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三部贺岁大片均出自香港导演之手
2016年的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七天狂刷30亿(除夕到初六),《美人鱼》、《澳门风云3》、《三打白骨精》三部影片以碾压之势上映,截至今晨,三部影片统统过10亿,排名第一的《美人鱼》甚至突破28亿,本周将跨过30亿门槛,引领中国电影单片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影片的导演周星驰、王晶、郑保瑞全部都来自于香港,演员也不乏周润发、刘嘉玲、刘德华、郭富城等香港老牌影星。
为何会出现香港老牌电影人内地集体贺岁的现象?是巧合还是必然?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来听听业内人士的分析。
巧合中有必然
他们吃透了内地市场
韩浩月 时评人
香港老牌电影人集体贺岁,是一种巧合,但巧合当中有一些必然的东西在。跟香港电影人的特质有很大关系。
今年,中国内地春节档香港导演起了主导作用,是和内地的电影创作者撤出春节档有关系,以前春节档都是内地大导演在出作品,近几年,大导演逐渐退出贺岁和春节档,新兴导演也在春节档没新作品。
大家都知道春节档赚钱,为什么还没有作品?原因有二,一是创作上还是有局限性,没有足够的信心拿出令他们满意的作品。二是对春节档没有系统的认识,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春节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收获口碑和票房双赢,对此,内地导演缺乏系统认识。
与内地导演截然不同,香港导演非常擅长贺岁。早在冯小刚贺岁电影之前,香港就有了贺岁片电影,而香港导演对于节庆期间的合家欢电影的创作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实际上香港导演北上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有点水土不服,既创作不出纯港味的作品,又没办法创作出内地观众喜欢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了一段时间不伦不类的作品。
到了近几年的春节档,香港导演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内地市场的适应,揣摩透了内地观众的口味。香港导演不再坚持香港电影鲜明的符号化特征,开始注重和内地全方位地融合。
可以说香港电影人的适应性非常强,他们更多的是把电影看做是一个商品,只要观众喜欢就行,创作出爆米花电影也没关系。
而内地电影人的创作心态则跟香港人有很大不同,内地影人对电影是复杂的、有情结的,他们希望创作出来的作品加入个人思考,要追求一些深度,不喜欢重复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住了他们,不敢放开手脚来做商业上的考量。
内地电影人的合作密切程度也不如香港快,香港影人搭班子很快,内地却需要经过层层考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创作的速度。
老面孔是无奈
他们面临着后继无人
蒋勇 电影市场观察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称霸香港影坛,整个九十年代,香港本土贺岁档一直被他们三分天下。纵观近几年,内地贺岁和春节档的情况,这三位香港影人也基本是轮流坐庄。2010年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让电影人关注到了春节档这个被忽视已久的档期。成龙、周润发几乎年年都出现在贺岁和春节期间。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香港电影人更适应贺岁和春节档的合家欢氛围,他们此前曾创作过很多嬉笑打闹的影片,他们对于观众在这个档期心态的拿捏以及娱乐性的把握能力都非常适应春节档的环境,而且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称霸春节档的原因。
而其实这背后也暴露了香港电影人后继无人的弊端。从今年春节档老牌香港明星扎堆的现象可以看出,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演员,无论是周润发,还是周星驰,抑或是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都是这个年龄段的,而新人缺席是一个明显的现象。
无论从电影类型还是电影人的角度,吃老本赚钱的现象都是非常明显的。《澳门风云3》集结了一帮老牌电影明星,玩的也是香港电影的老梗,用意很明显,就是在消费内地电影观众的情怀,而一旦这种情怀被消费殆尽,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的优势就会逐渐淡下去。
风光里藏危机
他们失去了创新精神
燕山刀客 影评人
2016的春节档三位导演的表现,既令很多看片不多的观众佩服,也让所有热爱港片的影迷开心,无疑也为香港电影人树立了信心,让他们看到了在大陆发展的希望。但表面的风光,却掩盖不了越来越明显的深层危机。当浮华散尽之时,也许到来的就是穷途末路。
首先,面对强大的资本,香港电影人进一步处于弱势。
上一个猴年(2004年),CEPA生效,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甫时大陆全年票房仅15亿,相当于《美人鱼》七天的票房。如今,大陆市场扩张到了四五百亿,势必引发更多资本进场逐利。事实上,震荡与洗牌早已经开始,无论百度、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亨,还是万达、恒大一类的地产巨头都杀了进来,他们的资金实力远胜华谊、博纳等资深民营片商,众多中小公司如何生存将是个严峻的挑战。
而对北上的香港导演与艺人来说,他们在与资本的博弈中毫无疑问要处于下风,不得不做出相当程度的改变与牺牲,这样的让步,很多时候当然要牺牲电影的品质,以及港片的应有气质。吴宇森屈服于出品方的压力,将《太平轮》拆成上下部,结果自己却背上了重重骂名,王晶在《澳门风云3》中狂刷老脸,也未必是他本人的真实意图。
其次,老人担纲,新一代想出头难于登天。
上上个猴年(1992年),香港影坛确立了“双周一成”的霸主地位,24年之后,三人居然依旧是整个中国最有票号召力的明星。与此同时,80后的香港演员受到了全面压制,谢霆锋、余文乐已近四十却难挑大梁,90后处境更加困难,远远无法与人气炸天的吴亦凡、李易峰相比。资方为了票房的稳妥,根本不愿意起用年轻演员,以至于60后香港男星在今天还占主导地位,等他们全面退休之后,能让大陆观众记住的新一代港星,还能剩下多少?香港没有了自己的顶尖明星,港片气质还能存在吗?女星就更不用说,过去十多年,香港金像奖影后几乎让大陆垄断,“霞玉芳红”的时代自然一去不复返,连第二个张柏芝也无法出现了。
最后,稳字当头,香港电影人的活力与创新精神进一步丧失。
王晶拍《大上海》《金钱帝国》观众不爱看,那还不如拼凑《澳门风云》三部曲,囤一众明星,抄一堆老梗,再加点接地气的大陆笑话,照样能让观众笑个不停,《美人鱼》相比周星驰巅峰时期的作品,当然也是差得很远。而一直渴望有突破与创新的郑保瑞,花大钱做出来的特效,观众却并不怎么买账。还有多少人乐意花大钱做不讨巧之事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能够书写东方好莱坞传奇,自然得益于优秀的导演和明星大批涌现,但最重要的,无疑是从业者对于创新与突破的无限追求。而一味求稳,囤IP砸明星拼营销,必然会大大扼杀电影人的创意。当香港电影人自身的优势无从发挥,拼资金拼人脉又不如大陆同行时,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更大、更深层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