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好话剧已经受市场考验 接受电影形式多样化

尝了《夏洛特烦恼》话剧改编电影的甜头,开心麻花第二部喜剧电影《驴得水》也于10月28日上映。观众反馈均不错,该片在著名影评网站上的评分高达8.4分。

尝了《夏洛特烦恼》话剧改编电影的甜头,开心麻花第二部喜剧电影《驴得水》也于10月28日上映。观众反馈均不错,该片在著名影评网站上的评分高达8.4分。这两年,随着影视圈IP概念的兴起,人们重新注意到话剧这片IP蓝海,一批话剧在从舞台进击大银幕的路上。不过,也有观众认为《驴得水》否认导演不懂“电影技巧”硬伤,导致影片舞台痕迹严重,难以划入纯粹的电影范畴。南方日报采访了《驴得水》的导演、制片人和广东话剧界人士,分析一部优秀作品从话剧到电影,需要如何转折修改。而开心麻花CEO刘洪涛则表示,会坚持继续将优秀话剧拍成电影。

好话剧已经受市场考验

《驴得水》是关于一些人为了美好目的而做了一系列错误的事,最终结果失控。故事源于导演周申和朋友吃饭时听来的一个笑话,当时他听完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开头”,“好像一个小雪球,轻轻一推,就滚成特别大的雪球”。

故事在舞台上淬炼了几年之后,开心麻花决定把它推向更大的电影市场。影片的剧作结构和人物塑造得到普遍认可。

广州剧评人杨小乱没有看过话剧原版,所以电影版对他来说“相对是新鲜”的,“这肯定是近期最好的国产片,以这种黑色的手法去揭示人性。”在表演方面,任素汐演绎的张一曼得到一致好评,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马迅之去年在深圳看过任素汐的现场演出,“我那时候才知道竟然有女演员在舞台上如此光芒万丈”。

从曹禺的《雷雨》《日出》到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再到近期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话剧改编电影在中国电影史里很常见。今年8月来广州演出的话剧《南海十三郎》是香港最为经典的舞台剧之一,1997年改编的同名电影版也很不错,主角都是谢君豪,他也因此拿了当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两部电影都改编自舞台剧,开心麻花CEO刘洪涛对南方日报记者说,他们将会坚持这个方向。在他看来,话剧改电影,等于是把一个经历了反复打磨、拥有“好底子”的IP搬上银幕。“戏剧经过数百场甚至上千场的演出,已经完成了艺术作品的孵化,也磨练了团队,特别是经受了观众的检验,成功率会比较高。”刘洪涛说。

接受电影形式多样化

电影《驴得水》筹备阶段围绕是否打破原有的戏剧结构是存在争论的。

刘洪涛的想法是,话剧版的剧本结构比较封闭,格局较小,人物、场景最好更为丰富一些。而导演周申认为,台词密集并不代表银幕上最后看到的只是一张脸在说话,“昆汀的不少电影就是台词密集并依靠台词推进的,但画面还是可以很酷。”最终开心麻花尊重了周申的意见。

让主创没想到的是,这种呈现成为观众对《驴得水》批评的重点。场景单一、情节主要靠语言推进、表演有强烈话剧腔……都让电影颇受争议,有人甚至说:“在电影院看了部话剧。”

广州资深“戏迷”何花的看法很具代表性,认为《驴得水》把从舞台剧移植到大银幕上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舞台剧本身就需要比较夸张才行,但这些冲突表现如果放在电影里无疑是有些‘用力过猛’了。”

对于“缺乏电影感”的评价,刘洪涛认为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电影有很多种风格,有一类电影就是《驴得水》这种风格的。”他举例说,电影《完美陌生人》在各方面都比《驴得水》的场景更单一、台词更密集,矛盾也是一样的冲突集中,“为什么没人说《完美陌生人》舞台感强呢?难道是因为根本没有同名舞台剧吗?这不是舞台感,不是话剧感,这就是电影感,这是‘戏剧性强’的电影风格。”

刘洪涛强调,应该接受电影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和多样化,电影本身好不好看,故事有没有打动人,才是衡量电影水准的尺子。

关键词: 话剧 考验 市场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