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2015中国电影市场八大悲剧现象 票房造假频打脸热炒IP懒冒险

面儿上看起来,今年国产片品质提高、类型多样、黑马频现,工业水准迈上新台阶,这些都是电影人喜闻乐见的好事儿,但在这些华彩背后,也不无隐忧。

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以440.69亿的年度总票房亮眼成绩“收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片票房占到了总票房的61.58%,而进口片占比为38.42%,创下了7年来最低,这些数字,足以给奋战在行业里的中国电影人们打满鸡血,奔向更为高歌猛进的2016年。

面儿上看起来,今年国产片品质提高、类型多样、黑马频现,工业水准迈上新台阶,这些都是电影人喜闻乐见的好事儿,但在这些华彩背后,也不无隐忧。

中国影市处于野蛮生长的前期,规则的不确立,也令乱象频频,偷票房、盲目追逐IP、盗版猖獗、版权纠纷、资本外行纷纷搅局,粉丝烂片当道,而娱乐化的市场趣味也让严肃电影迎来了最难的时代。

本期年度策划盘点了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8大悲剧现象,也在这一年到头之际总结展望,除了票房,我们或许还有更多值得去关注和思考的电影本真。 

①  票房造假频打脸

为了数字好看,总要不择手段

每当一部电影在首映时放出豪言要拿下十几二十亿的票房时,网友们就心照不宣地笑了——大伙儿都知道,为了票房好看,他们总会不择手段。偷票房,早已成了票房野心家们谙熟于心的行业潜规则,不偷个票房,好意思说自己是搞电影的?

今年,在自我发力及宏观保护政策的双重作用力下,国产片票房全面爆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部动画电影竟然破天荒拿下9.6亿票房,《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澳门风云2》单是10亿级别的国产片就达5部,其中《捉妖记》更以24.3亿的成绩,成为首个问鼎中国票房冠军的国产电影。这本来是让中国电影长脸的鸡血时刻,但却在最后关头不争气地泄了底——多部影片涉嫌偷票房。

《捉妖记》和《港囧》都陷入制造“幽灵场”“偷票房”的传闻窘境,中枪的还有《大圣归来》以及主旋律影片《百团大战》,看起来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背后依然是乱象频现。偷漏瞒报票房、利用“塞红包”和“高返点”来多排场次...或许票房野心家们也在定期召开选题会来研发偷票房的新花招,今年,“幽灵场”在暗夜中成为中国电影人造假的新生力军。

涉嫌“幽灵场”的影片一般选择影院非营业的清晨或午夜,几十分钟安排一场假放映,将其在“账面”上变为“爆满场”,或者片方和发行方在黄金时间自掏腰包制造上座率高的假象,目的只有一个,在短时间内冲高票房,刺激跟风观众,制造火爆、大卖的假象,以提高首映周及后续的排片率,也以这种不正规的手段变相挤压了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

据业内人士统计,过去几年,全国电影全票的10%以上都被“偷”走了,而2015年被“偷”的票房竟高达45亿元, 其中,很多所谓的“热门国产片”,最终都“名不副实”。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过快,野蛮生长,规则缺失,票房被偷,受伤的不仅是国家税收和电影专项资金,更是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影局方面已经针对偷漏瞒报票房现象做出行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表示,官方出台法律法规欲规范市场,给予影院处罚,严重至吊销营业许可证,院线方也将承担连带责任,此外,票务软件产品也得到技术监管。

只有对不平等的竞争和市场行为进行管控,才能让更多的好电影在品质保证的情况下,有更好的票房成绩。否则在这种处处陷阱满是猫腻的环境下,电影们还在为你赚得多还是我赚得多打嘴仗,也只能让人默然呵呵了。

②  热炒IP懒冒险

网络小说流行金曲热门短语都有“钱力”

在以前,说IP这个词,人多半当你是技术宅,而在如今的电影圈,假如你还不知道IP是什么,只会被人说你瞎。中国电影人对IP的迷恋已经登峰造极,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的各大论坛上,IP这个词的存在感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人人趋之若鹜。

近年来,IP改编电影在国内愈演愈烈,据统计,从2014年开始,关注度颇高的电影中有三分之一是IP电影,发展到2015年就已经上涨到35%,而IP电影的“价值”也在得到不断变现,在2015年,《寻龙诀》、《煎饼侠》、《狼图腾》、《夏洛特烦恼》等IP改编的电影占据了国产电影大半壁票房江山。

与此相对的是,在2015年所有IP电影里,电影评分为7分以上的只占所有IP电影的20%,5分以下的则有48%。口碑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尤以《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小时代4》等电影差评为甚。它们虽然票房高,观众却对其品质不买账。

IP电影虽然是现在票房的保障,但实际观影感受却让人无法恭维。但IP热的出现,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影视圈原有的创作模式,原本被视为非主流的网络作家,逐渐成为拥有话语权的主导者,比如2015年11月,一场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IP为王,不再请专业编剧”的言论就引发了一场关于原创和资本的大论战,也让人看到跨界电影人们对于原创力的漠视和对IP的盲目迷信。

更让人觉得悲剧的是,追逐IP的热潮还将持续很久,从2015年底各大电影公司发布的2016新片片单,以及广电总局剧本立项来看,中国网络文学仍被不断消费,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诸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生有你》等更是摇身一变升级电影,就连网络流行短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立项拍电影,中国电影人的触手还越深越远,他们开始用拿来主义的精神染指欧美经典电影IP,日韩口碑影视剧IP,IP成了他们眼里横行中国电影市场万试万灵的宝器。连躺尸多年的情怀IP也在劫难逃,《西游记》被不断改编,《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古惑仔》,纷纷再被“挖坟”,也让人不禁感慨,原来所谓经典,就是被用来不断糟蹋的。

IP影片似乎已经成了票房保证,一部剧集火了,一档综艺火了,立马就能成为大IP,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将拍大电影,综艺大电影虽然热度已过,中国电影人却还不罢手,《何以笙箫默》IP还造成光线和乐视两家争抢版权纠纷。一部《夏洛特烦恼》火了,一部《分手大师》卖了,让话剧人也看到电影市场的赚钱快,开心麻花舞台剧纷纷改编电影上马。

中国电影人如今爆发出一股子热炒依赖IP的“魔性”,在资本裹挟之下,原创能力缺失、急功近利,即便是成功的IP运作并不能掩饰影视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的现实。而影视作品除了带给观众娱乐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担当。

③  盗摄传播成灾难

造成上亿票房损失 从业人士反成盗版源头

《港囧》、《九层妖塔》、《夏洛特烦恼》等几部影片,在2015年国庆档内吸金超过18亿元,几乎是2014年国庆档10亿容量的两倍,也超过了往年春节档7天17亿的纪录。但在这几部影片催热票房的同时,网络盗版也迅速火热传播。

比如《港囧》上映不到几天,网络上就出现了正被大量转发的高清版本,导演徐峥在朋友圈发文控诉:“从昨天起《港囧》在网上盗版出现有规模有组织的投放,到现在已经猖獗的不行了,很多贴吧给的链接还有网盘都能直接看,便捷到手机端可以随便点开看全片。”他还痛心的表示:“义正言辞的话不想多说了,这是行业的灾难。”出品方光线影业总裁王长田更直接表示,盗版对《港囧》形成上亿元损失。

更令人惊诧的是,涉嫌《港囧》盗版传播的竟然是来自于同档期《九层妖塔》的出品方乐视影业员工,虽然“主动出击”,但面对盗版猖獗,《九层妖塔》也未能幸免。《九层妖塔》在点映会完毕后,盗版影片链接也迅速出现在网络上,据了解,影片正式上映后,一些影视网站甚至提供了2D明晰版的影片。电影导演陆川在承受媒体采访时隐晦表示,在网络传播的高清版,像是在母版上盗录的,言下之意,是影院方等业内人士所为,他通过媒体向观众呼吁,希望大家共同抵制盗版。

《港囧》、《九层妖塔》等多部影片遭逢盗版,表明了目前对于影片版权保护手法仍然不强,甚至一些本应保护电影版权的行业内人士反而成了盗版的源头。2015年12月21日,电影局发布通报,点名提及了五起盗录事件,针对电影被盗录并通过网络流传的侵权行为,广电总局电影局也颁发告诉,表示要对盗录行为的影院做出暂停或吊销答应证的解决,同时重申,盗录影片及合法流传盗版节目是触犯《刑法》和《著述权法》的重大犯罪行为。毕竟,盗版行为带来的最间接的恶果,是对电影创作者踊跃性的打击,是创作上的巨大伤害。

④  版权纠纷吵翻天

影视公司抢IP 创作者影评人打官司

2015年的电影市场,影视公司之间、创作者和影评人之间“撕”得可谓让人应接不暇,归根结底,都是钱闹的。

热门IP被争抢,光线乐视为《何以笙箫默》撕,乐视买了顾漫《何以》电影版权却一直没有拍摄,合约即将期满,顾漫也无续约之意。之后顾将电影版权卖给了光线,光线正合法享有《何以》的电影版权将拍摄电影,而乐视也不甘示弱,凭借其合法持有的《摄制电影许可证》进行电影的拍摄。说穿了,乐视在合约马上到期时,抢先备案取得摄制许可证的做法确实不太厚道。顾漫与乐视的冲突就是影视作品拍摄制作的不确定性、长期性与版权续约条款的简单性、空白性产生了矛盾。最终,乐视版《何以》卖了3.5亿票房,而光线版《何以》被抢了先,如今迟迟不见启动。

另外,今年贺岁档上映的《寻龙诀》和国庆档上映的《九层妖塔》全都改编自同一本小说《鬼吹灯》。这部小说是当今网络小说的巅峰代表之作,出自天下霸唱之手。但也正因为热门,这本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也几次陷入纠纷。

前不久,天下霸唱就曾在微博发布声明,强调自己从未参与过电影《九层妖塔》的任何创作环节,要求相关网站更正信息。随后,他更以“侵犯作者署名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为由,将导演陆川及出品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人民币100万。

据天下霸唱的律师王韵介绍,《九层妖塔》的电影和海报中仅标注了“根据《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改编”,但均没有为天下霸唱署名,是“署名权”侵权行为所在;影片除了人名源自原著外,情节、人设、背景均与原著相差甚远,超出了“必要的改动”的范围,被认为是侵犯了天下霸唱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此外,“影片改编出来后,有些霸唱的书迷批评他,也影响到了霸唱的声誉”。

票房破13亿元的国产电影《夏洛特烦恼》成为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在票房飘红的同时,也有影评人指出,《夏洛特烦恼》涉嫌抄袭美国电影《佩姬苏要出嫁》,影片中的几首音乐也涉嫌侵犯词曲作者的相关权益。《夏洛》版权方发声明,表示影片不存在这些版权问题,甚至与影评人打起了官司,索赔210万。

最离谱要属国产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打起了擦边球,山寨皮克斯经典动画《汽车总动员》,low出新境界,该片导演面对指摘却拒而不认,也是醉人。

随着国产IP迅速升温,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影视作品是否涉及抄袭的讨论也将愈演愈烈,如果没有更清晰的法律来进行保护,这样的悲剧还会一再重演。

⑤  跨界凶猛为捞金

小米聚美B站成立影业 更多演员演不优也导

虽说“电影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面对高额投资回报,依然有无数“外行”想要在电影市场里捞几票。从前是搞房地产的土豪们,如今是互联网、出版圈、时尚界纷纷插足电影圈。

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各大论坛上,人人都在高谈阔论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于冬早前一句:电影圈早晚要给BAT打工,也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变现,腾讯成立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阿里影业、百度糯米在电影市场不同端口闹得风生水起。日前小米影业也随着黎万强的回归而开始发力,同时就连做弹幕视频的B站和做电商的聚美优品等都也宣布成立影视公司。

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布局娱乐圈正在改变中国传统影视业的结构。众筹、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商业模式与电影产业嫁接,重塑了电影产业链,另一方面,产业高歌猛进之时,电影这一文化产品的内涵也逐渐流失,因为中国的电影不缺钱,但缺的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跨界”这个词对于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更像一个苍白的理念,而不代表一种真实的成功,资本进入专业市场后,以“谋利”为最终目的,造成作品的“产品化”倾向,虽然电影的生产数量不断创新高,但是质量没有同比例增长,反而出现了艺术性削弱的现象。所以,今年很多国产片的票房虽然不错,但是口碑分化明显,其风格低俗、剧情拙劣成为观众的吐槽点。”

此外,继之前的赵薇、徐峥、邓超、韩寒、郭敬明跨界做导演之后,2015年的电影市场,出现了更多跨界新导演,主持人何炅、演员苏有朋、作家落落和张嘉佳,而钟汉良,王学圻、黎明、姜武也被纷纷曝出拍摄新片转型做导演。

演员或知名作家自带粉丝出场,这本就是资本青睐的原始积累,也对应上目前中国电影的主力年轻观影人群,但是,虽然这样可以讨巧年轻人,降低风险,却造成了影片题材的同质化,故事内容也偏于碎片化,甚至被人诟病毫无电影语言,MV、PPT式电影更是愈演愈烈。老话说,演而优则导,但我们电影市场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演员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却到别人的锅里瞎凑热闹。

⑥  粉丝越界成常态

盖过电影存在感 大导演也需小鲜肉

2015年火了一波所谓的“小鲜肉”,吴亦凡、鹿晗、黄子韬、井柏然、李易峰、杨洋、张艺兴...他们粉丝众多声势浩大,在粉丝经济不断发酵的当下,在资本的视界里,得小鲜肉者得天下已经成为一条铁律,《老炮儿》《美人鱼》《西游伏妖篇》,即便是大导演大制作,也要来几枚小鲜肉傍身,以向年轻观众群示好。

粉丝的盲目也令人惊叹,比如今年暑期档,《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都是有小鲜肉加盟的青春粉丝片,两部影片票房分别是4.9亿和3.8亿,《小时代4》在时光网的打分仅为3.3分,《栀子花开》也仅为4.3分,远低于及格分数,虽然口碑极烂,却垄断了市场。

《小时代4》中的男女主角依旧披金戴银,四姐妹依旧互“撕”,最后集体死掉,剧情大洒狗血,何老师的《栀子花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粉丝却并不在意这些,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偶像,面对质疑他们的统一口径也都是:你们造我的偶像有多努力吗?!也难怪冯小刚导演的神吐槽,“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有一堆糊涂蛋,在拍一堆糊里糊涂的电影,给一群糊里糊涂的观众在看。”

小鲜肉带来关注度的同时,麻烦事儿也不少,据业内人士透露,小鲜肉们的排场和互相竞争比一线大牌还激烈,当然,这其中他们的粉丝更是存在感极强。明星、粉丝,两者一直如影随形。人们熟悉粉丝追星的疯狂,却不知如今“小鲜肉”们的粉丝已“升级换代”,他们能团队化作战为明星发布会造势,也能反客为主替明星做事业规划。就连明星经纪宣传团队的工作状况,也在他们的严密“监控”范围内,稍有不慎,分分钟就被指责。粉丝“开除”经纪人的奇闻,如今已不是新鲜事。

电影版《盗墓笔记》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杀青。在发布会前三天,主演井柏然和鹿晗爆发排名先后之争,这场偶像明星的排名之争,瞬间逆转成了明星粉丝和经纪团队之间的掐架。几乎每次粉丝与经纪团队交手,都变成了经纪团队方面的妥协和退让。而涉身其中的偶像明星们,也几乎从来一言不发,保持沉默态度。媒体记者写稿时,不敢在稿件中对小鲜肉们颇有微辞,也不敢署名,据业内资深娱记透露,很多粉丝甚至会进行人肉搜索,骚扰记者。而电影本身的存在感早已经完全被盖过。

这两年“小鲜肉”偶像几乎是在粉丝的力捧之下,才进入主流媒体及影视圈的视野中,偶像与粉丝的关系几乎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粉丝群体的“越界”,但小鲜肉毕竟初出茅庐,如果想要长久在电影圈立足成为演技担当,还是应当踏实认真,毕竟,粉丝热捧,都是虚火。

⑦   严肃电影生存难

年代片纷纷扑街 看不懂就是烂片

2015年底,不少业界媒体都在盘点年度十佳影片。令人吃惊的是,今年上映的高口碑影片,大多数在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好票房,叫好而不叫座。比如《刺客聂隐娘》《山河故人》《师父》《一个勺子》《闯入者》等艺术佳片,没有一部票房破亿。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今年3月份,《闯入者》《念念》上映时,不仅排片场次少,还基本安排在早上和午夜凌晨的最差时段。为此,王小帅导演发公开信吐槽:“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他发个微博求观众挺他,还遭遇矫情的骂名,这位第六代导演有些懵,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更被吐槽看不懂,形成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两派骂战。

随着三四线城市电影院不断崛起,电影早已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消费,而是普罗大众的娱乐,参差不齐的观影人群和素质,人人都有权评论电影的当下,甭管你艺术不艺术,看不开心了我就能骂。观众走进影院不是为了得到心灵洗礼,也不是获得高尚的精神追求,有时候就是饭后消遣,有时候就是为了屏摄发个朋友圈增加个谈资,看不懂?以前是觉得自己没文化,赶紧回家学习去,如今,我看不懂,那是你有问题。严肃电影或者说稍微有些思考的电影都是门槛,这也可见为何以屎尿屁横行的王晶用90年代的老梗如今照样能赚个十几二十亿。

此外,就在《寻龙诀》和《捉妖记》这样的华语大片被捧上国产片工业标杆的神坛时,另一个维度的华语大片却纷纷触礁,《三城记》、《太平轮》以大投资大导演大明星换来的却是观众的不买账,影片虽然口碑参差,但对比起堕胎青春片和错别字三部曲的大卖,《三城记》和《太平轮》或许只不过是老旧而不合时宜。

单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都跟风去投资泛滥的喜剧、青春、综艺节目大电影......难免会让中国电影市场类型越来越狭窄,冯小刚就说过,这会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电影。不过,最近贺岁档冯小刚导演奉献高规格演技的《老炮儿》票房近9亿,不知道这一现象有没有为严肃电影拉回一点票?

⑧  电影内涵现三观

成年人钟情直男癌 年轻人要撕要死要堕胎

今天暑期档聊电影,最有存在感的词非“三观”莫属。中国观众也从未如此热衷于谈论一部电影的价值观。票房黑马《夏洛特烦恼》凭借口碑和合家欢的应节气氛,实现了票房、排片双逆袭,但影片也惹来价值观方面的质疑。

不少影评人认为,《夏洛特烦恼》透着中年衰男的意淫梦。著名台湾电影人焦雄屏更认为《夏洛特烦恼》是把电影当短剧在拍,是导演对电影艺术、电影美学的不尊重,在“娱乐无罪”的幌子下,掩盖了不正确的价值判断,这足以洗脑。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相对稳固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这个社会是幼稚浮躁的。难道泱泱大国培养出来的电影人才,都要朝钱看吗?那文化的地位在哪里?

遭遇如此口诛笔伐的还有《港囧》,它和《夏洛特烦恼》不偏不倚“被撞了题材”,有观众举例指出,两部电影实质讲的都是一件事:已婚男子念念不忘梦中情人,最终却为结发妻子感动,夫妻大团圆收场。两者都被观众指摘是“直男癌”电影。两者矛盾冲突的引发与解决都是基于大男子主义的视角,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并不追求现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即便是表现强势,但她们仍在内心里秉持着“嫁鸡随鸡”的原则。

“直男癌”思维还蔓延在其他电影中,比如《剩者为王》《杜拉拉升职记》,它们让你看到,但凡走进中国电影院,以单身女子为主题的电影一定会通体给你浇一盆冷水,暗示你什么才是大龄单身女生活在中国的苦逼真相和下场。有观众甚至吐槽说,这些电影仿佛就在告诉你:别闹了,赶紧找个男的就嫁了吧。

成年人的世界乱如麻,你以为年轻人的天地就山明水秀吗?暑期档的青春片让孩子们的世界都“坍塌”了,《小时代4》、《栀子花开》、《左耳》的年轻人们整天忙于堕胎、车祸、出国、抢男人、打耳光、互撕轮番上演,青春片里洒满了狗血戏码,这些故事被美其名曰“残酷青春”,以至于一度有这样的段子: 你的青春年代堕过胎吗?出过国吗?有朋友死了吗?互扇过耳光吗?啊,都没有,那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

也难怪台湾青春片《我的少女时代》在陆公映时,打出的口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我们不撕不死不堕胎”,对岸的青春片选择放大青春的美感和纯度,让每个平凡人都能在其中找自己。因为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消遣,它也曾承载文化价值和内涵,总不能票房一路昂扬,却留下一地破碎的价值观。那对中国电影来说,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邓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