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电影票房市场440亿元的大爆发和近几年的电影投资热后,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然不缺资本,并且相关数据显示,电影投资热度仍在持续递增。然而,如同任何产业的“二八定律”一样,电影本就是一个挣少赔多的高风险行业。尤其随着资本力量的推动,不仅电影票房出现“爆款”和“巨亏”两极行情,同时被推高的还有明星、影视公司的估值行情。这无疑更给当下的电影投资带来了风险。
电影市场增速放缓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的电影市场虽然整体增速放缓,但仍然呈现很多利好数据。行业内对于电影市场整体放大、后期可续的观点仍然是主流。
今年电影票房在8月7日突破300亿元大关,比去年的关口突破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可今年单月的票房增速有下降趋势。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2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仅21%,增速创近5年来新低。虽然如按此速度发展,今年会比去年取得更好成绩,但能否达成去年底行业普遍作出的“600亿元”票房值存在较大疑问。
整体上,支撑电影市场继续向上的利好数据也很多。艺恩网数据显示,观影人次2015年达到12亿,高于票房翻倍速度;2016年上半年观影人次7.23亿,可以预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人口红利是带来票房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况且国内人均观影次数刚到一次,距离美国年人均4次还有很大差距或者说增长空间。2016年一线城市电影观众占比降到了20%,随着院线布局的扩张和观影习惯自上而下的蔓延式拓展,业界分析未来二、三线城市观众上升空间还会加大。
受访的行业专家均指出,今年出现了一个影响市场大盘的现象,即自2010年以来的团购、补贴、在线购票网站之间的价格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影票价的降低。去年全国票补总额在40亿至50亿元,而今年下降到1/3左右。“去年平均9.9元就能看一部电影,今年三四十元的均价对观影人流的拉动还是有影响的,至少会影响观影频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影营销人士说。而且,今年电影公司“激进”地买票房这种情况也相对减少。虽然不是像《叶问3》那样刷票房通过资本市场获利,但“刷票房”其实是电影公司较常见的促销手段,大多是自己购买或者发动好友包下首周前几天的票房,保证一定场次占有率,通过高票房制造眼球效应进而带动人气。
仅有一成电影能盈利
与此同时,国内电影的产能过剩迄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据相关数据,2015年电影产量686部,1月至9月上映影片230部,产能过剩很严重;同时也有很多电影沦为炮灰,500万元票房以下电影74部,占37%以上。人们最终在电影院里能记住的电影也许就一二十部。
电影市场不仅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从盈利角度看,业内普遍认为能盈利的只有一成比例。一位正在北京酒仙桥剧组拍戏的制片人向记者坦言,他们公司投拍了十几部电影,真正赚钱的只有一部。
由王宁、王自健、王鸥等主演的喜剧电影《发条城市》于7月8日公映,该片质量和喜剧效果都获得影评人和观众认可,却在拥挤的喜剧片排片下惨遭不利,最终票房仅1000多万元。出品方之一、北京厚德资本董事长陈登伟表示,他不介意媒体对《发条城市》做解析,他们内部几个发行方、投资方对该片的分析总结会还没开,“确实想了那么多结局也没想到这样的表现。”陈登伟说。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一部高投资额的电影《巴霍巴利王》身上。“《巴霍巴利王》在多个网络平台获得高评分,可是受众不广泛,排片率也低,上映几天票房只有400多万元,因此被视为经典失败案例。”北京华夏新华大地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嵘说,所以除了影片质量外,同档期竞争对手多寡、排片空间等都在左右票房,类似《假装看不见》等被埋没的电影不在少数。电影《魔兽》虽然由中国市场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票房,但在全球也是亏损的。它本身主要面向有游戏情结的“80后”,属于“断崖式”电影,不是老少咸宜的,制作上也没有太多精彩。
资本热助长电影风险
当下电影越来越大的票房风险,确实与近几年的投资热潮有关。从2014年起,大量的业外资金开始进入电影投资圈。当年上半年影视圈发生64起并购,涉及资金680亿元,其中包括众多实业上市公司的转型式并购。2014年底起,大量影视投资基金面世。继地产商和煤老板之后接棒影视投资的,还有金融资本和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公司。
奥维尔影业总裁刘志广说,受投资推动,电影行业肯定存在较大泡沫,专业资金、不专业资金大量进入,投资失败案例将会越来越多。况且,国内版权收益主要靠院线和网络版权,衍生收入几乎忽略不计,版权产业链短板也在加大投资风险。
上影集团创作策划部主任郑向虹认为,这几年很多圈外人士进来“圈钱”,给行业带来一种“赌博”意味。圈外人士输的概率比较大,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或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叶问》这类武打题材在当前市场并不特别好卖,不过《叶问1》有所创新,但《叶问2》、《叶问3》就开始走下坡路。为了投资安全,投资人越来越倾向于“大投资+大导演+大明星”模式,其实大片一旦输了会更惨。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博士索亚斌分析,实业公司为了寻找下一个利润增长点而转向电影投资,很多项目在立项和制作上非常“幼稚”或者“粗陋”,单纯为迎合观众口味,只从观众爱看类型和明星粉丝效应等方面简单判断,结果被上映后的口碑抛弃。这是电影投资野蛮生长的阶段性现象,期待以后可以越来越谨慎和理智。很多制片方也该认清,具有电影美学修养的观众只是极少数,不是电影艺术标准上做得好的影片就能挣钱,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是门大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