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IP热引来影视投资热,电视剧的制播也可圈可点:一线卫视竞争激烈,网络自制剧迅猛发展;年轻观众呈回流态势,大剧投资规模上亿元,电视剧制作机构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但是,在巨大的生产数字和播出数字背后,中国的电视剧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粉丝经济偶像当道,市场号召力重于质量
当前,电视剧制作呈现出三种路径:一是传统路径,硬剧本+传统实力演员+软营销,走大剧国剧的路子;二是新派路径,强IP+软剧本+小鲜肉演员+强营销;三是中间派路径,传统路径和新派路径的结合,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条既有品质又能迎合市场的路子。然而,第一种路径似乎逐渐趋于没落;第三种路径以侯鸿亮的团队为代表,但跟风者也不太多。第二条路子,正在大行其道。
粉丝经济让颜值高于演技,市场口碑让位于粉丝数量。虽然大数据显示,很多人以为年轻人爱看“颜值高”“小鲜肉”特别多的剧,是对他们的一种误解。但不可否认,在当下的多数电视剧题材中,颜值已经成为一种标配。
当下的影视圈已经见识到“粉丝经济”的疯狂,霸屏的小鲜肉小鲜花不仅有高颜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自己一堆忠实的拥趸。在这种“很红”的氛围里,这些小鲜肉风吹草动的新闻都会带来巨大的流量,这些流量最终为制片方带来收视率,为电视台拉来广告,为小鲜肉小鲜花带来更多的机会。尤其是让跨界的新人们担任主演,更是资本绑架剧制作行业的恶行。短暂浮华过后,伤害的是这个行业。
问题二:IP剧统领市场,主旋律剧在被边缘化
2015年《盗墓笔记》、《藏地密码》、《鬼吹灯》、《美人为馅》等四大超级IP改编自制的消息让影视圈蠢蠢欲动。而2016年过半,从视频网站自制剧的题材可以看出,“大IP”概念仍然是重中之重,鲜见非IP剧目。
时下暑期周播剧档,网台联手陆续推出知名大IP剧,《老九门》、《幻城》、《微微一笑很倾城》在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一线卫视上轮番上演。在许多统计机构的数剧中,这些IP剧在网络、微博等媒介的关注度也均排行前列。
然而,与IP剧的火爆相伴相生的是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在数量与市场占有量上的减弱。
如果说去年的电视剧收视排行榜上姑且可以看到《太行山上》、《伪装者》、《锋刃》、《平凡的世界》等多部主旋律作品;那么今年上半年,仅仅只有《彭德怀元帅》、《父亲的身份》等两部剧进入前20,且在收视量级上也弱了不少。
“现在很多(影视剧)从业人员,觉得自己要是不提IP就落伍了。”张国立在接受采访时曾说,IP更受资本市场的关注,资本推动了整个市场的转型。市场在生产端开始向偶像剧、IP剧倾斜,使得主旋律大剧在生产环节开始减少。这将大大削弱主旋律大剧的播后效果和影响,造成成央视一套和央视八套等主旋律大剧播出的主要平台,在供给侧选择的余地和空间进一步被动压缩。
问题三:观众群定位过于集中和年轻化,大妈们很受伤
由于大卫视平台在资金、资源上的显著优势,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和单部剧成本的大幅上扬,今年开始,更多三四线卫视的黄金档电视剧播出时段变成了二轮、三轮的重播剧时段,这让市场产生的精品剧更多地集中于头部的大卫视平台。
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呈现年轻化趋势,湖南、浙江、东方等大卫视平台播出的电视剧强化了对80、90、00后人群的争夺。湖南、浙江等大卫视的黄金档电视剧,44岁以下人群对其收视贡献均超过或接近7成。电视剧在观众群上的市场定位正在由“得大妈者得天下”向“得女生者得天下”转变。
很有意思的是,从全市场来看,45岁以上的人群在电视剧上的投入时间远远超过44岁以下人群,甚至是他们的两三倍。
我们爱看电视剧,但电视剧却不为我们而生产。难怪大妈们很受伤。
问题四:剧集越拉越长,情节注水现象严重
今年上半年一些高收视热门剧中,跨年大剧《芈月传》81集,《天天有喜之人间有爱》74集,《武神赵之龙》49集。(注:举例仅为了说明现象,后面的评判针对的是市场整体现象,勿对号入座)。集数越拉越长,情节注水现象严重,越来越突出。这也是豆瓣、微博、贴吧等网友反馈较为集中的一个问题。比如,一部剧中,反复出现各种回忆镜头、空镜头、废镜头,多场景出现男主、女主就一个小事儿掰扯不清、大量无营养谈话场景等等。
6月30日,总局官网发布了一组数据:2016年度1-3月,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59部2653集。59部,2653集,平均单部剧就是45集。一季度2653集的总集数排在历史同期数据的中间水平。但单部剧的平均集数却创了历史新高。
一些剧正是因为情节注水严重,节奏拖沓,导致根据收视规律剧情中段该收视上涨发力时,却出现收视走平或下降、上涨乏力的现象。这是观众在用自己的遥控器,为注水剧投反对票。
今年上半年,很多剧的集数若能砍掉三分之一,收视或许也能上升三分之一。
问题五:视频网站与电视台争夺上游话语权,购剧价格虚高
视频网站风头正劲,极大地削弱了电视对电视剧的统治。即便如此,视频网站也是赔钱赚吆喝。他们要的首先是在气势和战略上,击垮电视台。
之前,电视剧《琅琊榜2》《如懿传》相继被爆出卖出天价版权的消息。由《后宫·甄嬛传》原著作者流潋紫新创作的《如懿传》仅宣布了由周迅担纲女一号,电视剧还未开机,就已经定档于明年的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
两家卫视分别出价300万元一集,加上腾讯视频拿到网络独家版权的价格是900万元一集,如此算来,该剧单集的版权已经达到1500万元一集,按照90集的体量来看,《如懿传》现在已经获得13.5亿元的资金,这也标志着国产电视剧正式进入10亿元时代,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而其背后正是由于视频网站为了争夺资源不惜重金与电视台竞争,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电视剧版权价格。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并非对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双方都有益。
未来一段时间,大剧的网络独播、网络先播电视台跟播,或许将会是一种主流方式。
问题六:网剧主打政策缝隙和题材擦边球,分流观众
从去年开始,网络独播剧开始发力。今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爱奇艺、搜狐、乐视、腾讯等大的视频平台开始专注独播剧的打造,独播剧逐渐成为主流,并且播放量同比大幅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新开网剧播放量同比增长84%。进入点击量超10亿俱乐部的有五部《我的奇妙男友》、《余罪1.2》、《重生之名流巨星》、《最好的我们》、《乡村爱情8》。
网剧的火爆和点击量的冲高,说明电视剧的一部分观众正在进行收视习惯的切换。近两年,年轻观众群体在电视渠道电视剧投入时间的明显减少,与网剧的分流关系甚大。
但整体来看,热门网剧的题材仍主要集中于恐怖悬疑、侦探推理、重生穿越,而且在情节和台词设计上均尺度较大。比如,最近热播的《余罪1.2》,题材是在电视渠道无法进入黄金档的刑侦题材,情节设计上有很多诱导犯罪的细节,台词脏话乱飞。
《余罪》推出时,一个大卫视平台曾提出在电视上跟播,未获审批。目前,除了一些原本为电视台制作的剧,多数网剧如果不做改编和剪辑,在尺度和口径上基本都无法在电视上播出。
今年2月份总局就提出“线上线下标准一致,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络就不能播”。至少目前,尚未做到“同播同审”。
结语
以更长的时间跨度看,市场会慢慢校正似乎正在偏离的跑道。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好的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更短。
电视剧制作遵从两个逻辑:商业逻辑和文化逻辑。当前商业逻辑正在显示它壮硕的肌肉,似乎更加强大。资本的活跃加速了行业和资源的优化组合,但它解决不了深层次问题,相反它的逐利本性,会让一些问题加速暴露或更加凸显。
一个看似浮华的市场中,对精品巨制的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今年两会,“工匠精神”四个字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好演员、精良制作团队、对各个环节精益求精的追求,能以更快的速度回归。
在观众那里,网络剧和电视剧的边界正在越来越模糊,未来只有好的作品和坏的作品,没有电视剧和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