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王晶:香港本土电影很难走向国际 与内地合拍是出路

3月14日,著名导演、监制王晶,乐视控股副总裁莫翠天,以及Coproduction Office总经理Philippe共同现身香港国际影视展。

活动现场

3月14日,著名导演、监制王晶,乐视控股副总裁莫翠天,以及Coproduction Office总经理Philippe共同现身香港国际影视展。在“飞跃国际·从地方开始——与监制对话”论坛中,王晶一针见血地指出,香港本土电影很难走向国际,必须要依靠与内地合作。

香港本土电影持续低迷 与内地合拍是港片的出路

内地电影市场目前呈现爆发式发展,去年全国票房已经突破4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7年将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但90年代炙手可热的香港本土电影在近20年却持续萎靡,大批量香港导演选择到内地拍片。

对于香港本土电影是否还有进军全球市场的机会,王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觉得非常困难!”王晶进一步解释道,“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主要是因为背后有台湾市场的支撑,当时台湾需要很多华语电影,但随着台湾电影市场的崩溃,香港电影也得不到更多的投资资金,我都试过用300万去拍一部电影,成本上不去,又如何拍出高质量的电影,又何谈进军国际呢?”

王晶表示,“从2009年开始,内地电影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这对香港电影、内地电影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目前,内地电影的成本可以达到2亿元人民币,已经接近好莱坞B级片的水平,反观香港电影,成本最多也就2000万,制作水平无法保证。”王晶说,“香港本土电影要想走向国际,制作成本不能低于1000美金,但这对香港电影来说,实在太困难,所以我觉得香港与内地进行合拍,然后通过这些合拍片进军国际市场,是一条比较高效的路径。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就是最好的例子。”

借鉴吕克·贝松 英文对白是中国电影走向全球的捷径

同时,王晶指出华语合拍片要想进军北美或者全球主流市场,必须要拍摄英文对白的影片,“我认为华语电影应该采用英文对白+好莱坞大腕+本土明星的模式,这一点可以借鉴吕克·贝松,当然现在,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已经是这种模式了。”王晶说,“未来10年,我们要拍摄英文对白的电影,这样才能令华语电影更快地打入全球市场。另外,北美观众更喜欢中国的功夫片,因此如果能够培养出一些功夫明星,那么会更容易占领北美市场。”

对于与内地合拍的困境,王晶坦言难以规避审查制度,但这绝不是合拍片的障碍,“我2008年就到内地拍片了,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是审查制度越来越开放,而且我发现虽然时代在变化,但当下内地市场电影的口味和90年代的台湾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对我来说,在内地拍合拍片一点难度都没有。”

网剧卖的是创意内容 OTT将影响传统电影 

提及网络大电影和网络剧的发展,王晶认为,网络剧始终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自己也在筹备网络剧,我相信接下来就会有高成本的网络剧和网络电影出现,成本可能会非常接近传统的电影,中国的网络剧也会越来越向美剧靠近。”王晶认为13-16集的网络剧最适合销售到海外,莫翠天也表示认同,“所以我们把80集的《甄嬛传》缩成10集,卖到了美国。”

对于网络剧的核心竞争力,莫翠天认为主要还是看创意,“《太子妃升职记》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大胆创新而最终获得了网友的支持。”莫翠天同时指出,内地的OTT平台很大,甚至可以反过来影响传统电影,未来电影在影院与网络平台播放的窗口期也会越来越短,甚至同步进行。尽管去年《消失的凶手》成为失败案例,但莫翠天认为,只要网络的观众量足够,未来依旧会成为大趋势,甚至在未来,一部电影都不需要再走传统的放映模式。

关键词: 王晶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曼珠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