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些年的培育和发展,如果仅从数量上看,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国都称得上是生产大国。然而,说到质量,往往却不尽如人意。从宫廷剧、帝王戏、谍战片、战争片、爱情戏、年代戏到穿越剧、情景剧、励志片,从无厘头搞笑到婆媳大战、夫妻大战、兄弟大战、姑嫂大战、亲家大战……各种类型剧我们几乎都尝试了,热闹是够热闹的,可留给观众更多的却是疲惫。
是导演不好?是演员不好?是资金不到位?还是哪一个阶段的技术不过关?都不是:就是缺少文化味儿。
商业化使影视作品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便去竭力迎合部分观众庸俗的审美要求或单纯的生理要求,把恶搞、戏仿、无厘头发挥到了极致,审丑、审怪、审奇成了许多影视作品的常态追求。有人把如今的影视作品总结为“三大缺席” :生活缺席、艺术缺席、思想缺席。细想,不无道理。综观各电视频道所播出的电视剧,这些年来,虽然产生了类似于《大宅门》 《解放》 《开国大典》 《闯关东》 《汉武大帝》 《乔家大院》 《亮剑》 《潜伏》 《北平战与和》等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的电视剧,但因为过分追求商业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让观众心里边疙疙瘩瘩的电视剧:要么粗制滥造,没有鲜明的主题,让人看了一头雾水;要么创作者没有能力和才华在尽可能深广的程度上反映当前中国的发展状况,只好生拼硬凑出一些不着边际的庸俗搞笑片段;要么脱离现实生活,飞来飞去的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鬼怪神仙;要么从历史的深处拽出几个人,编几段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是歪曲历史的故事来……把媚俗当成大众化,把生理快感当成美感,把无聊当成时尚,把搞笑当成喜剧,由此形成了一种负面的文化效应。
影视作品是承载文化责任、民族价值的重要载体,因此,影视作品在适当追求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就有必要增加一些聚焦人性、追问价值的文化内涵,而有了文化内涵,影视作品才有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让影视作品增加文化元素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莫过于在剧本上下工夫。剧本是影视作品的灵魂,影视作品不仅仅要满足观众休闲、娱乐的需求,更要引导观众、满足观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若偏离了核心价值、偏离了艺术审美,自然便会降低影视作品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例证在新中国的影视史上屡见不鲜。有人曾说:“谢晋被誉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其近10部代表作中,80 %是根据杰出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张艺谋被誉为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导演,他的作品毁誉参半,但为他赢得巨大声誉的几部电影,全部改编自当代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冯小刚被称为近20年中国最成功的导演,他的身后站着的是一排同时代的优秀作家。三大导演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他们有一颗对文学的敬畏之心。 ”此言不虚。不仅中国,以美国为例,据有人统计,在奥斯卡80多年的历程中, 80多部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有将近一半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故事是骨架,文化是血肉,再漂亮的骨架,如果没有血肉的支撑,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著名编剧彭三源认为:“文化底蕴决定着一部影视剧的厚度,但是现在很多的编剧、制片方意识不到这点,所以它呈现出来的戏剧很浅薄,看似热闹,实则留不下什么东西。归其原因,在于只注重娱乐,而忽视了承载记忆文化的功能。 ”
说到底,文艺是为社会服务的。生活是文艺的载体,文艺是生活的表象,投入到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多的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题材,只有创作者时刻把握住至诚至善的人文情怀,把握住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把握住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才能够拍摄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观众的影视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