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陆川对谈TIFF主席:电影节是艺术电影和独立影人的出路

中国导演陆川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主席皮尔斯·韩德林就“中国电影在国内及海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同时解答了媒体针对当下行业热点话题的提问。

4月5日,一场主题为“中国电影行业:现状与挑战”的对话活动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举行。中国导演陆川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主席皮尔斯·韩德林就“中国电影在国内及海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同时解答了媒体针对当下行业热点话题的提问。此外,中影股份总经理江平,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CEO叶宁及导演谢飞等业内人士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陆川对谈TIFF主席:电影节是艺术电影和独立影人的出路

尽管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壮大,票房数字不断飙升,但艺术电影(文艺片)却始终挣扎在生存线之下。对于创作这类题材影视作品的独立电影人来说,世界几大知名电影节就成了他们崭露头角的重要平台。已经拍摄过多部商业片的陆川表示,对于中国的导演来说,眼下大家面对的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但是对于艺术电影的创作者来说,这又是个非常糟糕的环境:“我们对于成功的标准已经很单一了,那就是市场。现在票房逐渐成为了一个唯一的依据,去衡量一部电影好坏。但实际上,艺术片,或者说有良心、有情怀的电影还应该是电影产业中的一部分,应该是有它自己存在的空间。但是在中国,做艺术片的导演越来越少,艺术片生存的唯一的出路可能还是电影节。”

对于陆川的观点,韩德林表示赞同:“我觉得有些电影人的作品现在可能就是为了电影节而存在,或者可以说是因为他们的电影没有别的地方去放映,这种艺术电影现在的生存空间很小,过去有很多专门的艺术电影院去看艺术电影,现在都没了。所以说我们现在的电影节已经变成了一种替代原先艺术电影院的一种发行渠道。”不过同时韩德林也提到,在宣传艺术影片的同时,电影节也还具备着宣传和发掘优秀电影人才的重任:“比方说像陆川、张艺谋、陈凯歌这些电影人,都是通过电影节为人所知。当然他们后来的成就远远超出了电影节的范畴,这就是好的结果。而对于我们来说,就需要去发现下一批的优秀人才。”已经拍摄过多部商业大片的陆川也认可这个说法,他表示,虽然自己还算不上是一个典型的“电影节导演”,但这个特殊的场合的确给一代中国导演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华语片海外之路需文化支撑 

电影基础工业比VR更亟待发展

华语电影如何走向海外已经成了中国电影人老生常谈的话题。陆川直言,与其说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北美市场)做得还不够好,不如说全世界的电影在北美都做的不好。“所以其实中国电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我觉得提出要求这个是好的,证明我们有追求,但如果这样的话我首先在价值观上要让大家能看得懂。飞快的发展中,我们很多观念还没有跟上。再过5年,10年,我们的价值观就可能会跟整个外部世界变得一致。”陆川说,“我们的类型片刚刚开始积累,我觉得中国电影是在一个最好的时候。(不过)现在说已经能够把我们的电影文化向全球分享还为时过早,我们可能在资本上做到了,但是文化上、美学上,在历史的积淀上、好电影的积累上都还没有做到。”接下来,陆川会有两部与海外电影公司合作的作品(《Born in China》和《江城》)陆续推出,他也很期待能够与美国观众分享中国人的电影,去接受“走向海外”的挑战。

最后,有媒体向陆川提到了眼下在海外和国内都非常火爆的VR技术,此前张艺谋等导演也都透露将拍摄VR电影。陆川透露,作为游戏迷的自己早已购置了一套游戏VR装备,对于这项技术也有所了解:“去年10月我在福斯电影公司参观了一个小组,他们做的研究工作让我非常非常吃惊,我看到了他们全套对于VR的运用。尽管福斯是一个电影公司,但他们的VR小组做的研究已经远远跨越了电影的范畴。在中国可能VR还是作为电影的一个手段,而它实际上是对人类认知世界有帮助的。”不过在陆川看来,中国电影目前更需要的是基础工业的支持:“作为电影工作者,我其实更期盼近期这一轮热钱的涌入,还有整个电影市场的蓬勃能够为中国电影积累下一些真正的工业进步,填补一些工业的空白点。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所有的3D摄影机都不是国产的,稍微高精尖一些的电影设备也不是国产的,做到一些特殊的妆化必须要请好莱坞的电影人。最顶级的概念设计,还有科幻也一定是好莱坞的设计师。我觉得现在还不是到VR这样一个级别,我们还有太多基础的、底层的东西需要填补。”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