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IP大热和刘慈欣摘得“雨果奖”的双重驱动力下,中国科幻正在逐渐摆脱以《科幻世界》杂志为核心沿袭以来的“科普-科幻”小圈子,进入到了一个跑马圈地的影视时代。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钱莉芳在内的一批知名科幻作家纷纷在影视圈遇热,先后卖出了作品的影视版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IP热了,但目前的科幻,至少说中式科幻却依然是种小圈子文化。
在中国影视创作中,领衔幻想类型的一直以来都是玄幻、魔幻,而非科幻。即便近年来,在美漫、日漫科幻的影响下有了少数科幻尝试,但大多仍以超能力、时空穿越等弱科学逻辑的题材为主,少科学而多幻想。真正科学思维缜密,以中国式的主题,按中国人的思路,将中国人的喜好、矛盾、痛苦融入故事中的科幻影视作品,则始终停留在空白状态。
用刘慈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科幻还处于初级阶段——不管是内容的成熟度还是受众群体市场。漫威、DC科幻巨制在国内的高票房,只能说明Blockbuster(大片)的魅力,并不能证明中国观众的科幻热情。
在这种受众基础上,影视行当冲入科幻大门,是福是祸实在难料。不过,既然已经做了闯入者,就算不能“殖民”科幻,自己造飞船也得飞回母星。因此,我们不妨细盘一下科幻在电影、网大、网剧三种样式中的发展,看中国科幻与影视的最佳结合点究竟在哪。
高风险预警:电影级科幻IP与“大刘”的金字招牌
目前,虽然不少科幻作家都已经卖出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但真正作为电影项目上马,并已进入实质开发进程的作品,几乎全是刘慈欣名下的。可以说,所谓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就是名副其实的刘慈欣元年。
这并非因为刘慈欣比其他作家略胜一筹,也不是大刘的作品更适合影视化,只是一座雨果奖的变现力的体现:对投资人来说它是颗定心丸,对于非科幻迷观众群来讲,它是招徕流量的金字招牌。
然而,将一个电影类型押宝在单个人的智力产出上,风险可想而知。
在改编界有这么一句话,说一流的小说很难改编成一流的电影,而一流的电影则多起家于二流的小说。对于刘慈欣的《三体》而言,这句话恐怕是适用的。虽然说《三体》的一流性有待商榷,但小说的精髓——瑰丽的宇宙想象——却着实不是电影所擅长,而电影所需的故事和人物在《三体》的小说中,则被匆忙的时间旅行和符号理念式的诉求压缩碾平了。
《三体》想要改编成功,必须看到刘慈欣的局限性。而从目前游族影业放出的所有官方信息来看,《三体》电影的品相不容乐观。
目前已知的卖出版权的刘慈欣小说有《三体》、《球状闪电》、《乡村教师》、《微纪元》、《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六部。除了《三体》之外,还有《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部都已经正式进入筹备期。
《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都是由中影股份主导的项目。其中《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即将毁灭,地球人走向求生之路的故事,预计投资5000万美元。《超新星纪元》则讲述了在某次灾难中丧失所有13岁以上居民的地球,在一群孩子的统治下获得新生的故事,预计投资6000万美元。《超新星纪元》严格来说是一部儿童科幻,用13岁以下的孩子表达大人社会的各种纷争,搬上荧幕的难度不容小视。
2016年1月,总局备案公示显示,由北京摩天轮报备的《球状闪电》立项成功。《球状闪电》在刘慈欣的小说中算是故事悬疑性最强、偏近科幻风格的作品,改编编剧张小北算是个靠谱编剧兼科幻粉丝,同时还请来了刘慈欣做深度参与,说不定《球状闪电》能做到同时满足小说粉丝和电影观众两大人群的需求。
当然,说到今年的科幻电影,不能不提张艺谋正在拍摄的英文科幻片《长城》。不过《长城》从整个班底来看很难说是中国科幻,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口袋与脸面双囧的科幻网大
对于科幻影视创作,很多人都把它跟高概念、高制作、高成本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细数科幻影视史,且不说众多低成本软科幻电视剧,就连影史上也不乏《疯狂的麦克斯》(1979年的第一部)《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月球》这类短周期、低成本、独立制作的佳作。
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说到底科幻的核心还是关于what if。只要这个“如果”的钩子设计得妙,能符合科学逻辑,直指人的内心,触碰科技与人性的矛盾的恐惧,那么即使没有特技大场景,也会得到科幻迷的认可。
就此推理,当下蓬勃发展、闷头赚钱的“网大”,其实是相对院线电影更稳妥、并可以快速见效的渠道。
只可惜,中国的“网大”圈对科幻的兴趣似乎远没有蹭IP的热情高。数来掰去,也只有最近刚刚杀青的《王牌特工学院》似乎还算沾上科幻的边(当然也是个蹭IP的高手),不过走的也是超能力+青春剧的美剧高仿路数。2016年科幻“网大”有抬头之势,但就已经上线的《异能者》和正在拍摄的《星灵传奇》来看,也多是要和玄幻仙侠掺和到一起的态势。
其实,“网大”完全可以成为低成本软科幻的试验田,说不定拍着拍着,就能做出个中国版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呢。
网剧,请站好科幻的长哨岗
说完了高概念的电影和低成本的“网大”后,最后来说说已经在科幻类型上有了一定作品积累和粉丝积累的网剧。
从2014年万和天宜的《高科技少女喵》,到2015年搜狐的《执念师》再到今年腾讯上线的《菜鸟阎王》,搜狐续档的《执念师2》以及优酷新剧计划中的《天意》,网络剧在科幻类型上走的更早,似乎也要更稳一些。
如果说万和天宜的《高科技少女喵》还停留在借科幻为噱头耍贱卖萌的层面,那么一年后搜狐的《执念师》已经尝试在讨论一些真正的科幻议题了。虽然,剧中还是掺入了魔幻色彩的超能力以及玄幻风格的平行世界,但对于时空悖论、历史因果等时空旅行题材的关键问题已经有所触及。第二季的《执念师》虽然在演职员结构上有所调整,但从第一、二集来看,制作成本明显提高了很多,关于未来的高科技场景,没有了第一季中令人出戏的拙劣感。至于,是否在科学精神上多下了功夫,能不能把矛盾提高到人类焦虑和恐惧的更高境界,则有待观察。
今年优酷宣布筹备的网络剧《天意》,是与《三体》同等级的软科幻扛鼎之作。它成书于《三体》之前,也是启发刘慈欣创作《三体》系列的东方科幻先驱。
《天意》以人类文明来自外星为背景,让韩信、张良、秦始皇、刘邦、项羽毫不违和地生活在一个既真实又科幻的时空中,想象瑰丽奇特。原著作者钱莉芳身为历史教师,对小说中的历史细节以及时间旅行逻辑琢磨精良,与正史严丝合缝,又巧妙地将这段历史叠合进一个巨大的科幻想象。
短短三年,网络剧的发展取向就从《高科技少女喵》进化到《天意》,着实令人感慨。对科幻题材而言,网络剧的制作播出能规避电视剧的排播、审查限制,资本支持的势头、时机也正好,由此看来,网剧也许正是科幻题材长期利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