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电影《拓星者》导演张小北:中国科幻片现在最重要是要应用

科幻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张小北作为业界熟知的编剧与影评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幻迷,不仅参与刘慈欣作品《球状闪电》的编剧,还即将执导科幻题材漫改电影《拓星者》

去年《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今年《北京折叠》再次折桂,《三体》电影正在制作中,《北京折叠》的影视改编权在去年已经被卖给美国导演,而前段时间获得科幻星云奖金奖的《银河之心3》也将被拍成电影,科幻文学的发展不禁让人联想科幻电影是否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但实际上落实到影视制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从科幻文学落实到电影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呢?

科幻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张小北作为业界熟知的编剧与影评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幻迷,不仅参与刘慈欣作品《球状闪电》的编剧,还即将执导科幻题材漫改电影《拓星者》,正在与中国科幻电影一起探索成长,在腾讯影业年度发布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新晋导演张小北,与他探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些现状与问题。

与电影结缘已久的张小北,除了影评人、电影编剧和新晋导演的身份之外,还是两个公司的老板。成立于2011年的太空堡垒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电影预告片制作公司之一。另一家公司十放文化成立于 2014 年,侧重影视IP项目的开发与运营,未来三四年都将集中精力做科幻电影。据张小北透露,这两家公司在运作完全是独立的,没有相关的联动以便更好发挥各自的优势。

选择《拓星者》:故事与题材有可能用相对较低成本完成一个还不错的科幻片

《拓星者》对于张小北和腾讯影业都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历程,科幻电影在国内是一个新电影类型,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少,而同时张小北是一个新导演,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但却意义非凡。考虑到漫画与电影的受众群体的体量的不同,为了将其搬上大屏幕张小北对原先作品的世界观进行了调整。《拓星者》电影现在是他现在工作的重心,电影计划明年2、3月开机,年内制作完成。目前经过6个月的前期开发,剧本与前期准备基本已经完成,即将进入到生产环节的关键节点。

谈起与腾讯影业的合作,张小北表示自己一直对科幻很感兴趣,腾讯刚好在找合适人的做,经过沟通双方因为彼此的信任与共同的目标而一拍即合,张小北将与腾讯影业合作的关系形容为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战友关系。确定了合作意向之后,在没有签任何合同的时候就开始做开发了,张小北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腾讯所有的动漫都看了一遍,平台上比较火的都是僵尸题材,但他明白这个题材虽然点击量很高但如果操作起来风险也很高。而最终选定《拓星者》是因为这个故事与题材有可能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完成一个还不错和有可能能被中国观众接受与认可的科幻片。

中国科幻电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距离中国早期的科幻电影《霹雳贝贝》(豆瓣评分7.6)与《大气层消失》(豆瓣评分7.7)已经过去将近30年了,然而中国科幻电影的水平却仿佛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没有什么显著的进步,这些年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寥寥无几。

张小北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处于刚起步阶段,希望很大但困难仍然很多,有将近30年时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幻片。但是中国现在发展科幻片却不乏有利条件,除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市场份额、人口基数足够大之外,还有非常年轻化的观影群体,对于科幻片的需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现在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市场需求明显了,信号足够强烈了。新的类型产生了新的观众,有了需求才会有应用,有了应用才会有体验,有了体验才会有要求,有了要求才会有标准。建立标准之后,科幻电影作为特定类型片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中国电影一个比较重要的市场。”

“中国科幻电影的市场定位最开始应是针对广大受众的”

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观众群体,那么中国科幻电影的定位是怎样的呢?“应该是针对广大受众的,科幻电影一般来说制作成本都不低,电影作为一种商品一定要有一种合理的商业机制,既然花那么多的钱去拍科幻电影,一定要想办法让更多的观众去接受才可能从商业上来说变成合理的市场。”张小北认为有些艺术电影虽然是低成本制作也要花一百万才能拍出来,要遵循某种商业规律,对于科幻片来说,未来肯定有多种多样可能性,但是现在为了能让中国观众更快接受科幻电影这个类型,在前期就要先把这个市场的人口基数培养起来。

大制作与小成本都有机会拍出好科幻片科幻片是否等于大制作呢?有两种常见的观点,一种认为大制作大特效才能拍好科幻电影,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实小成本也可以拍好科幻片,对于这两种说法张小北认为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一部高成本科幻电影的成功将为后面的科幻电影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完成同等水平的制作提供一些经验与可能性。

一般来说科幻片的成本比较高,科幻电影对工业化程度要求较高,但工业化制作的好处是可制作可传承,一部高成本的科幻片制作完成后相关的技术积累都不会消失,会留下来再次被其他人使用,后来者就有机会用比较低的成本制作完成同等水平的作品,将极大提高科幻电影制作的效率,关键是看有没有机会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科幻电影作为非常工业化的电影产品,操作起来需要系统的集成与管理能力,这正是中国科幻电影所欠缺的。工业化有个重要指标,能够把不同的产品,按照同一个技术指标、要求去做出来,在这过程中技术和流程管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幻电影如果要真正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开始应用”

目前中国电影工业化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科幻电影的成长与发展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而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过程和整个中国工业化经历的过程其实是差不多的。中国这个电影市场将来迟早会向全球市场逐步开放,慢慢会完全融入整个全球电影市场,到时中国科幻电影如果没有能完成成熟的技术积累,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如果想要缩小差距就要在短时间之内加把劲提高电影工业化的水平。

张小北也明显感觉到了这种紧迫感,“中国科幻电影如果要真正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开始应用,先实践起来无疑是很重要的,不一定说能拍得有多好。但如果不开始很可能就没有以后,总要有人先去探路。中国科幻电影需与时间赛跑,留给中国电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把中国电影类型化完成,涉及具体制作与成本指标,作品必须达到超过最低限度的水平。”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近年来经常有传闻称中国电影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将完全向全球开放,引发了一些国内影人的担忧。

快与慢的平衡是一种智慧,这里的快并不等于急于求成,过于早熟的果子很可能就失去了原本的风味。最好的结果应是又好又快,如果无法兼顾那么慢下来耐心打磨注重品质也是很重要的。

建立本土技术标准

近年来在中国比较受欢迎的科幻电影大多是美国好莱坞的,美国好莱坞科幻片非常成熟,中国与其有着全方位的差距,这是由历史现实造成的现实。然而其实日韩科幻电影也有一些不错的例子,如日本《哥斯拉》、韩国《汉江怪物》……日本哥斯拉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符号,好莱坞也进行了翻拍,与美国的差距太大,而与中国同属亚洲的日韩科幻电影对中国是否有借鉴意义呢?

张小北认为从创作上来说借鉴意义不大,但在电影工业上可借鉴,《哥斯拉》属亚分类的怪物电影,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电影,中国的内容审查机制使其在操作上可能性不大,另外技术环节也是问题。

这几年很多韩国公司来中国做特效,韩国特效技术的发展或许能为中国特效技术发展带来一些思考。韩国特效公司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培育市场,在人才方面送人去美国学习,回国后又加以政策扶持,经过不断实践积累、改进成熟后再输出,提升了产业化水平。而在特效技术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本土的标准。技术的成熟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总结经验,然后是市场的反馈与技术升级。

“电影市场如果是个金字塔,科幻片就是上面的塔尖,必须有下面的基座才能支撑起来这种类型片。日韩电影面临同样的问题是日韩自己的国内市场不大,难以支撑起塔尖的这种类型,中国市场才有这种可能性,这个市场不能拱手相让。”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4年67部进口片收获133亿票房,科幻类独占64%。肥水大多都流到了外人田,但是从文化上来说,好莱坞科幻片也许很难真正在情感上满足我们国内观众,“做中国自己灵魂科幻片需要找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情感、价值观,在此基础之上用符合现代科幻电影的方式表达,中国电影的成本呈现它,这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事。”

乐观预计3-5年左右时间中国科幻电影将被观众真正接受

什么时候大众有可能真正接受国产科幻电影呢?3-5年左右的时间是张小北的乐观预计,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市场上出现一部无论票房、口碑观众都比较认可的电影,不用说大卖,但首先应该能在商业上取得盈利或者说至少不赔本;其次能够被核心科幻迷和核心电影观众这两个群体认可,这两个是要做的第一步。后面争取每年都有一两部大家认可的科幻电影,如果这个情况连续出现了三年离那个科幻电影真正的春天就不远了。

除了票房与口碑这些外在的条件之外,张小北认为对于一部好的科幻电影来说主题情节、完整的世界观、特效每一样都很重要,而在没有多少前人成功经验的情况下,自己第一次做科幻电影会用上百分百力气与精力。探索如何做适合中国人的科幻电影只能聪明人下笨功夫,把所有可能的方式都试一次,所有路走过之后才会明白哪条路更适合。

无疑这是个试错的过程,但不能因为害怕犯错而不能去尝试,就算犯错了也积累了经验。“我们想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就得去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没办法投机取巧。”他给自己定了个相对切实可行的目标,不是一上来就拍个星球大战,而是慢慢来,每一步必要的过程都不省略,他相信走过之后才会知道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差多少,进而思考如何用现有条件去弥补。

不管怎么说中国科幻电影已经迈开了最初的一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国产科幻片走上大荧幕。正因为没有所谓的套路可模仿,反而使创作者有了更多不同尝试的可能性,说不定这或许也是电影创作者创新的机会呢?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