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生门》《故宫》进院线 纪录电影的复兴时代到来了?

随着张艺谋执导的巨制大片《长城》和程耳导演的风格大片《罗曼蒂克消亡史》的上映,国产电影市场迎来了今年贺岁档的首波高潮。

《我在故宫修文物》

上周五(12月16日),随着张艺谋执导的巨制大片《长城》和程耳导演的风格大片《罗曼蒂克消亡史》的上映,国产电影市场迎来了今年贺岁档的首波高潮。然而,相比这两部备受关注的影片,当天上映的还有两部纪录片——聚焦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群体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历时3年跟踪拍摄、展现4个家庭生育故事的《生门》。

这两部纪录片选在贺岁档与一众大片同期上映,勇气可嘉。因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片,纪录片近两年来虽然逐渐带动起中国观众的视听胃口,但观众们还远远没有形成固定的观影习惯,尤其是对于电影形式的纪录片。

《生门》

不过,《生门》导演陈为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活给你所有的惊喜就在于,永远会超出你过去的认知。电影从真实的影像肇始,网络时代又回归人们对真实影像的追求。”从周末荧屏上一档接一档的真人秀节目,到今年异常火爆的网络直播,都在表征着观众对真实影像的渴求,所以,陈为军认为,“纪录片复兴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目前《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生门》正在上映中,据艺恩数据显示,这两部电影在各大影院每天基本只有1~2场的排片,并且都是早上或者晚上10点以后。

此外,两者的票房收入截至目前(12月19日18时许)分别为430万元和69万元左右。虽然《我在故宫修文物》早在电视与网络播放并获得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但是其影片仍旧面临着票房考验和观众的评判。

那么,《生门》对于票房有何期待呢?对此,陈为军曾坦然地说过,我关注票房。电影票房就像观众在给你投票,每一张票都是他们掏出真金白银的支持。我从来不会说为了艺术追求只拍自己的,而不管别人看不看得懂。我讲故事的原则,包括摄影师的画面语言,我的要求都只有一个:用最便于大家理解的方式去做。我希望每一个看我电影的人,都能很顺利很流畅地知道在讲一个什么事,然后不同的人,从这件事情里获得不同的感受,这就很好了。

如今,纪录片电影在中国的现状究竟如何?

很多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纪录片的市场并不多,但是其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因为任何一部影片都会有其相应的市场。此外,一位从业多年的影院人士告诉记者,纪录片是有一定的票房的,并且还有一些版权等方面的盈利。

《舌尖上的中国》

印象中,观众们对于纪录片的热似乎始于《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当时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出现了一系列的“舌尖上XX”,也使得“吃货”一词传播和应用达到高点。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一波纪录片制播的暖流在荧屏和互联网上不断出现。

2015年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片14部,今年截止目前则有6部在院线上映。

其实,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影片,纪录片注重“记录真实,讲述历史”。要求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将真实的生活直观、逼真的呈现给观众,从而引发深刻思考,但这也使其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娱乐性。而要通过纪录片盈利则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

“拍摄一千部影片,真正到院线上映的只有200部,其中盈利的还不多,这种剧情片的二八定律,对纪录片也一样。对于纪录片来讲,这个挑战更加严峻,因为纪录片很多,但震撼性的纪录片不多。”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资深电影发行人、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说道。

现任时代今典院线副总经理的吴鹤沪也表示,纪录片是要讲真实和时效性的,很多纪录片其实是为电视剧而拍的,就像《生门》也是一样,很多纪录片拿来院线上映时,已经失去了时效性。所以盈利方面的话不一定盈利,因为纪录片盈利,完全通过电视或者直播等就可以解决的,而且收效比较快。

《我们诞生在中国》

而在谈及纪录片未来的发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时,吴鹤沪对记者表示,不同类型的影片有不同的意义,“电影终究是一个内容产业,纪录片是呈现真实的生活、人和事、或者动物,虽然搬上银幕的纪录片都是选取的一些好的片段来组成的故事呈现,但是不论怎样,即使是讲动物的故事。就像《我们诞生在中国》,最终还是来讲述生命、命运、感情等,归根结底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触动到人的情感,能感动人。要用电影的形式更好的讲好故事”。

此外,对于《生门》公映前“先观影后付费”的活动,吴鹤沪指出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思路,因为就目前纪录片的现状来看,想通过观众自然形成的反响来反过来刺激影院排片的这种方式是不行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受众,而面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纪录片还是要让观众更多的关注到,只有观众注意到了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让观众震撼。

从早期备受好评的《周恩来外交风云》到如今票房近1700万元的《旋风九日》,以及今年以6653万元票房刷新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纪录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中国纪录片电影的市场也正在慢慢被打开。

正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在影片宣传活动期间所说的,“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纪录片作为一个真正的电影类型,走进中国的电影市场,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