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今天一早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导了一部名为《生门》的电影。原因是这部电影的故事正是由早产儿引发的。
此前著名导演陈为军的新作《生门》在北京、上海举行“疼·爱”公益专场观影活动,两场活动分别邀请了著名作家、编剧六六女士、来自春苗基金会、早产家庭、关注早产儿群体的代表及志愿者们等公益人群进行观影,并与电影及医疗等行业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电影背后的故事。在电影产业娱乐化的今天,这样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如同一股暖流,引发观众多重感动和高度赞誉。
产房内外真实纪录,读懂人间大爱的无声表达 电影《生门》讲述四个非典型家庭,由于生产事件引发的一糸列起伏跌宕、情意绵绵的感人故事。4位产妇的共同点都是,产妇都遭遇了生产的极端状况,不同的是病症和家庭问题,包括“凶险型中央前置胎盘”的孕妇,患有糖尿病且双胎早产的孕妇,还有家境贫寒,为了5万元手术费四处奔走的孕妇家庭,甚至还有因为术中大出血生死扑朔的年轻孕妈妈等,在手术室里的真实镜头看得人触目惊心,而孕妇家庭与社会各界的连接展现出来的人生百态也在电影中得到呈现。可以说,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一个窗口,而电影通过这个窗口希望传达给观众的,除了生命的得来不易,还有早产儿问题、医疗问题等更深层次的社会性话题,更重要的,是人世间无处不在的大“爱”无言。
嘉宾现场发声,多角度解读电影“疼”与“爱”的内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蔺莉说,自己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电影中的故事每天都在自己的工作中上演,但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还是几次湿了眼眶,不仅感动于一个家庭对于新生命毫无保留的付出,也感动于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的奉献精神,她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给大家展现医护人员真实的一面,消除社会上对医护人员的误解,缓和医患关系。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代表刘鑫本身也是一对早产双胎儿的父亲,在家人的坚持和医院的悉心照料下,如今两个小家伙已经健康成长。刘先生认为,早产儿家庭遭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苦痛和纠结,希望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曾创作过《蜗居》、《心术》的编剧六六直言:“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与影视有关的数字在不断地刷新纪录,然而真正写进历史的影视作品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些从业人员没有将创作的责任担在肩上,没有给观众留下有营养的作品,而《生门》并不是花钱买个微笑那么简单,它给予观众自省,思考人生,并珍惜当下的生活,像这样的电影的推出,影视行业的发展才是可期的”。 而《生门》出品人,制片人戴年文则从电影的角度给予解读,他分析说,电影讲述了4个简单又复杂的故事,但背后的表达的情感却是一致的,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医生患者之间的爱,以及镜头背后没有来得及体现的故事所传达的爱,共同组成了这样一部痛感和爱意交织的电影。 “疼爱”体验+脑波测评,高端“黑科技”打造最“感触”的观影现场 为了让观众对电影更加感同身受,现场引入了“阵痛模拟仪”和“电影测评仪”两大“黑科技”。“阵痛模拟仪”可以模拟还原出产妇在临盆状态下所经受到的阵痛考验,能够让参加体验的观众对女性的分娩有更切身的体会。一位参加了“阵痛模拟”的男士表示,女性分娩将遭受长达几个小时的12级阵痛,而自己在9级阵痛下就已经疼痛到无法说话,这么一对比,才发现母亲真的是十分伟大,回家一定要对妻子说声“你辛苦了”。而一位未婚女性则在观众的加油声中勇敢地加到12级,成为现场体验疼痛指数最高的观众,她说,虽然自己未婚,但是能想象到自己将来为人母的情况,一想到自己所受的疼痛是为了孩子,就觉得没那么痛了。果然“为母则刚”,女性的强大在有关孩子的事情上面体现得最为明显。
而由国内首个专业的电影测评机构聚影汇提供的“电影测评仪”则是本次观影场亮相的第二大神器,可以对观众的脑波进行测评,捕捉大家真实的“感动指数”。在本次观影场之后,这些“电影测评仪”还亮相全国十几个城市举办的测试专场,采集不同城市的观众的感动指数和疼爱指数,并在《生门》首映礼进行发布,高科技的加持将给电影带来多维度的全新体验。 电影《生门》由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太和传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将于12月登陆全国院线,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