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的‘大IP’转化专业度已明显不足,只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审美、弘扬中国精神的方能生存。”近日,SMG(尚世影业)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在影视剧年会的一番言论引发了业界关注:“大IP”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滋养影视剧创作?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第11条提出,用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色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意见》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视,也为从业者指明了方向。
影视剧创作为何陷入“尴尬”?
近期,凭借良好的口碑,讲述中国一代“廉吏”生平事迹的古装历史正剧《于成龙》进入二轮复播阶段。这样一部既无一线明星加盟,亦无高额制作费投入的电视剧,突破了众多仙剑剧、玄幻剧的层层围攻,成为2017年中国大荧幕上的一股“清流”。与此同时,另一部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秦帝国之崛起》,也迅速被眼尖的观众捕捉,线上线下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在影视产业炒“大IP”、靠“小鲜肉”撑台等不良风气盛行的今天,像《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这类有文化底蕴、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见。
据《中国电视剧2016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1-9月在广电总局备案的电视剧达892部、34946集,数量较2015年同期增长10%,再创新高;但与此同时,在一项面向电视剧相关企业的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2016年新播出电视剧的整体品质与2015年相比有明显下滑。有观众感慨,如今很多影视剧单纯追求故事热闹、情节离奇、演员脸蛋好看,严重缺少文化内涵,真正能够成为“收视担当”的超级IP少之又少。
作品多了,真正令观众满意的作品却越来越少。剧评家高晓江对当前影视剧创作的“尴尬”局面表示担忧:“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且制作精良的的文艺作品并不多,中国观众往往没得选。”
“好作品”都去哪儿了?
“其实,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青年剧作家写得很好的剧本,但是都苦于找不到投资。”著名电影导演吴子牛感慨,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真正有情怀、有文化涵养的投资人并不多,很多都是以一种投机的心态进入这个领域,“只想着赚钱,什么赚钱就拍什么。”
从事影视剧行业制作发行工作10多年的丁先生透露,一些专家、评论人因受到利益的驱使,对粗制滥造影视剧作品采取不闻不问、不予评论的漠视态度,成为品质低劣的影视剧蔓延市场的又一原因。
诚然,在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90后、00后已逐渐成为影视剧的主流受众。为迎合他们的喜好,某些业内人士不惜颠覆中国固有价值观,以搞怪、穿越,甚至歪曲历史来哗众取宠;以奇幻视效、明星效应来博大众眼球。“同样的投资成本,原来三分之二是用在内容制作上,现在三分之二都砸在了后期技术和邀请明星上,必然会出现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丁先生说。
影视剧追根溯源是讲故事的艺术,好的故事才会吸引观众,“好故事在哪?就在我们的历史记忆、现实生活中。而现在的年轻创作者过于急功近利,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去打磨文艺作品,缺乏精品意识、民族使命,与时代脱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与滋养作用,这样很难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高晓江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断档
“在市场经济时代下,我们是该考虑市场因素,但从业者不能一味被市场左右。”高晓江认为,文艺工作者必须找准文艺与市场的结合点,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料,让题材和主题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高晓江还注意到,从融入中国元素的《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国际电影市场越来越青睐中国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展现。“连好莱坞团队都注重中国元素的融入,我们中国人自己更应该加以关注”,高晓江呼吁,“每一位从业者,都应有忧患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断档,不要等到后悔的那一天才想到弥补”。
当下,创作环境浮躁,如何脚踏实地潜心创作,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作品当中,考验着每一位文艺创作者。曾经写过《刘胡兰》《孔繁森》等作品的编剧马连伦对此感触很深,回忆起打磨《于成龙》剧本的过程,他仍历历在目:几次亲身走访于成龙的故乡,熬夜研读史料,考证每一个细节,揣摩每一句台词,成为了整个创作团队的工作常态。始终秉持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于成龙》最终赢得了好口碑。
近期出台的《意见》让从小热衷中国传统文化的“80后”导演郑凯君有些兴奋。他拍摄的一部讲述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电影《中华料理师》已在网上公映,而且播出效果还不错。今年,他计划筹拍自己的第一部院线电影,题材的落脚点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国家能再推出一些专项资金的扶持,或者设立一些有针对性的扶持工程,我们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郑凯君对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