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和在片中出演角色的儿子李淳亮相北京首映发布会。本报记者 邓伟摄
距离上一部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过去四年,昨天,李安执导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简称《中场战事》)来京完成内地首秀。此次李安全球率先采用120帧拍摄技术,带来视觉革新,但也导致影片之前在北美点映后遭到不少批评。“我虽然62岁了,但还在成长。这个成长也包括我在电影上有更多的追求。”李安回应,他希望能充当做实验的“小白鼠”,哪怕“冒犯”人们的观影习惯,也要给未来的电影多一种可能。
谈技术创新
“为照顾观众,我也有妥协”
《中场战事》改编自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故事并不复杂。19岁的美国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争中因勇敢救援战友成为国家英雄,随后与战友一起被召回国内进行巡回宣传,并在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参与表演。让人悲哀的是,虽然比利被热闹的人群包围,但无人真正关心他的内心感受。
相比于故事,该片更引人注目的是它首次采用120帧技术。国际通行的电影放映标准是24帧,即每秒收录24张连拍图片,组成一秒完整的连续画面。李安采用120帧技术,就是银幕上画面呈现的速度为每秒120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眼看到的真实效果。至于120帧体现出的视觉效果,李安如此描述:“如果一场戏要求你不好意思,需要你的每一个毛孔都流露出害羞,这是藏不住的。”实际上,“高度真实”也是很多观众的观影体验,餐桌上飞过的苍蝇,角色脸上的绒毛都一览无余。
李安透露,选择120帧技术来拍《中场战事》绝非随机。“这部片子需要投入更多高科技,如果不这样,就没有兴趣拍了。”他说,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不一定会拿来拍成电影,但被他挑中的小说,不光故事要打动他,还要让他着迷,进而想在电影方面做些事情。所谓着迷,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研究出结果,最好搞一两年还研究不出来,让他觉得非做不可。“从某种层面看,我是在选元素而不是故事和文字,拍电影是受到小说启发,重要的是在未来两年里我对电影和人生有哪些追求。”
新的拍摄技术往往和新的拍摄手法紧密相连,但李安这回没有一味先锋、前卫,相反,片中大量沿用了似曾相识的拍摄手法,有意照顾观众的观影习惯。“我的确在很多地方都做出了妥协,不光是对观众妥协,对我自己也有妥协,毕竟我不是从火星来的,只有外星人才会弄完全新的东西。”李安幽默地说,他这一步已经跨出去了,而且已经走得蛮远,“其实蛮惶恐,因为不晓得会怎么样。我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坦言,目前120帧技术的适用面还会受到一些限制,“但有一天人们看习惯后,什么题材都可以拍,包括浪漫喜剧。”
谈挑战自我
“要感知活力,就需要障碍”
从出道之初的“家庭三部曲”到武侠片《卧虎藏龙》,再到之后的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及至如今尝试120帧拍摄技术,在人们印象里,李安一直不断挑战自我,给自己找难题。
其实,李安第一次接触到3D数字电影,还是上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在那之前,他誓死捍卫胶片。至于为何会有如此重大的转变,他解释,因为他在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时候,发觉有一样事情非常不合理,那就是不少人其实是在用胶片思维拍数字电影。“我们手上拿着数码设备,却在模仿以前的胶片,我觉得这对数码设备不太公平,对我们自己也不太公平。”他说,从那以后,他就开始调整心态,“胶片艺术是我永远的爱好,但也要让数码做该做的事情,我只是想给数码讨一个公道。”
对于不断尝试新题材、新技术,李安语出惊人。“我正在活着,我需要感知到活力,这就需要障碍,因为没有障碍,人是没有思想的,很难保持新鲜度,久而久之感觉就会僵硬,那种感觉是我无法忍受的。”他说,“每次爬一个高峰,不仅学到东西,还能学到谦卑。中国有句老话,叫‘学然后知不足’,这是我保持活力的方法。”在他看来,不熟悉他的人会觉得这次拍片是一个跳跃,其实他是非常合理地一步步在走。
不过,之前不少北美影评人抨击李安新片过于炫技,形式远远大于故事。对此,李安坦然回应:“评论是别人的东西,我不好讲。但在我这里,从来不会说技术是一回事,内容是一回事,不会出现技术很炫、内容不行的情况。”他解释,形式和内容互为表里,两者不可能脱离。影片之所以引发人们的误解,是因为它打破了人们沿袭百余年的观影习惯。他建议观众把过去的观影习惯抛到一旁,放松心态进入新的电影世界去体会。
谈内地市场
“正是黄金时代,要把握机会”
尽管120帧新技术在北美遭遇批评,但李安坦言自己还会继续寻求变化,找到体验电影的新形式。他半开玩笑说,不晓得自己是否天生就是这种劳碌命,对电影的痴迷和兴趣,让他从来不把电影当作一种工作或者传道的工具,而是必须历久弥新。他打比方道:“就像和任何人维系关系,包括伴侣和儿子,要保持初心,就要日新月异,要有冲动一直做,做不出来会感觉很挫败。”
《中场战事》将于本周五登陆内地院线,但除了极少数影厅可以放映120帧版本外,更多影院只能放映普通版。李安特意说明,自己并不是制作了一个顶级配置的版本,其他版本的质量就逐级下降,“其实每个版本都经过了重新创作,最好每个版本都去看。”
而在今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久未露面的李安为中国电影市场问诊开药,他希望中国电影人能放慢脚步,练好基本功。半年过去了,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曾经飙升的票房数字遭遇天花板,市场调整迹象明显。与上一次提醒人们从热浪里冷静下来不同,李安这回做起了义务“推销员”,“四年前中国市场就已经很火热,现在更火热。”
李安评价道,其实内地一直都有好片子,很多片子他都是在飞机上面看的。对于中国电影的期待,他还是那句老话:“现在是黄金时代,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住,能够扎下根去多做点儿基础性工作,实现持续经营。过去美国电影市场和它的思维方式是世界主导,希望今后不管是市场还是文化方面,中国电影对全世界也能有一个新的导向,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