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小妞电影、青春片、粉丝电影、综艺电影、宠物电影等新晋类型影片纷纷出现,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类型的多样化,极大地满足了观影群体多元化的娱乐需求,并提供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如何紧锁观众的细分诉求,成为行业持续解码的谜题。4月18日,在微影娱乐数据沙龙第三期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微影时代专场论坛上,围绕着“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的分众化之路”,业内专家和从业者展开了讨论。
“分众时代”中国电影的多样化迷思
在电影《少年巴比伦》导演相国强看来,电影的类型其实只有文艺片和大众片两种。一般大众很少会选择去影院观看文艺片,所以,创作者应该尝试做到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平衡,比如,借鉴商业片的手法来展现文艺片。
电影《十二公民》编剧韩景龙认为,所谓类型电影,只不过是在电影这个内核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表现类型,满足不同的观众需求。有关文艺片、小众影片与商业影片的差别,韩景龙以《十二公民》为例,文艺片不会直接说谁是凶手,而是在电影情节的进展中让观众思考更加深刻的问题。
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监麦圣希站在影院的角度认为,不管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或其他类型的影片,应该做到让绝大多数观众能看得懂,要有较强的普适性,能够让观众通过影片接受并理解导演的观点,进而产生思考,太过极端或者晦涩的影片,会让观众敬而远之。“百老汇电影中心有3个影厅,我们希望都能够放映艺术片,这是我们的初衷。但优秀的艺术影片片源较少,我们也会排一些商业大片,通过商业片吸引观众关注艺术影片,提升了艺术影片的曝光量,扩大观看群体。”麦圣希表示。
开掘“互联网+艺术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艺术电影作为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电影类型,其在发行市场中遭遇的困境此前也一直是行业痛点,陷入了“作品上映—展开讨论—呼吁扶持艺术电影—影片下线—热情冷却—呼声停止”的怪圈。如今,娱乐领域消费升级的趋势,让观众的娱乐需求越来越细分,互联网的兴起,都将为艺术电影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麦圣希认为,艺术片并非是很闷的影片类型,要看电影放映终端提供怎样的观影环境及氛围,可以慢慢培养观众对艺术影片的需求,让他们在精神上获得满足。很多时候,艺术影片的口碑来不及发酵,排片就已经结束了。互联网的兴起,尽管不能在短时间内在大众范围内培养起艺术影片的观影习惯,但却能够帮助艺术影片的口碑发酵得更快、更广,能够让影片的口碑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更多的人,并激发他们的观影需求,从而慢慢培养中国艺术影片的市场。
相国强认为,艺术影片创作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资金支持。在过往的中国艺术电影市场,只有少数的几位导演如贾樟柯可以通过海外发行实现成本的回收,进而循环做后续电影的开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业内人士应注意借视频网站平台为艺术影片提供放映平台,可以通过点击付费的模式,帮助艺术影片的创作者有资金、有动力地持续做下去。与此同时,互联网可以成为艺术影片一个长线的播放方式。
制片人杨城认为,目前中国艺术电影的生产和消费氛围不如法国等西方国家浓郁,这和当下国人的追求有关——太多人追求经济效益,不愿意将精力向艺术影片倾斜,艺术影片的票房有限且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让很多投资方望而却步。杨城表示,未来他会选择做一些既有艺术风格、故事性也比较强的电影项目,来吸引更多观众。谈及互联网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杨城毫不掩饰欣喜之情,“互联网的另一大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有效找到目标受众,比如通过不同的电影评分网站或者售票平台,看到观影群体构成、语言方式、思维习惯等。互联网视频播出平台也为艺术影片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机会,弥补了国内艺术院线相对匮乏的局面。”
《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表示:“艺术电影能否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一个固定的席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电影的质量——艺术电影本就应和商业电影的追求路径不同,它应是长线化的,应对质量有着严苛的标准,标准是能否吸引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观看影片,这就使问题又回到了创作的本源。”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微影时代也一直在助推中国艺术影片分众发行的发展。微影时代参与出品或发行的《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我们诞生在中国》等艺术电影、纪录电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票房成绩,并通过各大电影节以及影展的形式,为艺术影片、分众影片进行最大限度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