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艺术与技术对电影来说如同鸟的双翼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精湛的艺术品质加上精良的制作水平,能使一部电影作品锦上添花。同时,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可以极大地改善观影条件,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科技如何影响未来电影产业?北京国际电影节自今年起新创办“电影科技国际论坛”。论坛上,众多电影科技领域专家围绕主题各抒己见,探讨科技创新如何驱动电影发展。
电影画质全面跃升
VR技术正在进行影视应用研究
这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为整个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中国的电影院银幕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放映市场的技术进步,也倒逼了中国电影迅速追上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工艺,对电影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电影摄影协会技术总监David Griffith Stump认为,过去15年中数字成像技术从标准分辨率走向高分辨率,最后4K、8K电影出现,现在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电影人可以用16K进行拍摄。去年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是第一部4K、3D、120帧的电影。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直言,这部电影投资的时候所有人都有很大的担忧,因为这样的技术制作太过于领先超前,当时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一个电影院可以放映。为此博纳又投资改造了北京和上海的电影院。北京的电影院由于座位数有限只有243个座位,场场爆满,单银幕票房超过一千万元,最高一天单日票房达到64万元;上海的影城单银幕票房也创造了历史纪录,超过了两千万元。
这样的影厅给电影观众提供了宝贵的观影体验,也使得全国电影放映的银幕向2K、3D、60帧服务器的全面升级,使得全国的电影放映3D效果跃升了至少3倍,成为中国电影放映的一次标志性推广事件。那段时间全国的电影院都在拼命地约见各种服务商来改造影院的视听效果,也给了全国电影观众一次在观影体验上的升级。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表示,回顾电影发展的演进历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化、从2D到3D、4D,从常规的银幕到动感银幕。目前我国在数字电影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艺链,并在质量控制、工艺流程管理、内容安全和数字保护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技术管理流程。我们把非常熟悉的3D、4K、巨幕、高帧率、光色域、高动态、沉浸式声音等等这些统称为新兴视听技术,新兴视听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显著拓宽了电影设置艺术表现的空间,提高了放映质量,增强了观众在影院的临场体验,更推动了电影放映的差异化,是电影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热议的VR技术,于冬表示,“VR技术如果仅仅停留在头盔,大银幕做成巨幕效应是没问题的,但是做成环幕随着转来动去的影像,人会有眩晕感,所以时间长了体验并不好,这个标准还没有完全做好。3月底结束的美国技术推介会上也有新技术的产品跟头盔VR技术的演示,可能未来会形成独特的观影体验产品,它既区别于剧场效果,又区别于小屏体验。不过这个目前大家都在研究,还不成熟。”博纳正在跟美国好莱坞一家大型电影公司合作,研发一批VR的内容产品,这些产品都是超级大片,用VR的技术去拍,摄影机也是VR设备,这样的内容生产出来需要播放的载体。在他看来,目前VR产品如何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如何推动各渠道对硬件的投入,如何变成一个消费需求?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验。将来头盔视镜是一个好的销售产品,但是要跟今天的标准进行统一,北京、上海会建一个VR的演示厅,希望今年能够落地。
内容创新紧跟设备更新
为电影带来创作空间和商机
去年年底,中国院线银幕数量超过美国,达到四万一千张,现在已经接近四万五千张银幕,增长速度是世界之最,这样一个庞大的院线市场,赖以生存的唯一机会就是强化它的剧场效果。随着IP电影、游戏电影越来越多,慢慢大家开始更加注重于讲故事,回到了电影创作的本体。技术的进步给这些电影提供了支撑未来六到八万张屏幕的机会。因为世界电影在飞速发展,世界电影科技成果的应用在电影领域中是一个绝对的生产动力,中国的电影工业需要充分运用好这些科技成果。
不过,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却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这两年中国电影内容生产有向小屏发展的倾向,2016年中国还诞生了一个产品叫“网络大电影”简称“网大”,在线播出生产量达到一千六百多部,是电影产量的一倍以上。今年,据爱奇艺公布的数据,“网大”至少可以达到三千部。另一方面,院线在强化高投入设备的引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剧场建设。当这么庞大的剧场效应出来以后,适应大剧场观看的内容生产却被某种程度上的忽视。那么拿什么内容填充这些大银幕呢?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剧场电影院关停并转比比皆是,这样的危机曾经出现过,电影人需要警惕。
在今天,中国电影业开始有人强调“适应科技进步的内容创新”,有专家解释:一方面是不能把市场拱手让出,不能让中国巨幕放的都是《速度与激情8》等国外的超级大片,中国的超级大片需要在中国市场甚至世界市场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电影市场增长是蓝海式的增长,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润空间。
于冬举例,3D电影是从天而降的,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商业发展机会。当年3D电影《阿凡达》在中国放映取得了辉煌的电影票房记录,当时中国只有800张3D银幕、12张巨幕,在这样的放映条件下,取得了约14.2亿美元的票房,其中只有两亿美元票房是产生在非3D的影院。博纳当时投资了河北省石家庄的第一家3D影院,一张银幕连续24小时不打烊地放映,每天放将近10场电影。
后来博纳准备跟徐克拍《龙门飞甲》,经过调研很快就决定做第一部现代3D武侠动作片。2010年,徐克带领制作团队开始“啃这块骨头”。当时经费很低,有人提议拿到美国做,徐克导演说中国永远要从第一部电影开始,于是本地的团队从零开始,从世界领先的技术团队召集电脑技术人才,此外还聘请了有3D拍摄经验的摄影师,引进专业的器材设备等,包括花巨资引进了当时第一套3D摄影机,今天它已经过时了,但是它作为当时拍第一部3D电影的设备,记载了这样的过程。
技术的进步为电影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它的立体感、纵深感以及对于特效技术的完善,给了电影创作更多的将想象变成“现实”的机会。于冬回忆,第一次拍3D动物镜头是和徐克导演合作的《智取威虎山》,这部电影在那一年准备拍摄时恰好李安导演的《少年派》上映,这一部电影给了中国本土电影一个巨大的冲击。徐克导演当年叫停了这部电影,让我们研究一下李安的这只虎。因为《智取威虎山》最重要的镜头是打虎上山,20分钟完整的特效,所以我们推迟一年拍摄,又针对这只虎的特效技术要求来重新安排制作周期。
最后电影在2014年圣诞节公映,《智取威虎山》中的“特效虎”完全呈现了在动物园捕捉一只东北虎所具有的动态效果,相比之下,李安的《少年派》还稍微静态一些。运动中老虎的镜头,整个特效的完成是依靠亚洲团队,这场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今后中国3D特效镜头的完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加速
电影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电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电影发展演进,迄今我国电影产业已实现了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整体转换,全面进入了数字电影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电影视听领域催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张伟认为,高图像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光色域、激光等技术迅速的发展,分众化、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加快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区块链技术正在兴起,4G方兴未艾、5G网络指日可待、超级计算机性能不断突破、量子通讯技术开始实验,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电影的视听质量和观影体验,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而且积极推动了电影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驱动电影产业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一是进一步深化对电影认识的本质。中国电影要走高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人机交互等技术,不断创新和丰富制作手段。
二是综合运用4K、3D、高帧率、高动态、光色域、激光等视听的手段,全面提升国产影片的科技含金量,全面提升视听质量和影院的观影体验。
三是要加快创建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现代电影智能化生产创作流程和业务模式,促使电影工艺流程和产业的结构化升级,准确把握产业趋势和有效规避产业风险。
最后,希望有更多人共同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能够充分利用高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无线宽带条件、海量存储等技术,创新电影观影的模式,拓展电影市场空间,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扩大电影市场的收益和产业面。人类对文化艺术作品丰富多彩的需求,往往是电影技术创新与变革的动力,在这种变革中,从事电影科技的人员一是要敏感,不断通过学习和理解掌握前沿技术发展的趋势,使它为我所用;二要更新观念,克服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带来的思维惯性;三是目光高远,不被眼前的既得利益所牵绊,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新兴市场。
“未来十年真正的争夺是在院线银幕市场的争夺。”于冬认为,简单说,电影离不开四个方面:第一高投入资金密集型的商业属性;第二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三科技进步;第四是所有电影不能缺少的人文情怀。这四个方面融合拿捏非常好的一定是一部好电影,这样的好电影一定不是在资本催生下的速成品,它一定要有艺术家广阔的情感世界加上现代技术的应用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才能够诞生的。