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观众不太买账《但丁密码》 好莱坞动作片能讲艺术史吗

上周五,根据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小说《地狱》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上映,可能因为考虑到票房,翻译到国内上映时片名改成了《但丁密码》。

 上周五,根据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小说《地狱》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上映,可能因为考虑到票房,翻译到国内上映时片名改成了《但丁密码》。上映后广大网友骂得多赞得少,除了吐槽曾经的影帝“阿甘”汤姆·汉克斯“怎么老成这样了”,最多的不满就是“这不就是欧洲旅游风光片吗?”还有网友称电影“一定是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旅游局赞助的”。

其实从豆瓣6.5的评分看,这部好莱坞动作片的质量绝对在水准之上,被诟病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再一次“被套路”。总之,《但丁密码》和此前火遍全球的成名作《达·芬奇密码》和前传《天使与魔鬼》相比,所用的讲故事方式简直如出一辙:有人遇害,暗示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主角哈佛大学的兰登教授(汤姆·汉克斯饰)被组织邀请去解密,在解密的过程中带领大家去各个城市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寻找艺术品上隐藏的线索,经历了好人和坏人的几次反转之后,教授打倒坏蛋,成了拯救人类的英雄。

其实“被套路”也不怪导演、编剧和汤姆·汉克斯,原著作者丹·布朗的小说就是这个样子。目前为止他最畅销的小说国内翻译过来的至少有六部,《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骗局》、《失落的秘符》和这部《地狱》,看了两三本之后就知道这位悬疑作家最重要的套路了:开头设定一个时间,比如24个小时或72个小时,时间紧迫,而谜题藏在几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的作品当中,必须要对艺术家和其中的历史背景有足够的了解才能解开。这也让他的小说被称为是最适合改编成好莱坞电影的文学作品。

电影《达·芬奇密码》中,观众们在惊心动魄中游览了巴黎的卢浮宫等法国知名艺术馆,电影《天使与魔鬼》中将梵蒂冈的各大雕塑艺术、教堂、喷泉水池等,特别是大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一览无余。兰登教授一边拯救人类,一边跟观众们普及美术史的知识,一边被追杀,一边兢兢业业地当一名好导游,也成了丹·布朗系列电影的最大特色。

这一部《但丁密码》中,电影无疑希望延续之前的套路,在前有堵截、后有追杀中将但丁的长篇《神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擘、与达·芬奇同时代的画家提波切利等艺术家一一介绍,并带领观众们游览佛罗伦萨的韦奇奥宫博物馆——电影里有几乎三分之一的情节是在那里发生的。这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点题了:女主角问男主角,我们要去威尼斯的哪座艺术馆?男主角微微一笑:威尼斯这座城市就是一座艺术馆。

依旧是那三板斧,这次观众却有点不太买账了,是大家不喜欢“汤姆·汉克斯讲名画”系列吗?其实并不是。笔者看过电影之后,与前几部电影相比,这次的影片一直在奔跑和追逐当中,在博物馆上蹿下跳,一会儿钻房梁,一会儿下地道,既没了当初《达·芬奇密码》中那种林立的古董带来的庄重肃穆之感,也没法好好听讲一个有独立世界观的故事,汤姆·汉克斯被三拨人追赶,镜头还没给名画萨瓦里的《马西阿诺之战》半秒钟镜头呢,汤姆大叔就跑路了。

整个电影的节奏失控越到后来越明显,男女主角来到威尼斯,本想好好介绍一下这座城市,结果一路走马观花,什么名胜古迹也没看清楚,就飞到伊斯坦布尔了。大家跟着他们一路颠簸,虽然最后拯救了人类,但什么也没明白,更没有值得反复回味的细节。结尾的匆匆收场甚至有点头重脚轻——说到这,电影还把原著的结尾改掉了,一下子就从对“艺术与人类命运的历史反思”跌落到了“好人打赢了坏人”的好莱坞老俗套中。

面对观众们日益高涨的观影水平,光是弄个顺带观光游览的电影是糊弄不过去的,更何况其中还夹带了爱情、悬疑等私货,却哪个也没拍明白。在这么多艺术名作中徜徉,如果没点深刻的、艺术感的电影觉悟和哲学思考进去,活活把还不错的题材拍成了乏善可陈的爆米花作品,恐怕这次就连意大利旅游局也不会满意吧?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