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大IP真的是影视万能的法宝吗?

在娱乐资本论发布的IP改编前后价值差异统计里,可以看到很多在前期宣传“大IP”的影视剧,如《云中歌》、《华胥引》都被现实狠狠打了一耳光。这让人不禁想问,大IP真的是万能的法宝吗?

“妈的疯了吧这个世界,全尼玛在家写小说卖ip,我看比开影视公司强多了。”

“一帮从各种市场撤下来的资金看不懂项目,就瞎JB买IP,觉得那个总算有点数据支撑,总算让他们不懂的小心灵有点安慰,我操!数据你妹呀!你要多少数据我都能给你花几顿饭钱就做出来,然后骗的你几百万几百万的买IP,买完又找不到人拍,然后又过期,又过气,最后就是一堆废纸而已。”

以上,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影视人在朋友圈的留言。

是的,近期大量IP纷纷卖出上亿高价,但实际上,大量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喜乐长安》等IP电影扑街的案例层出不穷。

在娱乐资本论发布的IP改编前后价值差异统计里,可以看到很多在前期宣传“大IP”的影视剧,如《云中歌》、《华胥引》、《秦时明月》、《小时代》(网剧版)都被现实狠狠打了一耳光。这让人不禁想问,大IP真的是万能的法宝吗?

这十年来有多少IP大作马失前蹄?

知名IP改编为影视剧从电视剧诞生开始就已有了,但从2014年起,逐渐有一大批著名小说、漫画、游戏IP被改编为影视剧,2014年也因此被称作“IP改编元年”。

然而IP改编后的境遇却是冰火两重天。有的是把原本小众的IP化腐朽为神奇的,如《琅琊榜》《太子妃升职记》,也有大把好牌在手收视依旧扑街的,如《华胥引》《喜乐长安》。

那些大热的IP为何改编后没有得到应有的爆款效果?小娱在这里总结了几个IP失败的因素:

1.png

1.错误的演员阵容。这里要提的影视作品是《华胥引之绝爱之城》,从娱乐资本论整理的数据上来看,《华胥引》的商业价值指数与IP价值指数的差值达到-6.18。《华胥引》拍摄时,郑嘉颖因为《步步惊心》人气高涨,但是到了播出时,人气远逊于当时,因此会有因演员阵容而拒绝这部影片的事情发生。

2.错误的平台、档期。《剑侠情缘3》可以说是国产游戏中的大IP,日活跃人数最高时超过一百五十万,但是它所改编的电视剧《剑侠情缘之藏剑山庄》却无人问津,除了质量一般之外,影片的平台也很有问题,:《藏剑山庄》的主演阵容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谢霆锋、蔡卓妍、关智斌,首播却在观众年龄层较高的中央八套,最后无人问津也是意料中事。

3.剧情被改编的四不像。娱乐资本论通过统计发现,动画的平均IP价值指数很高,但往往难以变现,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动画改编影视剧时,往往会有大刀阔斧的改动,但是完全抛弃原粉丝则并不是聪明的举动。《秦时明月》是国内目前粉丝数量最多的国产动画,在改编上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但是这导致原著粉丝极为不满,影片故事较为平淡也并没有吸引到太多普通观众,两边都没有讨好。

4.迷之宣发,《喜乐长安》就是一个宣发史上的大反例,除了票房失利之后拿韩寒炒作了一把之外,前期几乎没有任何宣发,IP作既没有吸引路人也没有吸引原著粉丝,最终导致了票房的惨败。

一年版权费涨10倍,IP现在是否过热?

有人认为现在IP过热,有人认为IP远远还没达到热的程度。

2.jpg

3.jpg

但影视IP价格日新月异已是一个共识。刘慈欣卖出《三体》版权时,《三体》的价格不过10万元,2011年2012年最高价的小说IP,价格也不过几百万,而在匪我思存《迷雾围城》的版权纠纷中透露出《迷雾围城》的续约费高达1200万一年,在小娱的文章中江南也曾自曝过,自己的一个IP光电视剧的版权费就接近一个亿。

阅文集团的相关人士爆料,“同样一部作品,今年给你叫了2000万,去年除以10,我可以打包票。”并且他认为,版权的热度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都不会消退。

“我认为是因为电视剧的题材大量匮乏,有几部IP剧特别成功,之后大家就去算笔账,像《如懿传》这样投资赚回来了,像《芈月》这样的投资也赚回来了,那赚的回来我为什么不去挣?”

但另一方面,《芈月传》在昨天小娱文中显示,IP价值数值只有0.5,如果不是《甄嬛传》原班人马的加持,其IP价值根本就无法成立!

4.jpg

话说回来,北师大新闻与传媒教授张燕同样认为:“电影市场目前虚火上身,IP热尚进行中,腾讯等已提‘IP战略’,资本运作有巨大利益可图、刚沾一些甜头,目前应该还都冷不下来。”

作品题材大量匮乏不仅仅是当今编剧的问题,还有互联网崛起的因素。新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符合年轻人的内容和题材;互联网时代影视剧不单单是影视剧,而是IP战略的一部分,小说、漫画、游戏,往往是IP链条的开端。

娱乐资本论也从2014年开始的30部IP电影按原IP类型进行分类,除了小说,话剧、动画、综艺和歌曲也越来越成为电影的IP来源,小说IP的主导地位下降。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大家为了寻找IP,已经无所不用其极。

当影视IP不单单为IP本身负责,更多的是为利益看齐,它们被浪费掉,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喜乐长安》扑街的锅,谁来背?

《喜乐长安》的上映悄无声息,仅有的新闻还是导演竹卿哭诉韩寒不为电影做宣传:“从没见微博4000多万粉丝的韩大V为其宣传,羸弱得简直不像亲生的”导致票房惨败。这么看来《喜乐长安》的主创方是把错误归咎到小说的原著作者韩寒身上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喜乐长安》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喜乐长安》最大的卖点就在韩寒,而韩寒对这个项目完全不在意。”

这其实揭露出目前很多希冀借IP来提升影视作品的公司的症结:究竟作品是IP,还是作者是IP? 

仅就《喜乐长安》这部作品来讲,显然是后者。如果片方能够请到韩寒来参演,无论是喜乐长安还是长安喜乐,就算拍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真人版票房都不会太差。

北师大新闻与传媒教授张燕在接受小娱采访时认为,这部电影的失败有下面几种原因,

1.《喜乐长安》从项目立项到导演创作都有某种程度的投机性,电影主要想借助韩寒和韩粉来取得市场票房的成功;

2.导演将电影的观众默 认为看过小说《长安乱》原著的,导演的讲述方式人为的烧脑和复杂,人 物、时空穿插太多,不利于观众对影片故事的理解接受;

3.导演使用的一些特定的影像形式感的东西(比如漫画化 的打斗),比较玄幻,但架势足、却又未见创新风格,与韩寒原著精神是否契合存在疑问,也较难被目标观众所接受认同;

4.目标是韩粉的话,应获得韩寒和韩粉的认可,但这部电影韩寒似乎并不认可,广大韩粉也并不清楚影片上映信息,可见该片宣传营销并不成功。

5.韩寒的小说比较难改编,如果要改编为电影,要么就改编为宁静个性的风格化的文艺片,要么要把人物的性格、重要的情节提炼出来二度创作,形成具有戏剧情节张力的剧情创作。

至于韩寒在此事件中是否有错?原著作者在卖出小说IP之后有后续宣传的“责任”而并不是“义务”,票房失利让韩寒来背锅是说不过去的,更多的是影视公司需要反思:是不是所有作品都适合被改编,而脱离了作者的IP到底有多大价值?

关键词: 年来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