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2016年并非中国电影发展的拐点

2016年并非中国电影发展的拐点,而是中国电影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出现了某种拐点。长期外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红利曲线已渐趋平缓,结构性过剩现象渐显,内容供给亟待加强。

2016年并非中国电影发展的拐点,而是中国电影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出现了某种拐点。长期外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红利曲线已渐趋平缓,结构性过剩现象渐显,内容供给亟待加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各方论争的“拐点”正是当前中国电影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是其表象,中国电影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则是其实质。

首先,从需求侧来看,依赖硬件指标的外向型增长模式是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全年新增银幕达8000多块,2016年1-9月全国新增影院1230家,新增银幕7153张,日增银幕均数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6张,截止9月底全国银幕数已达38780张,放映规模已相当接近北美市场。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影院持续建设带动的的放映场次增长已成为中国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终端扩容无疑拓展了市场空间,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需求侧”方面看是大有裨益的,但简单推算的人均银幕占有率并不能代表真实消费容量,影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凸显出结构性过剩的现象。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影院放映场次同比增幅高达40.8%,但新一轮放映市场的扩张并未带来预期的票房增长,一二线城市银幕需求趋于饱和的,存量影院产出继续下滑。三四线城市新拓展的影院与小城镇文化消费的匹配度尚不完全成正比,造成多地新增银幕上座率不高,甚至拉低了单银幕产出。加之业界对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增量的期望值恐怕也估量过高,他们在春节档曾经表现出来的热情让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幻觉乃至幻象。

影院终端提速扩容同期,线上售票平台崛起,第三方电商平台介入放映环节并争夺票务市场份额,购票补贴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特色,也成为2012年以来票房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2015年暑期档达到顶峰。票补作为电商进行票房营销的手段,刺激了观众的消费欲望,促进票房增长,对市场扩容有着积极作用,但票补在炒作发酵票房业绩的同时,也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从资本进入的流程来看,票补实质是变相的买票房,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其市场营销的运作缺乏可持续性,影响到电影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这种负面作用2016年春节档之后得到了集中体现,各主要在线售票平台资源整合趋于稳定,“票补”减少、整体票价回升使得人们依赖补贴的消费习惯被打破,被“票补”低价所吸引的新观众群体流失,其短期内形成的影院观影习惯和忠诚度有待调整甚至重塑。与此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升级票务软件系统并严查市场秩序,很大程度上堵住过去偷漏瞒报票房的系统漏洞,与票补退潮共同驱除以往电影市场中由“非观众”因素造成的票房泡沫。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票房增速放缓并非中国电影发展受阻,而是产业链终端恢复市场轨道时进行的正常调整。

从供给侧方面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国产电影的内容生产能力普遍并未满足电影市场日益增长的终端需求。电影类型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缺乏优质内容供给,在应对市场新增的不确定因素时更显捉襟见肘。

主流影片类型多局限于国产片惯常可驾驭的内容,依然重复生产青春、爱情、喜剧等“轻电影”,观众对此已经审美疲劳,缺少中小成本的黑马,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暑期档电影的票房收益和口碑评分反差甚大,部分影片首周发酵的差评和口碑营销的跌落直接抑制了观众的持续观影意愿,导致档期资源被虚耗。与之相对,市场缺乏支撑性的大制作奇幻、魔幻影片,《捉妖记》水准的佳作没有重现。可以说,国产大片遵循创作规律和创作周期的模式还没有形成,少量的高概念产品虽然在特效层面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水平,但综合能力、综合效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不少影片只见特效,不见人物塑造、叙事逻辑和人文关怀,缺乏与技术匹配的创意转化,观众评价普遍偏低,缺乏美誉度。整体而言,多数电影在类型、故事和特效上集中暴露短板,未能达到激活强势档期的预期效果,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电影综合工业水平尚不稳定,难以连续提供高质量的影片。

另外,2015年国产电影佳作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力量”的崛起:创作群体的更新换代打破了以往类型和人才单一的局面,在影片类型和故事呈现上贴近主流观众,从而创造了暑期票房奇迹。而新力量需要源源不断的培养和补充,今年国产电影市场新力量创作比重较低,也暴露出中国电影在人才培养和项目优化配置上的短板。“新力量”的创作相对应的是当前中国电影主流观众群体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新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中国电影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的国产电影创作一定程度上退回旧有的保守创作轨道,缺乏进取心,过度依靠IP和粉丝营销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难以完全满足年轻观众的观影需求。整体而言,国产电影未能达到激活优势档期的预期效果,在面对需求侧突发的资本波动时,无法提供连续高质量的电影入市,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矛盾可以看出,2016年并非中国电影发展的拐点。事实上,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主流电影观众的消费热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潮和位移,电影新生力量仍然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长线发展来看,增速放缓并不代表市场低迷,可视为中国电影产业长时期超高速发展的一次正常调整,特别是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涌入市场后未获得预定收益而退潮的必然结果,这虽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泡沫,可以说,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

因此,面对“拐点”论争,对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态势的战略性研判,将会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过分沉浸于过往加速发展的兴奋喜悦或悲观消极的对待矛盾弊端,都将错失主动推动电影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历史性机会。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中国电影整体性增速放缓的严重性、复杂性,以及潜藏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危机。如果说中国电影真的出现了“拐点”,是中国电影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出现了某种拐点,作为影市长期超速发展引发的正常效应,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结构性优化的必经过程。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