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要找回电影文化特质 导演应如何坚持电影的文化审美?

首届中国电影投资高峰论坛日前在海口举行。论坛的关键词是“投资”,但包括冯小刚在内的诸多电影人,发言却集体跑题,谈到了“创作”和“制作”。

首届中国电影投资高峰论坛日前在海口举行。论坛的关键词是“投资”,但包括冯小刚在内的诸多电影人,发言却集体跑题,谈到了“创作”和“制作”。冯小刚呼吁建立电影的蓝翔技校,为电影业培训大量技术人才;何平导演则对电影快要变成“产品经理”的世界表示了担忧,他说,“中国电影的创作问题,在于没有文化特质和文化审美。”

何平分析了中国电影创作没有文化特质和文化审美的原因,“现在一个导演拍电影,要服从市场、投资人的规则,还要服从宣传包装的规则,他们变成了优秀的规则执行者,却离开了创作者最基本的东西”。在电影业,何平是位有文化的导演,骂人骂得特别狠,却一没有脏字二没不发脾气。“优秀的规则执行者”这个定位,其实算是对导演的一个严厉的批评了,用直白一点的话说,就是导演成了乖乖的听话者,失去了导演作为电影创作核心的话语权,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的乱象,导演没有能力扭转局面,甚至许多导演成为了配合者。

在前几天,何平刚刚主动发布了自己的作品《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的网盘链接,这让很多人唏嘘不已——这位著名导演当下的最大愿望,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观众看到,哪怕使用的是别的导演十分反感的网络免费观看的形式。这个事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真拍电影、坚持原则拍电影的导演们所面临的窘境,你不迎合市场、不听投资人的话拍商业片,你就只能在票房失败之后,无奈地把作品放到网上供人免费看。

开的是关于“投资”的论坛,主要谈的却是“创作”上的事,这说明,电影创作者对当下的市场状况是不满意的,对改变电影业态是充满渴望的。何平提出了一个方向性的建议,要找到电影的文化特质。什么是电影的文化特质?按照通常的理解,电影在提供基本的娱乐功能之外,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审美与社会思辨元素,在讲好一个好看故事的同时为影片融入一些文学性,要对一切庸俗的、山寨的、粗鄙的电影元素持有排斥心理,让电影真正成为能够满足人的精神的作品。

电影的“产品经理”们想不到这个层面上,在他们看来,拍电影就是拼拼图,只要拼的这个图里有明星、有流行、有风尚就够了,他们不忌惮跟风,不在乎是否重复,只要拿到市场上能卖钱。电影“产品经理”是导演们最大的敌人,而导演选择与“产品经理”合作,最大的诱惑就是票房回报。因此,想要找回电影文化特质,导演们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合作,利用自己的创作核心话语权,与资本形成平等对话,拍真正爱拍的电影。

一线导演应该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改变电影业风气方面一马当先。名气大、号召力强的导演,最具备与资本谈判的能力,名导们最应该对业内乱象说“不”。冯小刚拍《我不是潘金莲》,就是一次不顾市场、坚持个性的任性行为,他不但拍了一个敏感的故事,还把长方形的电影拍成了圆形,这是对电影文化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电影业需要更多这样的个性表达者,来丰富电影的多样性。

当然,导演们想要任性是有前提的,他们首先要通过作品来强调自己的实力。为什么没人要求李安听从资本的意见?为什么李安可以不配合宣传跑几十个城市宣传?为什么李安的电影近年来都拥有良好票房表现?很简单,李安已经稳固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投拍他的电影是名利双收的事情,资本自然不会多说话、乱说话。

中国导演有时候在与资本谈判时处在弱势地位,除了有企图心之外,更大的原因就是不自信,觉得自己没法拍出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电影,于是乎眼睛一闭选择了票房。目前中国电影业内,形成了一个相互指责的怪圈,没有哪个环节承认自己出了问题,都在批评大环境不好,殊不知自己就是大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要找回电影文化特质,导演们就该从自己这个环节开始,坚持电影的文化审美,拒绝无条件的妥协。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