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不管技术如何发展,行业如何风云变幻,既然选择“演员”这个职业,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专业素养。没有打磨演技的端正态度,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傍身,即便捞了快钱,炒热了话题,也买不到业界的尊重。
不成熟的CG技术掩盖了演技的硬伤
起这个题目需要顶着很大压力。毕竟,哪怕在郭敬明的粉丝心里,自家爱豆不管手握多少IP,依然无法和拿过三座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之光”导演李安相提并论。但在不算太长的间隔时间里,看过郭导的《爵迹》,又感受了120帧的《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吊诡的对比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出现在我脑海中:这两部电影,似乎暗合了未来电影的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爵迹》最大的卖点就是“100%纯CG”。所谓“真人CG”,是指先通过特殊设备捕捉真人演员的动作表情,再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表演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生成动画角色形象的拍摄技术。但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的前提下,国内几乎所有影视制作公司都没有能力能完成这样的大制作。
最常出现的就是角色动作不协调、四肢无力虚软、面部表情僵硬等问题,使人物像被操控的提线木偶般缺乏生命力,以至于诸如“为什么要做成动画”“全明星阵容就演了个这”等争议在影片上映后不绝于耳。
有趣的是,“全明星阵容”里的多数明星,常因为演技不在线被观众诟病,但在CG电影中,“演技”这一硬伤被不成熟的技术消解了。谁会跟一个完全异化为某种不明生物的“演员”计较演技呢?哪怕他全程面无表情,观众更多也会把耙子对准制作方在特效制作的偷工减料。懂行一些的,明白真人CG动画耗时耗钱,凭郭导的气力和抱负根本难以呈现预想中的效果。演技?能看得出是个人就不错了——潜意识里,CG电影是可以无视掉演员演技的。这也是郭敬明的聪明之处,《爵迹》所号称的全明星阵容几乎都是流量明星,通常观众认可的“演技派”一个也没有——郭敬明毫不掩饰对自己将高票房希望寄托在流量明星身上的想法。
一句话,《爵迹》这类主打CG技术的电影就是为有人气没演技的“小花”“小鲜肉”们提供在大荧屏上不显违和的机会。
追求“真实感”客观上提高了演员门槛
和CG技术更多呈现的魔幻感不同,李安导演在技术上的追求是“真实”——不仅是让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有对人类现实体验的敏感捕捉和放大。体验过120帧的观众对这个技术的感知一般是“过分真实”,当你能看清眼前人脸上的细微毛孔时,这种“真实”其实已经超越了正常人先天的生理感知范围。
而这种“放大”对演员的要求是严苛的——不在于妆容要精致无暇到在120帧的亮度下看不见毛孔,而在于演员的每个表情、眼神、神态动作,都会无比清晰地传达给观众。所以面瘫是不行的,过度演绎也是不行的,只有细腻到位、不着痕迹的表演才能使银幕前的观众将真实感体验到底。也就是说,演员若有演技上的缺失,在120帧的技术革新中会暴露得更加显著彻底,对电影观看体验的影响不言自明。所以,李安所探索的技术,客观上也提高了演员的准入门槛。
若有朝一日120的帧率普及为电影的常用选择(如同今天的3D和2D),很难相信真的有大波“死忠粉”能在两个多小时120帧的超感官体验中,去忍受让你时时跳戏的爱豆。
但若以长远计,随着CG技术的完善,能以更低的成本更精确地让机器捕捉“真人”的表情,并在制作中无损呈现,恐怕在CG电影中“面瘫”,也不再是能被观众忽略的硬伤了。说到底,不管技术如何发展,行业如何风云变幻,既然选择“演员”这个职业,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专业素养。没有打磨演技的端正态度,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傍身,即便捞了快钱,炒热了话题,也买不到业界的尊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范冰冰演了《爵迹》还要把自己折腾成李雪莲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