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西兰电影工业水平已经属于世界第一梯队,以《指环王》《金刚》《可爱的骨头》《阿凡达》《霍比特人》等为代表的影片价值自不待言。回顾其短短不到20年的发展历程,好莱坞的影响毋庸置疑,但起到重要作用的幕后核心力量却是新西兰自己的电影人,例如被中国观众爱称为“彼得大帝”的彼得·杰克逊,以及后来和彼得一起受封的理查德·泰勒爵士。
作为人口只有400多万的岛国,新西兰电影工业能有如此水平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循序渐进的扎实过程。1994年,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的《钢琴课》在奥斯卡获得多项提名并斩获三项大奖。此前一年,一家美资电视制作公司开始在新西兰长达6年的电视剧集拍摄工作,在这部名叫《大力士的传奇旅程》电视剧的拍摄中,有几百名新西兰当地工作者参与了有美国特色的制作体系,并积累了后来转战大银幕电影制作的经验和能力。也是在同一年,彼得·杰克逊和理查德·泰勒为拍摄《罪恶天使》成立了后来赫赫有名的特效公司Weta Digital(维塔数码)。
纵观全世界电影产业发展史,好莱坞是一种模式,其他国家是另外一种非好莱坞模式。这和国家的经济规模、国家实力、电影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有关。好莱坞由百余年发展而成,“六大”+Mini Major(小片厂)的结构在美国一系列法律法规约束下逐步形成;好莱坞电影所呈现的美国梦和超级英雄故事,依托于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军事强国的前提;美国是移民国家、好莱坞是汇集了世界顶级电影人才的舞台……
相比之下,新西兰的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出另外一些特征:缺乏投融资优势,但具备一定数量符合国际一流电影制作水平的本土工作人员;信息透明度高(新西兰电影委员会提供了在册工作人员数据库,分门别类清晰可循);有“领头羊型”的顶级大师(彼得·杰克逊、理查·德泰勒,以及近年移民新西兰的詹姆斯·卡梅隆)及机构(维塔工作室及维塔数码、PARKROAD后期公司等);法规和税务体系相对美国更简单清楚等。
比照这两种模式的国家电影产业,不难看出都遵循了基本的经济学逻辑,那就是扬长避短、通过某种方式(如移民或合作)获得技能以增强人才竞争力。新西兰从自己优势的环境出发,逐步积累人才,逐步成为技术领先型电影工业国家,这些并不需要很多钱来完成。退税政策方面,新西兰也并不比其他国家更高、更早,但政府在拉动旅游产业、提高相关支持服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一些影视园区也推出比肩世界最高退税补贴水平的政策以期吸引电影制作项目,但缺乏足够合格的电影专才这一现实却横亘于前。再好的硬件也需要靠谱的团队来完成。对于电影这种综合了复杂技术和艺术的产品,钱只能与合适的人在一起才会产生化学作用。反之,太多的钱和不专业的人组合起来,往往会“颠覆”电影制作规律,结果自然不会太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经历了这一轮电影票房的大起大落之后,也许中国电影业是时候进行总结——在迈向“电影工业”的道路上我们到底最缺的是什么,又能用哪些办法补缺?在重工业、房地产、互联网等公司出于各种动机跨界电影业的大环境下,电影人更应该把握好资金的机遇,强筋骨练本事,才有可能真正迎来不用钱开路、只凭借电影的力量就走向全世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