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半才发觉,这居然是我们韩国拍的电影。”
“在韩国从来没看过的电影。”
这些话语是韩国影迷在观看过《釜山行》之后的留言。这部韩国商业电影史上第一部真人丧尸片,已经登上韩国第17部也是今年第一部千万电影的宝座。上映十天之后,接连打破韩国电影首映、单日观影量以及最快突破500万票房的纪录。
与之前同样卖座的本土电影不同,《釜山行》从故事到制作都更加工业化和国际化。该片弱化了忠武路一贯擅长的民族叙事,以全人类都关注的环境问题切入。在强调制作水平的基础上,秉承韩国电影的思想优势,将重点放在阶层批判和人性剖析层面。
《釜山行》的海报上标志着“想活下去的话,就上去往釜山的列车!”与影片中的主人公处境类似,韩国电影同样需要一趟让自己活下去的列车——在与好莱坞大片贴身肉搏时,如何能够相持甚至取胜?如何能够摆脱狭小本土市场的根本性限制,打开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更大意义上,在本该炙热的暑期档却遭遇了寒冬的中国国产电影,也面临着类似却远不止于此的挑战。以《釜山行》作为有效尝试的韩国电影新路,对中国电影行业同样有着启示意义。
富有好莱坞工业气息的《釜山行》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釜山行》受邀亮相“午夜展映单元”,这充分表现了业内对这部商业片的认可和看好。千万人次的观影数字则意味着着在这个人口仅5000万的国家里,该片不仅吸引了平时不去影院的人群,更有很多已经观影的消费者选择了第二次观看。
从剧情设计上看,《釜山行》选择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生物基因变异作为故事源头,在镜头剪辑和场面调度方面,个人镜头的极度控制和移动镜头的大量缝合,都与好莱坞的丧尸灾难片套路接近。在故事结构中,既有前半段刺激、暴力、血压直飚的动作戏场面,又有后半段韩国电影一贯的对于体制与人心的拷问与批判。
该片导演延尚昊出身于动画电影,从十年前便开始撰写以病毒疫情爆发为题的动画《首尔站》。2015年初,韩国N.E.W.电影公司CEO金宇德在观看长篇动画《首尔站》的初剪辑版本后,提议将该题材动画拍摄成真人电影。
作为韩国本土成长出的电影导演,延尚昊在早期的动画创作时便继承和展现了韩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在《釜山行》中,延尚昊通过“西方式丧尸”这个更加被海外消费者所接受的故事包装,暗示韩国政府应对MERS病毒事件的无力和迟缓。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延尚昊表示这种恐惧感十分真实,而他至今还记得2015年席卷韩国的MERS疫情。“我觉得这些噩梦所引发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我将其视为《釜山行》的灵感来源。”
实际上,能够制作出带有好莱坞气息的“韩国式工业电影”,《釜山行》并不是韩国本土导演的第一次尝试。2006年,奉俊昊导演的《汉江怪物》观影人数高达1301万,这个数字直到2010年才被好莱坞超级大片《阿凡达》以微弱的优势超过。
相比今日热映的《釜山行》,《汉江怪物》在“韩国式工业大片”的系列尝试中带有明显的早期探索的色彩,也在十年前便奠定了这种电影的基础思路:影片涉及熟悉的地理位置或真实的历史事件,弱化民族主义情结或某个民族议题,使得不同民族和社会背景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得以拥有不同的视角。
这种思路并没有成功和连续地实践下去,在过去十年中,韩国电影还是相当程度地停留在本国市场和民族电影的台阶上。在2013年公映、堪称韩国动作片典范的《柏林》,可以视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妥协,该片摄影、剪辑、动作设计均为一流水准,并采用特工片这一好莱坞经典类型,但是仍然将着力点保持在南北关系等民族性方面。
忠武路的本土化和工业化
“韩国式工业大片”探索摇摆的背后原因还在于,韩国电影业对好莱坞的感情始终微妙复杂,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两种道路的较量。
首先,韩国电影在技术、创作、发行推广等方面对好莱坞工业有着本质上的认同,想要在海外票房有所作为,效仿好莱坞是必经之路。但是,随着好莱坞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几乎其他所有国家的电影市场都面临引进大片的碾压攻势,或电影同样需要保持住自己的本土化和差异化。
在全球范围内,韩国电影一直是“保护主义壁垒”相对坚固的典型代表。发生在1999年的“光头运动”,正是韩国电影人为守住本土电影市场而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运动。“看我们自己的电影”不仅是韩国电影界十几年来对国民的号召,同时也是忠武路的民族自尊心和关键商业来源。
2006年,为了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韩国政府把每年必须放映本土电影的天数削减至73天,在电影界人士和团体示威无果后,韩国电影市场由此全面放开,也意味着在容量有限的本土市场,韩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贴身肉搏战的开始。
在制作能力上还无法拍出《变形金刚》和《星球大战》等超级大片的韩国电影人,将很大一部分精力和赌注压在本土化上,将电影中的民族性和现实性释放到极致,由此以小搏大。“大家应该去拍那些美国人拍不出来的东西,比如那种深刻反应国民现实生活的电影。”电影《观相》的导演韩在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
与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前的韩剧相似的事,在获得资金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韩国的电影人尽可能地把心思放在故事的巧妙构思上,走着“强剧情、强剧本”的路线。比如,电影《恐怖直播》在一个狭小的直播间内营造出让整个国家陷入恐慌的大格局,依靠演员表演和剧本强度撑起影片完成度。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用人性的卑微来触碰观影者内心的柔软之处,逐渐成为韩国电影的标志风格。得益于电影审查的相对宽松和分级制度的日渐成熟,一批韩国电影人对政府和社会进行大胆批判,产生了《辩护人》、《熔炉》等“改变国家的电影”。
同时,韩国电影在制作技术水平方面进行着积累,目前已经在亚洲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并开始输出特效团队。在2007年的《集结号》,冯小刚的技术后援是全套韩国特效和烟火师,这样的“战争戏”团队还出现在中国诸多影视剧制作中,他们大部分都愿意将《太极旗飘扬》作为自己的代表作品。此外,在周星驰最近的两部电影(《美人鱼》、《西游降魔》)都是请用了韩国特效公司。
一位对韩国文化娱乐行业有着一线投资经验的投资人对《三声》记者说,“与中国相比,韩国在技术上处于更贴近好莱坞的状态,现在很多日本动漫后期的制作都是韩国团队来做的。韩国特效公司的业务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来自于中国。”
表面繁荣,危机四伏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特效团队在海外市场的最大竞争优势依然是性价比。价格相对便宜的劳动力生产着“贴近好莱坞”的效果,对于亚洲市场的生产者虽然有着吸引力,但是依然停留在“廉价”的生产模式。
这样的情景集中反映了“表面繁荣,危机四伏”的韩国电影行业。在2015年韩国电影市场份额中,本土电影与外国电影的观众占有率分别是52%与48%,虽然基本上守住了本土电影的自尊心,但是势均力敌的态势也暗示了日渐强大的压迫感。
韩国电影最大的短板是本土市场容量有限,目前韩国电影主流思路的票房天花板已经明显。根据2015年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报告,韩国年人均观影次数全球第一,本土市场接近饱和。这意味着票房主要来自本土的韩国电影,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更充沛的投资预算,即在收入相对固定的限制下,投资方和电影公司无力投入更多的成本。
“韩国电影达不到也拿不出好莱坞那样的预算,国内市场消化不了,根本无法去负担这样的成本,导致韩国电影始终没有办法突破。”上述投资人对《三声》记者说道。
100亿韩元(5000-6000万人民币)算得上是目前“韩国式工业电影”的预算上限。《釜山行》的总制作费和宣传费总计也刚刚超过100亿韩元,而拍摄制作于2012年的《柏林》总投资也累计约100亿韩元。相比之下,2013年公映的同为丧尸灾难题材的好莱坞大片《末日之战》,拥有超过这个数字二十余倍的总体预算。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单纯提供投资才能够解决韩国电影的瓶颈,背后的结构问题同样值得注意。在过去数年,韩国电影市场的内部垄断格局日渐严重,挤压了中等规模电影的生存空间,并不利于本土市场的长期发展。
在韩国电影权力高地忠武路,集中存在着“BIG4”(韩国本土4大电影公司:CJ、乐天、Showbox、NEW)。其中,CJEntertainment属于“绝对权力”,观众占有率常年第一。从产业链覆盖角度看,CJ不仅席卷了电影制作环节,在投资、配销和附加版权市场也都占据着一定的话语权。
从韩国电影崛起的历史来看,在投资、配销、上映一手抓的大企业对电影产业体系化建设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院线渠道的合并和扩张不断加剧的当下,再次掌控主要推广和发行渠道的大公司,威胁着均衡性本已脆弱的电影行业,反映在票房上的直接结果便是大卖或者惨败的两极现象。
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在2015年的报告,韩国电影产业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2兆韩元,总观影人数也连续3年超过 2 亿人次。虽然在这两个指标上实现了小幅度增长,但是附加市场的增长势头逐渐放缓,韩国电影投资收益率在增长3年之后再次转为负数,为-7.2%。
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发行公司照顾大多数观众口味、以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千万收入电影的数量在增加,但中等收入的电影(观影人次三百万以上)数量却连年减少。这意味着,大企业企划制作的大制作电影虽然能够有机会获得高收益率,但是中小制作公司们制作的电影却更加不卖座,导致韩国市场的整体收益率被拖低。
海外市场遇冷的尴尬和挑战
在同样一份报告中,与投资收益率一样呈现下滑趋势的是海外销售额。2015年韩国电影产业海外销售额总计55,500,500美元,这个数据比上年减少了12%。
这意味着,无论是从生产端还是消费端,目前占据主导的、强调本土性和差异性的韩国电影,很难实现韩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有效对接。与席卷全世界的强大韩流形成鲜明反差,攻不下海外市场的韩国电影一直都属于“圈地自萌”的民族电影。
在北美外语片票房排行榜中前一百名中,韩国影片还没有占据一席之地。2015年,韩国电影在北美票房历史最高是《雪国列车》456万美元,其次《鸣梁海战》258万美元和《国际市场》230万美元。
在票房增速最快、韩国流行文化盛行的中国大陆市场,韩国电影目前依然没有产生票房过亿之作。2015年,重金用于宣传推广的《雪国列车》,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表现平平;众星云集、有着中国元素和情感的《暗杀》同样叫好不叫座。
与重要电影市场进行合拍片,成为韩国电影行业试图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动作。不过,这种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和成功概率依然处于观察时期,目前所呈现的效果并不乐观。
2015年,奉俊昊执导、朴赞郁监制的《雪国列车》正是一部韩美合拍片,版权出售到167个国家和地区,但整体票房并未达到预计;在中韩两国政治关系没有出现如今波动时,中韩合拍片正处于一个“蜜月期”。但是,除了《重返20岁》有着相对不俗表现之外,绝大部分中韩合拍片都陷入票房滑铁卢。
地处东亚的韩国与欧美好莱坞的话语风格和文化观念上存在天然的隔阂,技术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了打开欧美大众市场的难度。虽然中韩文化上渊源颇深,但基于中国的审查制度和没有电影分级的市场现状,擅长罪案、悬疑、惊悚、情色等类型片创作的韩国导演,在中国市场可发挥的空间相对有限。
此外,中韩两个市场的观众电影在消费理念方面仍有差距。从票房成绩来看,当前的中国电影消费者更加偏好的是《港囧》、《夏洛特烦恼》和《美人鱼》等喜剧题材的商业电影,话题性沉重、现实感强烈的韩国电影还有诸多无法匹配之处。
能够改变这种困境的是将普世叙述和细腻关怀结合的“韩国式工业电影”。正如1976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给好莱坞电影工业带来转折一样,韩国也需要同样具有“穿透力”的重型电影击穿目前制约着韩国电影的内外部障碍。
换句话说,韩国需要捡起并延续《汉江怪物》的思路,制作出更多的诸如《釜山行》的电影,甚至形成一种“目前还未充分探索的流派”。十年前,《汉江怪物》在国际市场上就有着不俗的表现,在新加坡上映一周后,位居当地市场票房排行榜第二名;2007年3月在中国大陆上映时,连续两周蝉联票房排行榜榜首。
虽然海外上映正在陆续开展中,但《釜山行》也会有不错的认可度。包括福斯影业、索尼影业,法国的Gaumont、Canal Plus、以及卢贝松(LucBesson)拥有多数股份的EuropaCorp 等多家电影公司都正在洽谈这部东方式丧尸片的海外重拍版权。
这部有可能创造更多历史的《釜山行》中,普通的电影观众会在黑暗的剧院中看到熟悉的自己。延尚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本片的一大要点在于,观众、反派和主角都是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这使得观众更好与他们亲近:他们有着相似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