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是各种大片扎堆的时候,但近期主旋律的影视剧也不少,由香港著名导演吴品儒监制、青年导演王涛涛执导、著名演员唐国强担任艺术指导的战争片《先锋之那时青春》就在这股“大片潮”袭来之际定档了12月12日上映。影片集结了至上励合张远、马雪阳、刘洲成三位成员,以及姜超、刘亚津、九孔、果静林等群星阵容,乍眼一看,领衔的全是偶像派小年轻们,题材还是红色主题,这种混搭让人在意外之余也保留着几分好奇。其实,纵观近年的电影、电视市场,越来越多的偶像明星加入到了主旋律的洪流中,但启动原本就对电影涉猎不多的偶像组合合体出演这部长征主题的影片,《先锋之那时青春》如此大胆的做法也不禁让看客们心生疑问:这是导演在“玩火”,还是偶像们真的要经过战争片的残酷考验才能“浴火重生”?
当主旋律遇上商业 “水火不容”还是“和谐联姻”?
在电影工业发展成熟的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必须要符合最广大层面受众的需求,也必须表达最主流的价值观,所以基本上属于主旋律电影的范畴。而在中国,受多种力量支配的主旋律电影却常常意味着“说教”或者“乏味”,这就难免会让观众一开始就有抵触心理。如何把握好主旋律作品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怎样才能提高观众对主旋律影片的接受程度?《先锋之那时青春》的主创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认为主旋律作品跟商业不冲突,一部真正好的影片一定会有票房。“现在的创作潮流就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部长征题材片子就是如此,主题虽‘红’,但拍摄过程中有艺术的东西在里面,我们用当下观众易于接受的类型化拍摄手法和特效技术将革命精神、动作场面展现出来,你可以把《先锋之那时青春》视为中国版的‘荒野猎人’、青春版的‘伪装者’、丛林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因为极限对峙、心理斡旋、热血肉搏、甚至人与自然的合一等商业类型片元素,都会在片中体现。”
当偶像遇上战争片 “借力发力”还是“一损俱损”?
如今,抗战、谍战等各种战争片都开始向“小鲜肉”和偶像借人气,邀请人气明星出演来吸引观众,俨然已经成为制作方保证收视和票房的捷径。于是,有的影视作品出现了面如冠玉的男性英雄角色,每次战斗时都一袭华服、头油锃亮,一番厮杀过后发型“纹丝不动”,还时常摆个造型,这种为吸引粉丝而不惜消费历史、绑架艺术的方式一度引起业界反感,还遭到了观众诟病。谈起启用至上励合来出演主旋律战争片是否担心偶像变为“花瓶”时,导演王涛涛表示:“硬汉形象的回归是《先锋之那时青春》的表现重点之一,有偶像出演,不代表整个作品被偶像化,也不代表战争片会因此变为‘雷片’,更不代表片子会失去教育意义和正能量,很多人未看先判,一部作品看到有偶像明星在列,就觉得‘卖脸不卖戏’,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能诠释好自己的角色呢?”在王涛涛看来,《先锋之那时青春》中的人物都是比较年轻的,所述故事的主题是关于青春、信仰和理想的,让至上励合等演员去饰演这些角色,一方面与人物原型年龄相近,能更好地体会同龄人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贴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符合影视美学。影片监制吴品儒表示:“要让‘偶像’成熟起来,就要给他们成长的机会,这样主旋律影视剧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