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中外专家聚焦“喜剧电影的魅力”

4月2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主题论坛之一的“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

4月2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主题论坛之一的“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

本届论坛聚焦“喜剧电影的魅力”主题,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杰森·E·斯奎尔,香港电影导演、监制黄百鸣,以及英国影视制片人菲诺拉·德怀尔等中外专家、业界代表就中国内地喜剧电影的发展现状、世界喜剧历史和喜剧电影制片经验等内容做了主题演讲,分享自己对喜剧电影的见解。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在致辞中提到,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历程,还没有哪种类型能够像今天的喜剧电影这样,对中国电影产业拓展作出了如此丰厚持久的贡献。他说:“2016年,电影《美人鱼》突破30亿大关。目前4部破十亿的国产影片当中,喜剧电影占了三席,可以看出喜剧电影在未来几年发展当中仍然是前景光明。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喜剧电影在思想性方面、在电影的艺术表达方面、在观众的审美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卞建国给出了2016年的北京市票房数据:截至4月19号,北京市电影票房9.98亿元,放映电影65.4万场,观影人数2232万人次,形势喜人。他指出,“在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的今天,深入梳理研究中外喜剧电影的创作规律和文化内涵,探讨喜剧电影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发表了题为《国产喜剧电影的多元化发展》的主题演讲,回顾了中国喜剧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时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和未来路径。他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电影现象,这些电影现象是国外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无法提供现成答案的。“喜剧电影已经成为年轻人释放生活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深层次的原因是满足了社会的文化心理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很多专家分析观众对喜剧片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是刚性的。”“中国电影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原来没有观影基础、没有观影条件和观影习惯所谓的三四线城市,所谓的小镇青年成为中国电影一个新的增长点,这些小镇青年他们更乐意看跟他们有亲近感的国产喜剧电影。”同时,他指出,国内喜剧电影在获得良好市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创意、想象力严重不足,山寨比较多,同质化比较严重等问题,如何苦练内功,迈向多元化和优质化是亟需解决的。他从“互联网+电影”“创作贴近现实生活”和“喜剧创作团队建设”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指出,“要通过质量的提升,通过在喜剧电影中注入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来引导观众的欣赏。”

来自南加州大学的杰森·E·斯奎尔就英语喜剧电影的传统和历史发表了演讲,他回顾了以阿里斯托芬、莫里哀、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以及以周六夜现场、蒙蒂派松、卓别林等为代表的现代喜剧节目、团队及人物;并盘点了当代电视节目脱口秀、《生活大爆炸》和系列剧《辛普森一家》等英语电视的喜剧元素。他还认为,目前盛行的将喜剧方式与网络结合的商业模式值得关注。

香港电影导演、制片人黄百鸣回顾了自己的喜剧电影之路,表达了自己对于喜剧的热切热爱与情感:“我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观众的笑声反映、掌声让我感受到喜剧的伟大。”

英国制片人菲诺拉·德怀尔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制作喜剧电影的经验,并讲述了自己与达斯汀·霍夫曼的合作。她认为,喜剧的节奏感非常重要。除了要考虑观众是否会发笑,还要保证时间的紧凑感。“喜剧的成功在于好的叙事和好的编剧,以及好的角色和好的导演,慢慢地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才能做出最好的电影。”

本次论坛由编剧、导演、影评人张小北主持。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博物馆共同承办,蓝莓影业协办。蓝莓影业对外合作部负责人耿聪表示,此次有幸邀请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美国、英国的喜剧专家和从业者一起把脉中国喜剧电影,以期推动和影响中国电影的进步,并希望通过此次高峰论坛发现并帮助到更多的青年导演。

关键词: 喜剧 魅力 专家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