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战略反思和路径选择

立足本土不断培养人才 政府推广与市场自主相结合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由于现存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困境,不能再拘泥于过于个人化的表达、不能再刻意坚守所谓的“民族主义”。

《三打》春节期间走进全球十多个国家的50余城市

原文刊载于《当代电影》杂志

中国电影要想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建树,必须牢牢夯实本土的基石,不断培养人才,开拓新的表达方式,并积极探索政府推广与市场自主相结合的、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途径。

立足本土

当下的全球化与后现代化过程互相交织。

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反对“宏大叙事”、解构基础,消解了所谓的等级制度和人为界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模糊了民族和国家概念。

这一过程为文化全球化铺平了道路,为消费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母体,消费文化在全球风起云涌,被认为集艺术之大成者的电影也无可避免的成为绝佳的消费品。

后现代主义解构宏大叙事,实际上建构了新的宏大叙事,好莱坞大片正是这一现象的真实缩影。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实际上建构了新的中心,只是这个中心更潜形匿迹,更无处不在。

好莱坞正是这一特征的完美体现:从地理上来说,好莱坞位于美国,但实际上,好莱坞位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它作为一个符号,不仅挂在电影院里,更俯身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不仅为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的障碍,也为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形式。

然而,全球化虽然是美国为主导,但打开的大门是面向世界的,所有观众的口味都在后现代社会、在消费社会里被重新建构,旧有的、民族的传统所形成的藩篱正逐渐被打破,这正是中国电影积极走出国门,去产生广泛影响的绝佳时机。

谁掌握了当下,谁就掌握未来;谁看到了未来,谁就掌握了当下。

类型积累

电影要想具备世界影响力,首先需要国内市场的稳固,没有本土的坚强后盾,“走出去”不过是空中楼阁。

好莱坞的全球扩张正是建立在本土市场坚挺的基础之上,而一度引领世界潮流的意大利、法国电影为何已经喑哑无声,这与其本土市场的低迷密不可分。

中国电影要想真正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必须在国内牢牢站稳脚跟,必须不断开拓创新类型,抛开“作者化”还是“娱乐化”的无谓之争,真正了解观众的口味与选择,与国内的观众建立更加密切的血肉联系。

虽然目前中国电影已经琳琅满目,但是类型相对比较单薄,单纯爱情、喜剧类型的作品尚不足以继续支撑日益扩大的电影市场,更不能满足各层次、各年龄观众的需求;高新技术格式的影片还处在萌发阶段,不能成为进军海外的脊梁。

而未来要发展的重点,恰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所言,“中国电影要形成重工业产品推进,轻工业产品跟进,大剧情影片镶嵌在中间的格局,这样作为产品体系才是相对科学的,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新力量给予足够的鼓励,尽量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推动他们成长。” 

人才培养

无论电影是作品还是产品,都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所有电影作品背后,都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创作者,而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电影未来。

中国电影在不断追求电影作品格局多样化的同时,更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和与国际接轨。在尊重既有的电影创作人员的同时,更要不断的培养新的电影人才,培养更多的更具国际化眼光和本土化表达的电影人才。

新力量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是闭门造车,而更多要向世界靠拢、特别是与美国接轨。

从2013年开始,电影主管部门就与美国电影协会进行合作,发起了“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活动,每年选派5位深具潜力的青年导演,前往派拉蒙进行培训,已经连续举办了三期。这一计划先后培养了陈思诚、路阳、乌尔善、徐峥、韩延等年轻电影人,而他们已经成长为当前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

此外,2015年,电影主管部门同美国电影家协会、迪斯尼达成协议,派出田晓鹏、刘福源、卢恒宇、周洁等动画导演前往美国迪士尼动画工作室进行学习、充分借鉴好莱坞的动画优势,而与其他好莱坞大公司的交流合作也正在不断推进之中。

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成长起来的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表达的电影人,必将成为今后中国电影不断发展壮大、阔步世界的重要力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政府、学界还是业界,新力量的培养都将是中国电影实现跨越的重中之重,而百年树人的理念终将在未来见到成效。

“去中国化”

面对全球化,中国电影并非一定是缺乏竞争力,而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表达手段,缺乏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紧密的结合的方式,缺乏像好莱坞世界通吃的胃口。但在文化模糊与重构的当下,中国电影在借鉴好莱坞的同时,更要走出自己的表达之路——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化”与“去中国化”。

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住本土化的表达,通过“中国化”来重建世界秩序。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文明自然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但短时间不可能消亡,会不断的挣扎、碰撞与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强势的文化会脱颖而出,文明的格局将会重写。

对于我们有着悠久文明的中国而言,应该相信中国的文化,相信中国的感情表达。中国电影必须立足本土,表现中国人民独特的情感诉求与生活风貌,一方面牢牢掌控本土观众,另一方面又提出全新的视角,参与到重新建构世界文化版图之中。

而近两年中国电影的蓬勃兴起,正是得力于中国电影的立足本土、贴近观众的表达,在压制住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的同时,又为自己赢得了世界的目光。

另一方面,面对后现代社会的困境,通过“去中国化”来实现文化霸权下的求同。

无法回避的是,目前全球的主流价值已经被西方垄断,西方的文化霸权已经笼罩世界,东方的价值体系尚在苦苦挣扎。如果单纯的坚持本土、坚持民族,并不能在世界上走的太远。

当前环境下,需要在电影中要充分考虑到娱乐化与通俗化的表达,以人性、忠诚、正义等主题来取代权谋、霸业、纲常,以多元而简单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世界的目光。要充分借鉴好莱坞的表达方式,来包装中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

十多年前的《卧虎藏龙》,正是以西方的方式来讲述东方,通过表达个体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将浸淫其中的东方文化更多通过西方的视角传达,获得了东西方的一致好评。

而2014年的《一代宗师》同样将浩瀚的历史画卷通过个体委婉而细致的表述,表现了大时代之中的艰难抉择,也得到了北美观众的认可。

这两年在国外表现优异的影片,如《滚蛋吧!肿瘤君》《钟馗伏魔》,更是以中国人的情感为基础、以更国际化的语言为表达,这为今后的中国电影发展开辟了一条带有示范色彩的崭新道路。

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模式和评判标准的重建,而更为广阔、更为宽容的多元化空间则为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由于现存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困境,不能再拘泥于过于个人化的表达、不能再刻意坚守所谓的“民族主义”。

当然,不能要求每部影片都成为东西方结合、通俗晓畅、全球化表达的典范,但是,在表达方式方面,的确不能假借文艺来掩饰技穷,不能拘于一隅来看世界,不能坐视传统的偏见成为时代的偏见。

“普天同映”

要真正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必须采用全球通行的法则:那就是要尊重市场逻辑和企业主体地位,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的问题。  

2016年,面向全球的“普天同映”计划拉开了序幕,该计划是由政府倡导推动,整合社会资源和资本力量,由CMC(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海外主流院线制订长期放映战略合作机制:

从2016年春节大年初一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十几个国家50余个城市同步上映国产贺岁大片,影片放映以华人聚集区为突破口,逐渐带动外国观众聚焦中国电影。

目前,计划以每年放映不低于20部的国内同步上映影片为目标,并逐步扩大放映数量,在不长的时间内,争取覆盖更多国家和城市,为中国电影开拓出一条符合国际电影市场规律、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富有实效的“走出去”之路。

虽然这一过程充满变数,而且是以华人为观影主体,但我们更应看到文化的渗透效应和社交效果,要充分相信中国电影的吸收力与包容力,要找到中国电影在海外观众中的位置并作出适当的改善,更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判断、影响和适应海外观众的口味。

在推进市场化过程,计划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 “CMC”所代表的资本力量和作为跨国公司的主体的意义尤为深远。

全球化对中国电影构成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难逢的机会,好莱坞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世界留给中国的,是一片浩瀚的蓝海。

纵然各国的电影不会万马齐喑,但未来世界的电影版图,终将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楚汉天下。而中国电影要想在好莱坞的天罗地网之下杀出一条血路,首先必须全面依托广袤的本土市场,拥抱血肉相连的忠实观众,时刻革故鼎新表达手段,不断维护市场发展轨迹的并适度调弦更张。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