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对话电影局局长张宏森:醒目的中国电影产业景观何以塑成?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传媒与艺术领域引人瞩目的重要景观;2015年,以票房突破400亿为标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本文系《现代传播》2016年年度对话《中国电影:从数字走向诗》之一,全文详见《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传媒与艺术领域引人瞩目的重要景观;2015年,以票房突破400亿为标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本刊“年度对话”首次专门聚焦电影,就电影立法、电影政策、电影产业、电影创作与传播、电影人才、电影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交流探究。

对话时间:

2015年12月25日16:00—20:00

对话地点: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对话者:

张宏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胡智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整理者:

刘俊  中国传媒大学助理研究员、《现代传播》责任编辑

中国电影产业近年来发展引人注目,电影产业的井喷成为本次对话所有话题的基础。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全年票房最终高达440.69亿元,而12年前的2003年,中国全年的电影票房只有10亿元人民币。与票房突破相关联的,是电影产业链的不断构建、电影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影观众观影欲求的不断聚集、电影作品国际传播的不断探索。同时,电影产业的进步,更对电影、产业之外的国家、社会层面有多维度的影响。不过,面对发展的盛局,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电影产业发展才刚刚从起点出发,我们在电影工业基础、电影全产业链、电影人才储备与电影海外传播等诸多相关联的方面,还存在着显要的短板。

一、全年票房从10亿(2003年)走向440亿(2015年)的中国电影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2015年的中国电影票房目前已达到400多亿,我们对话的今天这个数字现在还在继续上升中。国内外舆论都在热切关注着中国电影气势如虹的宏阔产业景观。您怎样看待这个景观,您觉得中国电影产业形成井喷景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宏森(以下简称“张”): 当初提出电影产业概念的时候,中国电影产业实际上正在遭遇凄风苦雨。2003年的中国电影,如果用“产业”目光衡量的话,处在最凋敝的时期。那一年中国电影票房是10亿人民币,包含了8亿多人民币的美国影片的票房,留给中国国产影片票房只有1个多亿人民币。说实话,放到今天来看,10亿人民币总量也好,总量当中的15%左右的一个多亿人民币的国产影片总量也好,这样两个数字,甚至不是凋敝二字所能形容的,这个行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产业与文化传播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没有产业的数字基础,当然没有传播力,以及文化覆盖。

2003年北美电影市场已经发展到了100亿美金,当时美金和人民币汇率是1:8多,所以中国电影和它的距离是1:80。如果说把中国电影票房里的美国影片份额拿掉,这个数字的尴尬更可想而知。数字反映了我们的产业基础相当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影理念处在不确定状态,对电影没有非常清醒和透彻的完整性认识、本质性认识。第二,无法形成中国电影的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包含着创作力和想象力的激发,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框架,以及工业模式之后所应该跟进的高科技的助力。第三,电影市场无法和电影作品实现有效对接。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在2003年只剩下了1800块注册银幕,其中还包括400块银幕实质上已处于非运营状态。面对当时的强势媒体,也就是在电视、录像带、DVD面前,电影迅速被冲垮,观众只能是集中在DVD机、录像机前,在录像厅里保持对电影所谓的“记忆”。第四,优秀中国电影人才始终得不到有效培育和显现。那时第四代导演迅速退出,第五代导演停滞不前,第六代导演未能有效接棒。第五,电影文化建设处在迷茫阶段。我们的学者和理论家把目光集中到了欧美电影研究,尤其是欧洲经典电影研究和欧洲艺术电影。长期以来电影教育形成一个教学模式,大多关注经典电影、大师电影、作者电影,而电影职业化教育严重缺失,职业电影教育的缺憾到目前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电影评论也很凋零,电影文化氛围随之消沉。

以我个人为例,那个时期我还是一名电视剧编剧。当时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剧的黄金时代,电影无为而电视有位,所以电视剧编剧是黄金职业,我绝不“染指”电影创作。电视当时称之为朝阳产业,电影日薄西山。电影文化氛围逼迫创作者逃避这样一个行业,整个产业基础非常脆弱。

电影产业基础几乎是从头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因此就需要多方面社会资源促进,包括思想促进、情感促进、资源促进、政策促进。中国电影当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思想促进和情感促进。我们特别希望全社会能够理解它,对其本质形成共识,别一说到电影,我们就对它的功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从而无法形成共识。

其实在谈论电影的时候,业界、学界,很多人并不太喜欢仅仅用数字来说话。但是我今天想在这里坦诚地跟大家谈一下我的观点:数字背后是作品,作品背后是人才,所有这些的背后我们面对的其实都是观众。观众是什么呢?观众是人心,这是一整套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其实也能用数字勾勒中国电影审美发展的历程图。

从2003年实行电影产业化改革,到2014年底中国电影实现年平均复合增长率36%的增长,非常不易。今天是2015年12月25日,我预计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会达到435亿甚至还会更高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最终为440.69亿——整理者注),如果能够实现,中国电影2015年对2014年的同比增长是47.6%(最终该数值为48.7%——整理者注)。如果我们拿下这个数字,国产电影占到61%以上的份额,国产电影净增长66%以上,比2014年多出了110亿元,国产电影的总体水准将会达到260到270亿。435亿不只是一个钱的概念,435亿意味着2015年中国电影将有12.5亿人次观看电影,接近了中国国民人均一年观看一次电影。

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传播:一是当代传播,二是历史传播。此时此刻的观众观看是当代传播,未来再被多轮开发这是历史传播。没有当代传播的生成很难形成历史性传播。相对于票房,观众人次是我们更加看重的一个指标,票房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增加的人次。观众走进了影院,数字背后是人心所向。

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阶段遇到的共同难题其实都是传播问题,包括此时此刻的欧洲。作为电影发源地的欧洲曾经一度超过好莱坞,但如今,德国电影、法国电影、英国电影市场份额日益缩小,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西班牙电影、意大利电影也都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困扰。这种情况的根本的原因是观众没有聚集到银幕前面,电影和观众关系在疏离。

二、中国电影产业国际贡献的“热”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冷” 

胡: 感谢您对电影产业井喷的辩证解析。中国电影产业目前达到这样的状态,从数量上,比如从票房来看,无疑已经是世界第二,从整体上看这对全球电影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 可能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在产业方面受到全球瞩目是肯定的。因为2014年在全球电影市场的增量中,中国占据了增量的75%,显然成为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引擎;我相信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占据世界电影产业增量的75%以上是肯定的,因为全球电影增量并不好。十年以来,北美电影票房常年稳定在100-110亿的区间内;2015年英国的增量也是极有限度的;法国基本上持平,德国和西班牙持续衰退;亚洲其他国家的电影情况也不好。世界电影力量纷纷希望和中国达成合拍协议,美国六大公司、美国独立公司、欧洲电影界、亚洲其他各国的电影界和中国有着非常频繁的电影交往。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都是非常年轻的电影节,但是可以邀请来大量世界电影佳品、云集多位重量级世界电影人。

但我们始终清醒地意识到,真正赢得世界电影尊重,首先必须对世界电影文化多样性做出独特贡献,我们现在还不能产生出一种更具广谱意义的、让世界各国效仿和学习的榜样文本。第二是中国电影能不能获得中国本土之外的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观众的接纳呢?中国电影还不能进入国外电影主流市场,我们仍然以小的规模、窄的方式在同国外的电影市场对话。如果海外主流观众对中国电影是陌生的,中国在文化上的世界影响力肯定就是受局限的。中国电影目前还处在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自我更新、自我生长的阶段,走向世界的能力还需要逐步培养。

对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我有两个观点:第一,中国电影在本土的做大做强,本身就是走向世界的强大背景和依托。如果按现在的中国平均电影票价,未来一天,有一部中国国产电影达到30亿人民币的票房,则代表有1亿国内人次观看这部电影,那么任何一个海外片商的猎奇心理、趋利心理都会希望破解拥有1亿人次观看的中国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他们会抱着各种逐利或推广目的,把这个片子带到他们的国家进行放映。有1亿人次看这个片子,相当于欧洲多少个国家的人在看这个片子,这是巨大吸引力。

第二,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探索中,所做出的努力和积累的经验,一定也有一部分可以复制到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开拓当中。比如依托互联网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产品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发挥的作用,相信也会在世界电影市场发挥同样的作用。很快我们即将推出中国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取名叫“中国电影,普天同映”计划,从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贺岁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将会在全球50个城市实现同步首发。这50个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呢?是华人聚集区。海外华人华侨有5000万,其中包括3000万的新移民,还有大量的留学生群体。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越做越大,话题性越来越强,现象级的东西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产品的实时、大规模传播,国内的电影焦点对海外华人来说同样是焦点。因此从2015年暑期档开始,我们就加大了试验,发现海外华人对中国电影的需求已成为刚需。今天美国时间是圣诞节,洛杉矶、纽约从昨天到今天,在美国银幕上放映《星球大战》背景之下,《老炮儿》和《寻龙诀》的票也同样销售一空。我们计划让原来的小作坊式的公司升级,让资本进入,CMC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进入这个项目,将会增资托举整个市场,利用海外华人刚性需求,让海外华人带动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形成长效化的机制,一年争取推出不低于20部重点国产影片,力争每周都有中国的影片放映。遇到国产影片热点时海内外同步放映,热点与热点出现空档时把过去几年的热点影片纳进来。我们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一个数据,每一场中国电影的海外放映时会平均有10%的外国观众观看。

胡: 我2015年在波士顿看《刺客聂隐娘》,哈佛大学几个教授和我一块去。我大概看了一下,虽然影院里还是中国人居多,但是老外占比应该是30%以上,体量还是相当大的。

张: 对,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寻找突破口。以海外华人为突破口,带动更多观影者。寻找中国电影海外产业增长点,通过长期运作逐步形成全球院线,逐步形成全球营销网络。今天我们对未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期待感”,有点像2003年对电影产业的“期待感”那样,我们当时想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有10000块银幕——现在早已实现,那时候只有1000块银幕。但是万事总有一个开始。

您刚才说到《刺客聂隐娘》,还有《一代宗师》这样的片子,过去的模式是依托于美国的院线公司发行,我们要看他们的发行节奏,要看他们对利润追逐的欲望,还要看时间空档。因此这次我们是主动出击,到海外租你的院线、租你的时段、租你的影厅,也可以是合作或者承包,在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方式。由我们自己主导,自己发行,自己放映。

当然,只是进入主流市场,也并不代表中国电影的高度。中国电影要获得世界尊重,还是所传达的价值观、文化形态、东方美学能够丰富或改变一个海外观众的美学构想,电影最终征服的是观影人次背后人的艺术想象力,也就是人心。同时,让一部分艺术电影进入一些电影节也是一个策略,我们还会采取其他多样化的策略。

三、电影产业的崛起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对国家与社会的拉动 

胡: 从国内的角度来讲,中国电影崛起的受关注度当然是突破了电影领域自身,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都对中国电影投来一种关注,您怎样评价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在国内所产生的影响?对“十二五”与“十三五”之交的国家战略来说,中国电影产业崛起给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什么?

张: 我觉得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讨论。第一是在文化层面上。中国电影市场这些年的改革,正在引发一个新型的文化消费模式。在多屏时代,大银幕找到了自己立足的独特地位,这是文化层面上非常重要的贡献。让我们更加欣喜的是,中国电影正在争取更多层级的观众进入,年轻的、中年的,互联网的数据说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是21.6岁,这些数据都不真实。观众为什么要到影院看电影呢?这逼迫着我们的电影语言、电影文本和电影戏剧书写都要重新做出思考。观众来得越多,就需要电影的创新度越高,这是一种文化创造与文化消费的对应。

第二是在经济层面上。中国电影正在带动更多的资本力量与业界接轨。比如说金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它只是“审视”电影,绝不动手,甚至连看都不看你一眼。但现在金融界正在和电影业发生密切的联系,比如很多银行终于放开了与电影业的关系。过去认为电影是轻资产的,不像房地产是一个楼有一片地,给你的贷款你还不了,就把楼和地收回来。电影只能给你一个硬盘,这是什么东西呢?我怎么样评估呢?但是现在金融界也意识到版权的价值,意识到版权背后不是用资产轻重来评估的。社会基金也在和电影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基金是资本的另外一个形态,这种形态肯定是要瞄准利益链条。他们无视电影中的失败者,他们总是在这样计算:一个《夏洛特的烦恼》投资只有两三千万,票房是14亿,获利高达几十倍,哪个行业能找到这样一个盈利?当然成功的背后必然也有失败的案例,但对资本来说,他们经常选择性忽视失败者,而是高度关注成功者这个塔尖的。资本和电影业发生重要的关系,使得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电影正在加大其变成增长点的可能性。

不过在这方面,有一个缺憾,也拜托各位学者进行研究。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模型:1美元的电影票房可以拉动12美元的国民经济。而在中国,1块钱人民币的电影票房能拉动多少经济,还没有确切模型。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包括观众观影的周边花费如交通、餐食等花费,更包括比如影院建设、影片拍摄周边(如服装道具)的费用。如果按中国现在有435亿人民币的票房来算,简单按照美国1:12计算的话,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是5000多亿人民币;2014年国民经济是60万亿人民币,以此为比照,电影占了相当于1/120的比例。国民经济当中有大约1%来自于电影,如果简单这样比算,那电影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支柱产业。

我再说就业人口,全国有6500家影院,一个电影院最低来说有20个员工,因为三班倒,可能有30个人,这就是18万就业人口。我们现在应该有1000个左右的摄制组活跃,按照平均每组300个人计算,这就是30万就业人口。中间还有电影宣传、营销和发行,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我们还有252条农村院线和5万支农村放映队。粗略估算,中国电影拉动的就业人口应该相当可观。

一个产业如果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必须越来越高。中国电影实际上和房地产、实体商场的关联度已经很高了,过去是影院追着房地产在走,现在房地产主追着影院在走。过去逛商场的人流是主体,其中分流出一部分去看电影;现在人们是来看电影的,看电影前后才分解人流去逛商场。同时中国IT产业中现在分解出来相当一部分的力量在做中国的电影的CG、特效、后期,在做电影的宣传、营销、在线选座。在淘宝网上,《大圣归来》的小猴子卖了1000万;《捉妖记》的胡巴在淘宝竟然出现了20多个盗版版本,极大拉动了消费。这种关联度未来还有很大空间。

第二个指标是和资本的关系是不是越来越密切。中国文化产业的短板是与资本的关系很疏松。中国电影拍摄经费长期是自筹的模式,而不是用银行、基金、股市的钱来拍电影。中国电影要想更大更强的发展,必须要和资本发生更大的关系。粗略估算,2015年电影和资本发生关系的总量差不多有20亿,其余大部分在自筹,这如何成为支柱产业呢?但如果中国资本市场每年和中国电影发生1000亿的关系,那么资本市场和整个社会都要托举电影市场,想垮都不能垮,电影垮了我银行或者基金就垮了,因此和资本发生关系而产生的强大驱动力会为电影产业保驾护航。

第三个指标是拉动就业,前面也提及过了,如果一个产业凋敝了中国会有500万人没饭吃,您说这件事大不大? 

四、工业基础、产业链、人才培养与海外传播:中国电影产业的短板反思 

胡: 面对电影产业发展的局面,我们成功的地方在哪些方面,我们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和宝贵的经验呢?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呢?从现在的400多亿未来如果成长到1000亿,光靠票房肯定不行,还需要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力。

张: 中国电影目前好的征兆是正在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取世界各国优秀的电影经验,并且立足本土文化,利用有亲和力、接地气的电影产品赢得本土的观众,同时冀望于我们这种东方文化下的中国电影文化实践推向海外,这些都是目前形成的经验。

短板也确实存在很多。第一个短板,是电影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好莱坞六大公司没有一个公司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它们都有大的园区,有非常精准的工业流程,在工业设计方面屡屡创新,科技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反观我们,中影在怀柔的园区起步才几年时间,只有16个棚。而一些欧美的老牌制片厂动辄就是几十个摄影棚,而且摄影棚的设施完整度,比如水下摄影等,都很齐全,框架很大。我们还仅仅在抓创意和版权,然后实现社会化的生产、组合式的生产。世界电影史是被作品改写的。我们很清楚看到《阿凡达》在2009年有力拉动了中国电影市场和世界电影市场。卡梅隆用14年的时间做出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并放置到《阿凡达》中,让中国电影第一次了解什么是IMAX巨幕,什么是真正的3D,什么是真正的大片,什么是创新性现代电影,这为世界电影树立了信心。所以只有头脑风暴而没有工业生产体系是不行的,电影工业革命在今天的世界电影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寻龙诀》《捉妖记》等影片初步形成了相对较好的工业标准。

第二个短板,是中国电影的后期产品开发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好莱坞产品中,有一个完整的电影产业链,票房之后版权有多层次开发:第一是走向海外,第二是走向电视,第三是走向家庭影院、DVD、录像带,第四是形成网络版权,第五是形成漫画图书;同时我们看到环球主题公园、迪士尼主题公园强大延伸了电影产业链。他们在北京通州建环球公园,版权费收入就相当可观!我们试图在中国迪士尼建设当中加一点中国元素,但非常艰难,因为迪士尼版权是一个坚不可摧的体系。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个捉妖记公园、西游记公园,来自于中国电影IP,去和观众产生体验和互动?我们开发不了电影后期产品,原因也在于电影创意系统还不够强大。

第三个短板,是电影人才远远不够,我在后面将详细提到。第四个短板,是没有找到真正走向海外的破解方式。中国是汉语文化,我们走向世界的显性障碍一是汉语,二是语法。外国观众面对外语片,通过字幕看当然不如看他们本语种那么亲切。如果配音配成英语,很多外国人是不喜欢的,比如英国人彻底回避,根本不看配音版。另外就是语法上,怎么样实现更通达地让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外国观众,能明白无误、准确甚至巧妙领会我们的中国文化内核和精髓?我们在语法上或者说得过深,或者说得过白,缺乏有效的让更多人接受的方式。短板很多,我们不能回避。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