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VR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需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虚拟现实作为一门新技术,已在电影界得到应用,进入到了产业化探索进程,必将对未来电影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虚拟现实作为一门新技术,已在电影界得到应用,进入到了产业化探索进程,必将对未来电影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如何处理好电影艺术创作与虚拟现实(VR)技术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行业标准,把VR作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国际电影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业内学术研究机构和影视企业十余位专家对电影与VR的融合发展、VR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VR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开始,VR开始在众多行业被频繁地提及。在电影行业,VR更是被业内视为改变电影创作方式的全新技术,并引发了行业更深层次的探讨:在电影技术发展的热潮中,创作者们如何来应对技术革新带来的创作方式的转变?

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客观地表达了他对VR的看法。“电影是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数字技术给影视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考。VR技术在中国发展迅猛,可能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但VR能否成为电影创作领域的一场革命,则需要我们更理性地讨论。”在孙立军看来,VR带来的不仅是影视创作技术上的改变,更激发了中国电影人借此传播中国文化的期待,“我们要让属于中国的电影在未来占得先机。”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野霏认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始终把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对于VR这一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制定出台行业标准,并进一步成为引领世界电影发展的中国标准;抓住VR技术的成果转化契机,进而站在电影产业改革创新的前沿,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极具前瞻性和历史意义。

“VR技术是即将颠覆整个电影产业的新兴技术的关键节点。”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表示,为了更好地参与到这一变革中来,这一中心将通过举办面向未来高新影像技术的系列活动和项目,与顶尖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共同推进未来影像技术与艺术融合新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VR技术探索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三维蜘蛛科技赵澜云看来,国内VR电影已处于业界探索的最前沿,不管是从制作环节还是技术角度,中国跟美国硅谷的差距都仅有两三个月。“未来将非常有机会超越或者跟美国并驾齐驱。”

行业面临内容缺口和标准缺失

虽然业界普遍认定VR行业“钱景光明”,但对于VR从业者来说,这一行业已触碰到发展的瓶颈——如何在技术迅速成熟的行业背景下匹配相应的优质内容,实现用户或观众的互动体验,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论坛上,鱼果动画首席执行官孙瑜则从虚拟偶像的打造与VR结合的方面分享了她的经验。她认为,下一代消费者的世界是二次元的世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的偶像和角色,通过VR技术能够和观众进行更深入的交互。“在人与网络、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的连接和互动方面,必然会有革新。”

派华虚拟视觉首席运营官姜华则认为,VR产业发展至今的最大障碍在于创意。“不管技术如何发展,都要通过无与伦比的创意来让受众体验到。而现在市场上的很多作品既无标准也无创意。我希望专业的电影人,能更多地关注VR的艺术创作。”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国内VR行业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并且VR内容主要集中在游戏、视频方面,其他优质内容过少,使得用户黏性不强。除了内容上的匮乏,在七维视觉首席执行官殷元江看来,当下国内VR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在于行业标准的缺失。大部分VR设备过重,长期佩戴后会有不适感与晕眩感,交互体验欠佳。

除了终端设备的五花八门,“目前VR的内容制作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并无统一标准,这就直接导致了内容创作者们需要学习多种产品格式。确立行业标准已迫在眉睫”,殷元江坦言。

内容与标准的短板也直接影响了行业的纵深发展。记者注意到,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11家虚拟现实公司中,上半年盈利的仅2家,另有1家持平,其余8家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VR行业的生存环境却已发生微妙变化。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VR行业的冬天已经到来。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副研究员翁冬冬表示,VR行业十几年来一直都在不断发展,并不存在所谓的寒冬。当下的“资本寒冬”,更多的是由于行业的浮躁和只关注短期利益导致的,VR产业要想发展下去,需要内容和渠道双管齐下。

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虽然遭遇了所谓的“资本寒冬”,但VR无疑仍是当下最热的行业之一。翁东东直言,各个行业都在关注VR的技术细节和落地使用,这表明了VR产业的前景依然广阔。“在技术人才方面,VR领域已完成了有效的储备,但是这种人才基础并没有形成良性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业内一致认为,目前VR行业在内容和创意方面的缺口,正是源于行业人才的缺失。

“虚拟现实是高科技融合的领域,但传统影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却与这个领域相去很远,因此要发展VR产业,必须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幻境梦工厂总裁文钧雷坦言,VR技术所带来的转型挑战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而中国已建立起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一旦中国成为VR产业的中心,未来会受益匪浅。“无论是政府的引导,还是社会资本的投入,都应该将重心放到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等更具产业链价值的领域中。”

米粒影业视效总监徐喆认为,影视领域中的VR应用可以理解为一种剧情式的互动式体验。“这是影视VR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徐喆说,从目前海外做得最好的几部VR影视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互动体验,这是一种类似于互动游戏般的强剧情互动体验。“而这种类型电影所需要的人才,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人才,而是复合型的人才,需要对电脑动画、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极强感知能力的百科全书式的人才。”

除了人才的匮乏,创作者在VR拍摄方面遇到的困惑也在论坛上被提及。在VR电影《狂欢陌路》导演韩婷看来,VR技术对于内容制造者来说,目前最大的瓶颈是如何把握情感的表达。“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来进行拍摄,关乎作品最终能否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互动感。”韩婷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进行VR影片的拍摄,能够带来更强的沉浸感与互动感。

无论是行业标准的建立,创意的萌发,还是复合型人才的集聚,“不管技术如何变更,电影最终的目的还是讲述那些让我们感到新奇、新颖和温暖我们心胸的故事。”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表示,VR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技术人员的责任,电影内容创作者们也必须要承担使命,让新的技术为好的内容服务。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