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了5年后,2016年上海终于以30.37亿的票房成绩成为国内第一大票仓城市。面积不足北京二分之一的上海以更多的银幕数(1409块)和观影人次(7307万)“堆出”了这个成绩,在更能体现区域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及影院经营状况的单日单座收益分布图上,更加集中和“压缩”的区域布局塑造了上海独特分布特点:以核心主城区向沿海辐射,并呈现T字型发展,环城各区影院经营水平明显不足。
(制图:vian)
注:在分析北京区域票房分布时,我们采用的单日单厅收益,但因新老影院在单厅座位数上存在较大差别,此次我们细化至单日单座收益来分析各区域的影院经营水平。
对比两个城市的单日单座收益可以看出:北京市在整体水平上更优,虽然在单区成绩TOP5中,上海市处于优势,但是在整体区域分布中,上海各区的分化更加严重,说明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黄埔新区,在区域单日单座收益中,该区域42元的成绩刚过及格线,但在全市单日单座收益TOP10影院中,上海国金百丽宫影城(109元)、上海万达影城周浦店(107元)、上海金谊华夏影城(107元)进入榜单。
黄浦区单银幕产出领先 嘉定区银幕拥有量过大
在上海各区银幕占有量中,浦东新区(301块)、闵行区(171块)、嘉定区(137块)、宝山区(131块)、松江区(94块)位居前五,尤其是经济领先(GDP水平)的闵行区、嘉定区银幕分布充足,但从单银幕年度票房产出看均不及格,尤其是嘉定区的银幕拥有量明显过大,这与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有关,仅为主城区人口密度均值的三分之一;而单银幕年产量居首的黄浦区,银幕数仅为52块,闸北、虹口、静安区的银幕拥有量均在30块以下,市场潜力有待开发。
各区域中,上座率最高的区为徐汇(24.45%),黄埔区以23.93%随后,普陀区、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等平均上座率都在上海市整体平均上座率18.92%的成绩之上,但及格线之上的区域也仅为五成,拥有6块银幕的崇明地区上座率仅为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