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是中国电影业催生的最热的类型IP之一,中国的青春电影在过去三年中一路欢歌猛进,热度不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小时代》、《栀子花开》无一不大卖。张嘉佳新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正式开拍,而《谁的青春不迷茫》即将上档,2016年青春片将继续为情怀买单。
另一方面,与迅猛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青春电影在口碑上屡屡挨板砖,在此种类型片中经常出现的堕胎、车祸、情感混乱等情节也被广大观众诟病。最近上映的青春片《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虽规避了以上情节,但“从头打到尾”的打架情节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强烈不满,从目前来看,其票房不尽如人意,上映六天还未突破1亿,与《匆匆那年》上映六天票房即突破3亿已不可同日而语。有业内人士分析,观众已对青春电影产生“审美疲劳”,市场已呈现疲态。国产青春片越拍越离奇,到底是拍谁的青春?为何屡屡在口碑上折戟沉沙?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给出独家解读。
青春片情怀大于剧情
青春是电影永恒的主题。面对中国电影观众年轻化的趋势,不少导演纷纷瞄准了青春电影,或冠以“怀旧”的情怀,或添加“行走的荷尔蒙”,做足卖点,赚足眼球,同时也引来“消费青春”还是“魔幻青春”的争议。
从《致青春》开始,坊间对青春电影就流传一句“神点评”:青春电影有三宝:堕胎、车祸、难到老。这三宝在青春电影中屡见不鲜,一度成为观众吐槽的“重灾区”。《左耳》、《匆匆那年》、《栀子花开》等等青春片中也频频出现相同的路数。
《同桌的你》第一次将热门歌曲改编成为电影,及至《栀子花开》和近日公映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简称《兄弟》),同样是青春电影的典型标本,它们极像一个经过严格公式复制出来的产品。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种题材的电影有意选择了青春片最受欢迎的元素加以拼接,令不少影迷怀抱大学情结去观影。从反馈来看,多数人用“失望”来形容。
正如80后观众马先生评价《兄弟》:“没有堕胎、没有车祸、没有出轨,但凡青春电影触碰过的,导演均选择规避。但为增添电影冲突,‘打架’沦为常态,青春成了打架的代名词。”
青春片发育的四肢不全,头脑简单,原因何在?影评人王平分析说:“从导演、编剧再往前找的话,我们看到找到改编的原著小说。青春小说的盛行为青春电影提供所谓的IP支持。青春小说最大的卖点是‘伤痛’。青春伤痛小说的作者多为80后甚至90后,他们生活在物质和文化逐渐丰富的时代中,获得了大量外部世界的信息,情感与思想比较细腻的同时,也充满着忧愁与焦虑。”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对当下青春电影的形容。这种忧愁多关注于个体情感,而非整体生存状态或者个体与时代的关联。不少观众对青春电影传递的“负能量”敬而远之,进而产生了“到底在拍谁的青春”与“这样下去,就没有青春了”的困惑。制片人陈先生认为:“青春片更多是消费一种情怀,形式大于内容,情怀大于剧情,往往侧重选取了青春记忆有关的物件、事件,勾起观众的回忆,所以在设置情节冲突方面有生硬的拼凑感。”
青春不仅有打架和恋爱,还有诗和远方
最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虽然数量爆表,但优质作品却寥寥可数,多数缺乏内在的情感动力和艺术特质,观众已经厌倦了堕胎、车祸、打架的青春,青春电影还能带来怎样的能量与新意?
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层对国产青春电影的印象,超九成的观众认为,中国青春电影对青春的表现很“虚假”。“感觉不像是自己的青春,所以很怀疑真实性。青春片给我的印象就是个别人的人生景观的展示,很难产生共鸣”,70后的观众岑女士说:“目前的国产青春片很难达到与观众对话的高度。”
不少观众也用“老气横秋”等字眼来形容对国产青春电影的看法。“国产青春片一点不青春,反而显老,很难给人励志与朝气蓬勃的感受”,影评人王平说:“正如青春拥有无比丰富的含义,会呈现千姿百态的状态,青春电影也应拍出无比丰富、千姿百态的内容,除了打架与爱情,青春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书写,甚至可以在青春的社会属性上深度挖掘。”
王平亦指出,不少国家的青春电影都可以给我们借鉴。譬如大获好评的日本电影《横道世之介》,该片手法平实隽永,没有狗血的情节和刻意煽情的情愫,导演极为准确细致地捕捉与营造出了平淡生活中各种动人的小情趣,呈现了青春的正能量。
因《少年时代》而声名大噪之后,林克莱特的新片《各有少年时》也将在北美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名成功的大学棒球运动员在一个周末经历的故事。有评论认为:“该片充满年轻的生命力和回荡着的人文情怀,简约中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