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时间讲述修复师传承故事

由萧寒执导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于12月16日全国上映。日前该电影作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举行了首映。

由萧寒执导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于12月16日全国上映。日前该电影作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举行了首映。活动现场,萧寒表示自己更在意的不是票房,而是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关注纪录片,让纪录片堂堂正正走进电影院,而不只是在网络上,或者对着手机。

年初,剧集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在B站走红,获得了极高的人气,点击量近200万,超过6万条弹幕,豆瓣评分高达9.4分,超过同为爆款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和热播剧《琅琊榜》,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影版与剧集版最大的不同是,电影以时间为主轴,这些文物修复师,就是修复时间的人,他们和时间不断发生着各种交际和化学反应。电影的叙事像一股溪水一样流淌,润物细无声流淌进心间。在观感上,电影版也“消失了”画外音,导演尝试用更多的镜头语言和修复师群像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崭新的故事线以及大量剧集版中未出现的画面交代了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状态。悠扬的背景音乐勾连画面的起承转合,仿佛被修复师带着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在剧集版中着重塑造的匠人精神,电影版则接续讲到了传承以及文物修复师渐渐老去的心酸。看过影片的观众表示:“如果剧集版是让镜头反映真实,那电影大概就是让时间说故事,而时间讲述的这个故事以及这部电影里的人事、景物、音乐都过分美丽,唯一遗憾的是时长太短,意犹未尽。” 

关键词: 故宫 文物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