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李安独家解密新片技术探索 卡梅隆赞其无懈可击

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Billy Lynn's LongHalftime Walk,以下简称《比利·林恩》)便是如此。

没有地图的地方才是探险家的乐土。

没有安全的路线这一说,不知道翻过下个山丘后是什么。他们一面走一面开路,期望能有后来人追随。

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Billy Lynn's LongHalftime Walk,以下简称《比利·林恩》)便是如此。

他的这部讲述伊拉克战争英雄们回到美国参加胜利游行的新片将在退伍军人节的周末上映。这部电影混杂了各种高科技元素:3D,4K,高码率。它把电影制作推向了世人前所未见的高度,高到世界上甚至没有任何一家电影院能放映它。

它标志着这位曾经奇迹般地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e of Pi,以下简称《少年派》)搬上银幕并席卷全球(还因此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李安已经是当今电影世界中最大胆的探险家之一。

你可能想象一个有如此远见的人会是一个有着钢铁意志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人。李安并非如此。他轻声细语、极富哲理而且非常谦逊。甚至当谈论《比利·林恩》时,他承认:“我很挣扎。”

“这个技术太特别了,”他说,“我们是第一个做的人。但是用这样的技术怎么来呈现艺术?这个更难。”

“其实就是谦虚,”他补充道,“我可以告诉你我也是从知道‘我不懂’开始的。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李安将在这周六的拉斯维加斯得到关于他进展的第一个重要评断。在那里将有《比利·林恩》依照原生格式的第一次公开放映,约11分钟的电影片段将会展示给“电影未来研讨会”(全美广播事业者联盟贸易展的一部分)的与会者们。

这个由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举办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娱乐产业的技术人员们的目光。即便在这样一群人中,也几乎没人见过《比利·林恩》的技术。“我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反应,”李安承认,“我很兴奋,也很紧张,因为我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SMPTE大会曾被称为“3D峰会”,这里汇集了一大批曾经渴望看到3D电影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比这里更适合揭开《比利·林恩》神秘面纱的场合了。

李安到达了电影人中的“上流社会”。他也想要被广泛接受,但他的视野已经超越了电影放映、曾经的盈利和奥斯卡,而是瞄准了一个制作和观赏电影的全新方式。“我们的思维还仍然在电影世界,”他说,“绝不是说要抛弃过去的电影,它们棒极了,我很喜欢。但是如果能利用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模仿他人的产物。”而《比利·林恩》就是李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他撼动旧思维、拥抱潜力无限的数字技术的试验。

他选择的是一条非常艰巨的路。这条路始于《少年派》,他可以选择回头却仍然勇往直前。事实上,正是他对于《少年派》所呈现的数字3D形态的不满意促使他继续向前探索。

索尼影业全力支持《比利·林恩》,并且也知道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李安被屡次证明的远见和《少年派》的丰厚回报让索尼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一搏的筹码。

他们的考虑并不难想象。《比利·林恩》和《少年派》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像《少年派》一样,《比利·林恩》也改编自畅销小说,而李安已经证明了他是能把小说的内涵视觉化的大师。

不过,《比利·林恩》的主题是伊拉克战争和退伍军人,而这个题材从来不是票房热门。虽然有《美国狙击手》(American Sniper)珠玉在前,不要忘了在影院少人问津的《决战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Elah)和《星条旗永不落》(Home of the Brave)。

《比利·林恩》的制作预算据说大约在4400到4800万美元之间(算上奖励退税后),远少于《少年派》。这让它对索尼来说处在中等预算风险区间,而且它还缺少《少年派》的奇幻成分。

李安本人也并不是一个完全稳赢的筹码。他拍出过有着艺术片的内在却成了主力大片的《少年派》,但也拍出过充满争议的《绿巨人浩克》(Hulk)。后者后来被证明是个失败。以及《色戒》这部NC-17评级的小制作电影充斥着欲望和小心翼翼,虽然有625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却只在美国本土拿到460万美元。

新颖的形式能让烂片也飞天。1952年的《非洲历险记》(Bwana Devil)就曾凭着3D噱头大卖。索尼可以给《比利·林恩》贴上诸如“前所未有的体验”的标签,但更可能的方式还是以爱国、情感和美国故事来做宣传,瞄准《美国狙击手》的观众群。不管怎样,李安寄望于他的新形式能够让这个故事尽可能有冲击力地呈现。

《比利·林恩》的格式甚至都还没有一个官方名称。它在索尼的工作名称是“ImmersiveDigital”(沉浸式数字化?)。这个名字即使比不上诸如Cinerama(宽银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Sensurround(现场包围音响/立体环绕音响)或Smell-O-Vision这样的载入营销史的名字,也已经足够出色。

李安的目的是带给观众在大银幕上前所未见的最让人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不过即使他做到了,观众也还是有可能并不喜欢。《比利·林恩》的制作系统主管Ben Gervais说:“已经看过一些战争镜头的实验对象说他们看完40分钟了都还在颤抖。”这足以说明这些镜头的冲击力。但是未来排队等候的观众们也会如此颤抖吗?

“某种程度上讲我其实很天真,”李安说,“我只是对我所看到的非常兴奋。但是有时整个业界似乎有一些暗示。所以我有时会觉得很脆弱。”

“但我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你看到了吗?我刚刚看到的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全部的动力所在了。”

三重游戏

Immersive Digital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发明,而是一个多种技术的综合体。其中有两项技术已经呈现在观众面前过了,而还有一项现在才只是刚刚走出实验室。

已经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是3D技术,它每年让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带上了眼镜看电影;另一个是4K分辨率,它让银幕画面呈现4倍于以前的像素。这两项技术现在都很普及,但却从未被放在一起过。所有的数字影院投影机都可以放映3D,但是绝大部分连2D的4K 分辨率都没法实现。只有极少数的投影机可以放映双眼4K的3D影像。

是第三项技术让《比利·林恩》超越了极限。李安拍摄这部电影用的是120帧每秒(fps)的帧率,5倍于一般电影的24fps。如果是4K的3D是稀有的,那么这两者的结合再加上高帧率则是超越了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影投影机的能力范畴。

Douglas Trumbull是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几个长时间接触这个格式的人之一,他是导演和特效师,并长期致力于类似Immersive Digital的技术。Trumbull曾经拍摄并放映过120fps的3D影像。“你的大脑会非常喜欢,”Trumbull告诉我们,“我无法向你描述那种刺激、兴奋的感觉和栩栩如生的视觉体验。它完全不像电视,它就像一个解决了所有问题的新电影媒介。”理论上,这样的极致帧率会使动态画面更流畅,解决摄影机平移过程中产生的图像停顿或抖动问题,带来更舒适的3D和无可比拟的敏锐与真实感。但这仍然只是理论,因为还从没有人看过用这种技术拍摄的电影。即便这些都被完美地实现了,这个世界上也几乎没有地方能让观众欣赏到它。

这次在NAB放映这部电影的场所是在拉斯维加斯难厅的一个会议室临时搭建的。研讨会用的是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大房间,但是放映间却要小得多,因此在一天的会期中将会有6场放映。

这段正片片段将会在一个“小”银幕(长24英尺、宽12英尺)上以完全的Immersive Digital格式呈现:3D/4K/120fps。它将使用只为本次大会提供的双投影机,以及改装后超越现有标准的电子设备。

“这是第一次(放映),我想做好它,”李安说,“如果我做了什么蠢事伤害到这个我所相信的新技术的发展的话,我会非常内疚的。”这可并不是无病呻吟。他知道彼得·杰克逊在CinemaCon第一次放映《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The Hobbit:An Unexpected Journey)48fps的片段时反响并不太好。 48fps提升了3D效果和清晰度,但是很多人抱怨它太像电视而不是电影了。李安希望远超过48fps的帧率能够去除掉那种“电视相”。

“我不是一个技术人员,”李安提到Immersive Digital时说,“只要能让我看到我所希望看到的,我就钻研(这个技术)。而我找到了一种新的、更接近我双眼的‘看’的方式,这很让人兴奋。”

可以称得上是3D专家的詹姆斯·卡梅隆赞同李安关于放映格式应当提供更接近于人眼的视觉体验的观点。卡梅隆甚至把这种3D/4K/120fps组合称作是“新白金标准(the new platinum standard)”。

“它无懈可击,”卡梅隆跟我们谈到3D/4K/120fps时说,“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视觉系统。你不可能看到比它更好的了,所以比它更高的水准已经没有意义了。”

《比利·林恩》的拍摄过于先进,以至于李安和他的团队都没法用他们的“英雄”格式在片场看每天的拍摄进度(daily)”。Gervais说:“我们看的daily是3D/2K/60fps的,就是因为3D/4K/120fps 的技术负担太大了。”

戏法不再

李安并不像是一个技术先驱。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并不是一个技术专家。(Gervais说“他几乎不会用iPad”。)他在投入到《少年派》的开发之前对3D或者这类先进影像系统并没有特殊的兴趣。他当时在找一种能够呈现这个他称作是“不可能拍成电影”的故事的方法。“我只是突然有一个奇想:也许我可以增加一个维度?也许用3D?”

他在还没完全理解3D之前就决定试试。当他看到3D影像片段时,他得到了和卡梅隆、杰克逊以及其他3D电影制作人相同的结论:“24fps标准的3D电影还差得太远。”24fps是在有声电影发展之初被定下的标准帧率,在24fps下电影影像在摄影机移动或有物体快速经过摄影机时会出现震动或闪频。而3D加剧了这种闪频,让人无法忍受。

“(24fps的3D)根本没法看。”李安说。

在《少年派》时他妥协了,但同时也在努力为他下一部电影寻找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他接触到了高帧率,包括卡梅隆拍的一段试验视频。他认为这是解决震动(judder)问题的方法。但这还不够,他觉得他还需要更清晰的画质。更高像素能提供高清晰度,于是4K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另一块拼图。“新的电视机都已经用上了4K技术,”他说,“那为什么电影就应该不如电视?所以我想这就成了一个新的组合,对我来说,对现在来说。”

增加清晰度的另一个方法是更高的帧率。有更高的帧率,就会有更少的由物体运动产生的瑕点(blur),运动看起来就更流畅。他决定为《比利·林恩》使用高帧率,并最终选择了120fps因为它同时是24(电影通用帧率)和30(电视通用帧率)的整倍数。这就让同时制作电视和电影变得更简单——这是Immersive Digital的一个潜在的省钱之处。

除此之外,李安还选择了让摄影机快门(shutter)一直开着(用摄影师们的说法叫“360度快门<360-degree shutter >”)这样摄影机就不会错过哪怕不到一秒的运动瞬间。这个方法也会让运动看起来更清晰。

李安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些变化,同时据此他发现了可能对未来电影人大有裨益的有力武器。

“在不同的清晰度下,你的心态是不同的。这是让我很感兴趣的。你看它的方式,你的态度,或多或少会变得不同。他让(你的心态)更放松,或者更警觉。我觉得,这个和(3D)第三轴的变化一起,会成为电影人的新语言。”

他同时也渐渐发现,对于3D,他的想法和好莱坞工作室、电影人们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我发现2D和3D最大的不同在于人脸,而不是在动作或大场面(spectacles)。我觉得2D更适合动作片,而3D更适合拍剧情片。我发现3D可以更亲近(intimate)。”他说道。不过他极富智慧,又加了一句“我也不知道这能说服多少人。”

Immersive Digital改变了李安制作电影的方式。有了更清晰的画面,很多传统的“电影戏法”会变得很扎眼。“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化妆,”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化。灯光、舞台甚至编剧。太难了。”电影艺术中的很多技术部门都是为了给平面影像增加更多深度的感觉。而在Immersive Digital下,这些技术看上去都太不自然了。

他承认这会让拍摄进度变慢。“实际上,很多时间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李安说,“整个团队成员,至少关键成员们,必须得承认这一点。我们真的不太知道。我们并不太擅长这个工作。这个东西太新了。我们就一直在绞尽脑汁想要想出些门道来。”这让李安压力非常大。要知道在片场,时间不只是钱,而是一大笔钱(a fortune)。“但是我们依然一往无前。”他说道。

他在这一路上的一些决定将给《比利·林恩》一个与众不同的面貌。战争场面通常都会运用一些慢镜头以让观众能看清那些动作场景。李安则决定避开慢镜头,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战士们真正经历的战斗情景。他更仰赖高清晰的画面来让观众能得跟上动作场景。

表演也得改变。“我觉得你能不同于以往地看待表演,”李安说,“至少从我的双眼,我能看到演员是什么感觉。表演需要更复杂、更生活化、更微妙、更真实。”

“你能读到他们眼中释放的情感和想法,因为你收到的更多,你能感觉他们。”他说观众现在完全可以扫过演员们的脸然后接收到细小的暗示,就像人们在日常对话中所做的一样。他举了一个《比利·林恩》中的特写镜头的例子。场景是是一个感恩节时待在冰天雪地里的士兵。这个镜头怎么拍感觉都不对。

“过了三天之后我才意识到是演员很热。”他说,“那个表演对我来说很假,但他又是个非常出色的年轻演员。然后我发现了问题——他觉得热。”在Immersive Digital,如果演员需要演出很冷,他最好真的是觉得很冷,不然摄影机会捕捉到那差别。

倒数计时

李安的好奇心引领着他这一路的冒险。但他不仅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拍摄电影已经足够困难,后期制作已经足够复杂,“更难得是改变体制,”他说,“整个电影产业,从工作室到销售商(vendors),到分销商(distribution),到院线(exhibition)。要改变整个个产业,太难了。”

《比利·林恩》只能刺激这个产业,而不是改变它。电影院用一台投影机根本无法实现Immersive Digital。业界甚至都没有一个为最终实现这个格式而努力的发展路线图,现有的数字电影投影机标准只能达到48fps。正在计划的标准将达到120fps,但是只是针对在2K分辨率下的2D电影。现在连针对4K的3D标准的制定都还没有提上时间表,更别提高于48fps的放映了。

“也许有一些高端电影院可以配置相应设备来达到在完整清晰度和完整帧率下放映这部电影,”SMPTE工程和标准总监Howard Lukk表示,“就像他们为这次NAB的放映所做的一样。但是更现实的情况是,为了更广泛的院线放映他们只能把标准起码降低到60fps以及用2K代替4K。”

投影机制造商Christie的产品管理高级总监Don Shaw说,想要放映3D/4K/120fps需要给影院来一次“伤筋动骨的升级(forklift upgrade)”。“你必须拿出你现有的投影机,扔到垃圾箱,然后买一个新的。”Shaw说道。如果不是像之前的“虚拟拷贝费(Virtual Print Fee)”项目一样能得到一定的资金补贴,影院恐怕并不会愿意一起做这样大动作。业界如此慷慨施舍的可能性恐怕就像让迪拜下雪,即使大众非常希望能看到完美的《比利·林恩》。

但是对索尼来说,Immersive Digital并不是全部。他们坚信李安的电影不论任何格式都能大放异彩,即使导演为了满足Immersive Digital而让表演、灯光、化妆都变得更柔和(toning down)。

直到今天,索尼还没有宣布任何计划,实际上他们在李安走得更远(farther along inpost)之前恐怕都不会有任何确定的计划。

但也有些细节暗示如果必须要做出取舍,索尼会更优先考虑高帧率而不是3D或4K。索尼全球院线分销经理Rory Bruer在给我们的一份声明中说:“在NAB上放映的格式将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商业化,但是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电影院能够以高帧率放映电影。”Bruer在帧率上的强调也许能说明些什么。

另一个据信来自索尼的消息来源称,索尼正在考虑平台上映(platform release,指先期的有限上映),包括让一些院线来放映60fps版本。那将是有史以来电影主流发行中使用过的最高帧率。

当《比利·林恩》传播的越来越广泛的时候,它很可能将受制于各种数字投影机的能力,以异常繁多的不同版本上映。

60fps版本的《比利·林恩》到底成功与否将会是Tumbull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度量。大约35年前,为了他的电影《尖端大风暴》(Brainstorm),Tumbull发明了60fps的“肖斯康(Showscan)”格式。纵使当时看到电影片段的人不断在讨论,工作室和院线却并不买账,Trumbull在《尖端大风暴》之后就离开了好莱坞。最近几年,为了证明一个比李安所用的还更先进的电影格式,他在伯克郡(the Berkshires)建了一座影院。(李安探访了他并亲身体验了一番;Trumbull说李安是唯一一个来过这儿的导演。)

“我猜这次在拉斯维加斯的放映将是一枚重磅炸弹,”Trumbull预测,“并且你不会听到任何在48fps版“霍比特人”放映时曾听到过的唱衰声。我认为它将会非常令人兴奋、非常壮观,它会打开一扇通向电影新未来的大门。”他还补充道:“我始终笃信正因为我们所创造的极度壮观的影院观影体验,观众们会回到电影院而不是捧着平板电脑或手机。”

一方面,索尼的Bruer似乎正在和像Trumbull、卡梅隆及李安一样的梦想家们站在同一阵线。“整个产业需要不断试验,找寻全新的方式来区分在影院的观影体验。”他说道。但是与此同时,索尼也明白新格式的效应终会有一个极限。“这个Immersive Digital会很重要,但说到底还是一个有冲击力的故事最重要,而没有人比李安更擅长于富有情感地讲述故事。”

这也是李安所希望。他希望去电影院看电影能变成一个仪式,就像是去教堂或寺庙一样。“你不应该在你的iPhone上看(电影)。我觉得看电影就应该是在影院,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想现在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让去电影院变成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儿。”

不论这个产业有没有对他的一揽子计划做好准备,李安都决定继续前行。当他准备好向世人展示整部电影的时候,他想要亲眼看一看他自己的能耐。

“那些(24fps的)电影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东西。现在我们有能力看得更清晰。那我们这代电影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已经看到了更清晰的电影。而我一旦看过了它,就再也不能假装我从来没看见过。”

“改变人们的习惯、改变文化是非常难的。”他承认。“但是我有一点过盛的好奇心,”他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

关键词: 李安 新片 技术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