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节&活动 / 正文

“影评的力量”主题论坛:用评论的力量助推电影产业发展

今年国庆档期,《湄公河行动》凭借良好口碑实现市场成绩逆势上扬。片方日前发出通知,将该片放映期延长一个多月。

今年国庆档期,《湄公河行动》凭借良好口碑实现市场成绩逆势上扬。片方日前发出通知,将该片放映期延长一个多月。而由大IP改编、网罗一众明星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爵迹》却因艺术质量存在争议,遭到观众吐槽,票房成绩下滑。这些影片的票房走向说明,观众选择观看电影时越来越注重口碑。在这种情况下,影评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一场名为“影评的力量”主题论坛近日在长春举办,众多影评人齐聚一堂,针对类型化生产、资本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过于关注颜值、文艺片创作等当下电影产业争论颇多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以求引导电影创作,指导大众观影,助力电影传播。

导演“玩套路”有错吗

“近年来,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发现许多电影似曾相识,某个情节一出现,就能立马猜出后面的故事走向。比如,爱情片中男女主人公初遇一定会争吵,紧接着就是突如其来的热恋,最后陷入撕心裂肺的感情纠葛;在动作片中,一般主角无论中多少枪、挨多少刀都不会死,还能拍出好几部。”影评人苏岑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做电影不能“玩套路”的观点。她认为,电影宣扬的是思想,打动人的是情感,如果只有套路没有内容,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力。影评人左衡对此也颇有同感。他说,现在连一些文艺片创作都陷入了程式化的窠臼,很多青年导演纠结于诸如“过去的时间”“遥远的空间”“边缘的人生”的怪圈之中。如果连这个最应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群体都开始玩套路,那电影还谈何发展进步?

影评人叶航对此抱以截然相反的态度:“如果你看到一个有套路的影片你可能会厌烦,但如果你看到一个没有套路的影片你可能会反对。”他指出,这里所说的套路,是电影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模式。就像好莱坞电影和黄金时期的香港电影,套路普遍存在于这些电影工业强大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面向市场和商业,并为大多数观众提供消遣娱乐的类型电影,套路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套路只是技术标准。类型电影的突破,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一部好电影应该拍成观众“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就来自于套路,而“陌生”则来自于对思想内涵的挖掘和创新。

青年导演该“穷养”还是“富养”

拍电影的门槛越来越低。过去,导演需要从场记打杂等底层慢慢做起,经过多年磨砺才能独当一面。而现在,这一周期大幅缩短。除了科班出身,还有一大波导演跨界而来,有些甚至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只因在其他领域拥有一定名气就吸引了大量资源。影评人曾念群对此深表忧虑:“青年导演一入行就给他们大把的金子,会把他们砸蒙的。富养不仅未必能获得相对应的产出,反而有可能使青年导演在资本逻辑的指挥下迷失了方向。穷养则是对他们创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历练过程,也许使他们更能沉下心来打磨故事、塑造人物。”

“对于青年导演,与其说要富养,倒不如说是‘孵’养。”影评人周星认为,大多数导演本身都经历过从“穷”到“富”的过程。当作品向更高的创作水平迈进时,必须要有更充裕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才能保证高质量作品的产出。其次,富养不仅指物质的充裕,更是指精神的滋养,即用宽阔、开放、开明的文化政策为青年导演的成长保驾护航,培植他们更加丰富厚重的精神世界,这是富养的更高层面。导演的精神创造要始终保持艺术性,无论穷富都不能改变对艺术的追求,否则即使有再充裕的资金,依然做不出好电影。

要不要看重颜值

“在我接触的众多演员中,有很多不重视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却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一些演员原本演技不错,却为了追求更完美的外形而整容,有的甚至因此影响了面部表情,对表现力有所折损。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导演姚婷婷认为,演员颜值高只是影片的一个卖点,可以凭借一时的话题性将观众“吸引”进电影院。但观众不会一直为徒有外表而没有内涵的作品买单。真正能留住观众心的,还是精彩的故事情节和过硬的艺术质量。

在影评人藤井树看来,片面地认为高颜值的小鲜肉、小花旦出演的电影就一定不好看的观点也是不准确的。除了某些天赋异禀的人以外,大部分演员的演技都需要一个从量到质的提升过程。一些实力派演员一开始也是因为高颜值而吸引观众的目光,但经过长期的锻炼、生活的积累和自身的努力,实现了演技的精进。可见,问题的关键不是演员过于注重外形,而是电影产业存在“颜值崇拜”的不良倾向。如果从业者都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剧本和作品的质量提升上,挑选演员时更多地考察演技以及与所饰角色的贴近度,那么演员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深入生活、揣摩剧本、塑造人物。到那个时候,“电影要不要看脸”的话题也就不需要争论了。

文艺片观众看不懂,导演有没有责任

文艺片在主流院线上映时,总被观众吐槽其表达过于晦涩难懂。久而久之,“文艺片约等于看不懂”成了大众心目中的一个固有印象,仿佛电影一旦被贴上“文艺片”的标签,就主动疏远了观众。人们不禁要问,观众看不懂文艺片是导演的错吗?对此,影评人李星文持否定观点:“与商业片所肩负的使命有所不同,文艺片更多地承担着探索实验的功能。所以,衡量一部文艺片的优劣,有的时候不在于观众接受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创作者能否清晰、完整、有效地把自己的艺术情感表达出来。有些影片在完成自我表达时会采用一些生僻的电影语法和先锋的表达技巧,比如文艺片中最常用的非线型叙事、现实和梦幻交织相错,等等。如果观众在观影前没有相关的艺术素养的储备,往往会出现看不懂的问题。”

对此,影评人胡雅杰表达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文艺片一定要让观众看懂,因为它是创作者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探究和解构,这样的影片是思想的传递。如果创作者传达的思想观念大众无法了解,那么这种‘孤芳自赏’的传达就会毫无意义。”他指出,有些创作者把“文艺片”这个标签当成了作品品质低下的“挡箭牌”。如果影片的舆论关注度不高、票房不佳、观众稀少,他们往往不从自身找问题,而将责任全归咎于观众的审美水平低下。这种观念显然不利于文艺片的发展。影评人索亚斌对此深以为然,他进一步分析:“如果观众看完电影一头雾水,不想去理解其中的深意,甚至产生厌恶感,那这样的创作不仅没有实现社会价值,反而消耗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心。我们不能小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剧等新兴网络文艺形式正在迅速崛起,挤占了越来越多观众的业余时间,成为电影的有力竞争对手。现在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文艺片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创作团队要充分尊重观众的水平和能力,提升他们的影像文化观赏力。同时影评人也要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引导观众一起讨论、解读电影,提升大众的文化鉴赏力。”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