角色作为主角的电影数量统计如下:

2013-2015韩国女性主角电影数量统计

7.jpg

各个区间中,女性角色的票房成绩逐年减少。而最近3年来,韩国电影垄断现象越发严重,超级卖座电影频现,但中等卖座电影不断减少。女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下降,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015年表现抢眼的女演员不外乎全度妍、全智贤、金惠秀和李贞贤。全度妍凭借《无赖汉》获得釜日电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金惠秀凭借《中国城》获得影评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在属于男性的犯罪黑色电影中找到了存在感;而《暗杀》中的全智贤则获得大钟奖影后殊荣,从2012年的《夺宝联盟》到《柏林》《暗杀》,累计动员观影人次已达到3200万,当仁不让成为韩国最卖座女演员。而离开大银幕近20年的李贞贤以一部经由朴赞郁推荐出演的独立电影《诚实国度的爱丽丝》一句捧得青龙电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此前她还曾在朴赞郁、朴赞景兄弟导演的短片电影《波澜万丈》、和去年的年度大作《鸣梁海战》中露脸。

2015破百万人次韩国电影男、女主角分布

8.jpg

以2015年24部破百万观影人次的电影为对象进行分析,主演级演员的男女分布表格如下。男女演员表现的不均衡显而易见。由女星领衔主演的破百万人次电影只有《内在美》和《中国城》两部。24部中有16部电影根本没有女性主演。而且名次越靠前,这样的情况越严重。前十位中出现的女性主演只有《暗杀》中的全智贤。(注:《国际市场》金允珍和《朝鲜名侦探》的李妍熙算作助演)。

这24部破百万电影中,40代以上男演员的主演作品占15部,完全由20代、30代男演员担纲主演的电影为7部,而且其中大多为2-3个主演的群戏。所以说,忠武路目前完全由40代以上的男演员掌握并不为过。而这中现象其实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并预计将在未来纪念一直持续。

新人导演大举登场

名导忙与海外资本结合

2015年的导演圈有两大现象,一个是韩国名导与海外资本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新人导演的大举出动和优异表现。

金知云导演与奉俊昊时隔多年再度联手的年代动作大戏《密探》吸引到了华纳兄弟100亿韩币的全额投资;而奉俊昊导演的《玉子》则由Netflix投资5000万美金制作费打造。事实上这两部影片的投资规模,放在韩国本土也能轻松实现。当年《雪国列车》的400亿韩元制作费就全部出自本土。但之所以选择引进海外资本,恐怕一方面是由与大企业掌握的制片公司很难得到完全的"创作自由",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影片能够更容易的打入海外市场。

其实每年都有新人导演登场,但是今年格外多。并且从票房层面来看,新人导演的表现尤其出色。动员540万观影人次的《黑祭司们》就是由新人导演张宰贤执导的;广告导演出身的白钟烈的首部电影作品《内在美》也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中国城》《公寓》《社交恐惧症》《突然变异》《诚实国度的爱丽丝》等片都可谓展现了独特想法的导演处女作。编剧出身的导演金成宰两年前就完成导演作品《少数意见》在2015年终于与观众见面。而进入2016年,还将有更多新人导演作品出现在观众面前。

年度演员

黄政民 李秉宪 刘亚仁

将2015年形容为"黄政民年"丝毫不为过。这位"劳模"就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的从年初耕耘至年末。从2014年12月上映的《国际市场》,到暑期档的《老手》,再到年末的《喜马拉雅》,在2015年累计收获了2700万观影人次。 

而刘亚仁当属今年忠武路宝石一般的存在。其演技的精进被观众们看在了眼里。

先是凭借"千万电影"《老手》中其表压生涯的首个反派角色获得了如潮好评,随后又在古装片《思悼》中完美诠释了"思悼世子"一角,与"演技之神"宋康昊对戏也丝毫不落下风,更在与后者的竞争中,勇夺第36届青龙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殊荣。

而因为"胁迫事件"而私生活再受质疑的李秉宪,在《终结者5》和《侠女》两部电影在韩国接连遭受冷遇后,通过一部《局内人》再次稳固了自己在韩国中生代男演员中的演技派地位。韩国观众在看过影片后,连他的私生活丑闻都阻挡不了观众们对其演技的赞美,该片也在2015年下半年以突破700万观影人次的成绩刷新了此前《大叔》保有的韩国19禁犯罪惊悚片最高观影人次记录。

年度新人

朴洙垣

女演员慌越发严重的忠武路,在2015年出现了一位十分耀眼的明星--朴洙垣。她先后在《京城学校》《老手》《思悼》《黑祭司们》等多部作品露脸,虽然都不是绝对主角,但却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诠释的不同角色各具魅力,且一点危险新人演员的青涩,有着让人十分放心的演技实力,预计将成为忠武路20代新人女演员的领军人物。

关键词: 国影市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邓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